500多隻野生黃羊常年出沒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態區
十一月二十九日,護林員在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態區萬畝原始梭梭林拍攝的黃羊畫面。 葉飛 攝
昌吉日報訊(通訊員 成石麟 葉飛)日前,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態區3個國家級公益林管護站依據黃羊活動軌跡蹄印、糞便等情況作出分析:目前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態區的156.86萬畝國家級公益林里,有500多隻野生黃羊常年在此繁衍生息、種群穩定、狀態良好。
日前,筆者來到位於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態區的萬畝原始梭梭林里,看到了野生黃羊奔跑、覓食、散步的場景。 昌吉市榆樹溝鎮牧業村牧民努爾波拉提·馬合買提告訴筆者,這些年來,昌吉市在北部荒漠生態區持續實施退耕還林項目,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經常可看到成群的野生黃羊在這裡出沒。
黃羊,學名為「蒙原羚」,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主要分布於中國、蒙古國和俄羅斯,以莎草科、禾本科及其他沙生植物為食,多在春季和秋季進行大規模遷移。
昌吉市持續加大北部荒漠生態區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利用5年的時間,先後投入3.62億元,對北部荒漠生態區173家農場的20.5萬畝農用地進行了收回,實施了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和退耕封育等項目,人工種植梭梭面積達到14.1萬畝,在北部荒漠建起了一道綠色的生態屏障,為昌吉市乃至烏魯木齊市的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有力的保障。如今,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態區時常有黃羊、野兔、野山雞、狐狸、狼、獵隼、草原雕、斑鳩等野生動物出沒,野生黃羊種群數量趨於穩定,常年保持在500隻左右。
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態區榆樹溝中心管護站護林員阿合桌力·霍森說:「通過觀察,我們發現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態區黃羊種群常年保持在500隻左右,主要分布在昌吉市156.86萬畝國家級公益林內。今年我們發現的規模最大野生黃羊群,目測數量在50隻到60隻,主要以母羊和幼崽居多,還有少量的公羊。其中成年野生黃羊體長在1.2米到1.5米之間,奔跑時速最高可達90公里,跳躍高度約2.5米,證明這些野生黃羊種群穩定,狀態良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c15ca7f619c8354f1a209256aad3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