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安馬洋)配套服務區項目(一期)力爭11月竣工

2020-05-07   南海網

開足馬力搶工期 政企協作解難題

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 特約記者 陳思國

5月6日15時30分,位於陵水黎族自治縣椰林鎮的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安馬洋)配套服務區項目建設現場,依舊是一派忙碌的場面。塔吊在高空運轉,車輛來迴轉運材料,200多名工人在現場抓緊施工。

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安馬洋)配套服務區項目將建設南繁論壇永久會址、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南繁成果會展中心、南繁公共實驗室、院士專家辦公生活樓、種質資源交易與倉儲中心等功能配套服務設施,建成後將極大地改善南繁基地科研辦公與生產生活條件。項目總投資13億元,一期建設投資4.5億元。

目前正在建設的一期項目包括了兩棟院士專家辦公生活樓,去年11月18日集中開工時,就定下了今年11月18日要竣工的計劃。

「今年春節放假前,我們嚴格按照工期計劃穩步推進,完成了樁基工程、樁基檢測工程及土方運輸施工便道鋪設。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工期計劃。」項目施工單位負責人林木森介紹,春節後,疫情的影響主要有3個方面,即開工晚,工人返崗難及車輛通行管控帶來的不便。

如何克服疫情影響,加快這一重點項目的建設進度,將落下的工期迎頭趕上,成為擺在大家面前的難題。「無論是陵水縣政府、各有關職能部門還是施工單位,都採取了超常規的舉措來保證項目推進。」陵水縣南繁局局長王文青介紹,陵水縣政府、椰林鎮政府、陵水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縣住建局、縣南繁局等多個部門通力協作,開通了「綠色通道」幫助項目加快推進。

今年2月中旬,項目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開始逐步復工,但許多工人還在外省回不來,人手緊缺成了復產復工的首要問題。在陵水各職能部門的通力協調下,施工單位與陵水勞務隊伍取得聯繫,並成功招募到部分本地勞務工人和工程車輛,得以復產復工。

「你看不遠處那個土方。」順著林木森指的方向望去,海南日報記者看見一座小山似的土方立在了施工現場的不遠處。「原本土方需要拉到更遠的地方,但2月份疫情期間車輛通行不便,運輸效率不高。」林木森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陵水縣政府的牽頭下,椰林鎮政府協調了現場一片空地來暫時存放土方,為我們節省了不少時間。」

4月2日,陵水縣委主要負責人主持召開全縣集中開工項目推進情況專題彙報會,集中聽取項目進展情況及存在問題,現場協調解決落實。林木森也參加了會議。「當時,項目在用地指標和業態報建上還有一些審批程序沒有及時走完,接下來可能會影響到工期。我就在會上提了出來,結果10個工作日內,職能部門就幫我們解決好了這些問題。」林木森告訴記者。

施工單位採取了多項舉措搶回失去的工期。記者注意到,施工現場實行了全封閉管理,設置了體溫監測點,備足了必要的防護用品,配備有專職衛生員、保安人員和值班人員。「我們一天四班倒,每天6點多就開工,晚上加班到深夜12點多,但中午會儘量避開高溫時段,既保證工人的休息,又能搶抓工期。」施工單位項目經理李平介紹。

「最多的時候我們落下了一個半月的工期,經過這段時間的搶抓建設,現在工期落後原計劃兩個星期左右。到後面的裝修階段我們通過更多地交叉作業,有信心把這個工期趕回來,也能按原計劃在今年11月18日前完工。」林木森說。

(海南日報椰林5月6日電)

原標題: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安馬洋)配套服務區項目(一期)力爭11月竣工 開足馬力搶工期 政企協作解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