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yte_Liu
來源:https://urlify.cn/2YVFRn
在Java5中,為Integer的操作引入了一個新的特性,用來節省內存和提高性能。整型對象在內部實現中通過使用相同的對象引用實現了緩存和重用。
上面的規則默認適用於整數區間 -128 到 +127(這個整數區間可以通過啟動應用的虛擬機參數修改:-XX:AutoBoxCacheMax)。
這種Integer緩存策略僅在自動裝箱(autoboxing)的時候有用,使用構造器創建的Integer對象不能被緩存。Java 編譯器把原始類型自動轉換為封裝類的過程稱為自動裝箱(autoboxing),這相當於調用 valueOf 方法。
如果面試官問Integer與int的區別:估計大多數人只會說道兩點,Ingeter是int的包裝類,int的初值為0,Ingeter的初值 為null。
但是如果面試官再問一下Integer i = 1;int ii = 1; i==ii為true還是為false?估計就有一部分人答不出來了,如果再問一下其他的,估計更多的人會頭腦一片混亂。
首先看代碼:
首先,7行和8行輸出結果都為true,因為Integer和int比都會自動拆箱(jdk1.5以上)。
13行的結果為true,而17行則為false,很多人都不懂為什麼。其實java在編譯Integer i5 = 127的時候,被翻譯成-> Integer i5 = Integer.valueOf(127);所以關鍵就是看valueOf()函數了。只要看看valueOf()函數的源碼就會明白了。JDK源碼的 valueOf函數式這樣的:
看一下源碼大家都會明白,對於-128到127之間的數,會進行緩存,Integer i5 = 127時,會將127進行緩存,下次再寫Integer i6 = 127時,就會直接從緩存中取,就不會new了。所以22行的結果為true,而25行為false。
對於20行和23行,因為對象不一樣,所以為false。
對於以上的情況總結如下:
1.無論如何,Integer與new Integer不會相等。不會經歷拆箱過程,i3的引用指向堆,而i4指向專門存放他的內存(常量池),他們的內存地址不一樣,所以為false 2.兩個都是非new出來的Integer,如果數在-128到127之間,則是true,否則為false。java在編譯Integer i2 = 128的時候,被翻譯成-> Integer i2 = Integer.valueOf(128);而valueOf()函數會對-128到127之間的數進行緩存。
3.兩個都是new出來的,都為false。
4.int和Integer(無論new否)比,都為true,因為會把Integer自動拆箱為int再去比。
理論歸理論,這個參數能否提高系統系統關鍵還是要看堆中Integer對象到底有多少、以及Integer的創建的方式。如果堆中的Integer對象很少,重新設置這個參數並不會提高系統的性能。即使堆中存在大量的Integer對象,也要看Integer對象時如何產生的
1.大部分Integer對象通過Integer.valueOf()產生。說明代碼里存在大量的拆箱與裝箱操作。這時候設置這個參數會系統性能有所提高。
2.大部分Integer對象通過反射,new產生。這時候Integer對象的產生大部分不會走valueOf()方法,所以設置這個參數也是無濟於事。
Integer的緩存上限可以通過Java虛擬機參數修改,Byte、Short、Long、Character的緩存則沒法修改。
Byte
Short
Long
Character
示例:
我目前是在職Java開發,如果你現在正在了解Java技術,想要學好Java,渴望成為一名Java開發工程師,在入門學習Java的過程當中缺乏基礎的入門視頻教程,你可以關注並私信我:01。我這裡有一套最新的Java基礎JavaSE的精講視頻教程,這套視頻教程是我在年初的時候,根據市場技術棧需求錄製的,非常的系統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