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一下,你或者你家孩子,9歲的時候在做什麼?
在大多數人都只知道「嬉笑打鬧」的時候,別人家的孩子,卻已經登上了聯合國的大舞台。
1
12月7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召開的第25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來自成都的9歲中國女孩黎子琳,以「青年的力量·青年的責任」為主題,進行了全英文演講,引發熱議
她以「熊貓保護」為切入點,介紹了中國青少年在氣候變化中所做的努力和貢獻,並呼籲全球青少年與熊貓站在一起,踐行環保,對抗氣候變化。
黎子琳以其流利的英語發言、強大的氣場、不驕不躁的放鬆狀態,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青少年的自信、擔當與環保主張,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演講發表後,話題 #9歲中國女孩聯合國演講#便受到了網友的關注,衝上了微博熱搜
人民日報、中國新聞網、中國日報、青年報等各大官媒也輪番發聲,讚揚黎子琳。
很多網友看到後都很佩服這位「別人家的孩子」,也有很多網友表示英語自愧不如,「9歲就達到了我一輩子都到不了的高度。」
對此,黎子琳媽媽表示:「黎子琳之所以英語很好,是因為她一出生就接受英語環境薰陶,我和子琳爸爸都是英語老師。」
「一直以來,子琳的英語都很好,日常交流沒有任何問題,看動畫片也都是看全英文的。
6歲以前沒有教過孩子英語,都是聽和薰陶,從一生下來就開始聽,每天聽差不多兩三個小時。
6歲以後才適當的教孩子學習英語,開始學,記單詞,孩子從小就在英語的氛圍下長大,自己也特別喜歡英語,孩子自己喜歡英語,孩子現在是母語水平的英語。」
黎子琳媽媽還表示,黎子琳參加過多項國內外英語比賽,大大小小獲得了很多獎項。
在黎子琳媽媽的印象中,「子琳和普通孩子一樣,比較活潑開朗,也很健談。像是畫畫、跳舞、游泳,子琳都比較喜歡。」
對於參加比賽後受到的突如其來的關注,黎子琳媽媽表示:「這個會有些壓力,因為經常參加比賽,所以小朋友可以自如應對。」
不得不說,見過世面的孩子就是穩。
真當是:「少年強則國強!」
2
除了黎子琳,作為新生代偶像組合TFBOYS三小隻都曾登上聯合國的舞台,發表演講。
今年3月,王俊凱作為聯合國環境署親善大使,應聯合國環境署邀請出席在肯亞內羅畢舉行的第四屆聯合國環境大會。
會議上,王俊凱發表了主題為時尚產業推進可持續發展的全英文演講。
今年4月10日,易烊千璽作為亞太地區青年代表,受邀參加聯合國經社理事會青年論壇,全程英文發言,為青少年成長發展發聲。
今年11月,王源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大使身份受邀出席,以紀念《兒童權利公約》通過三十周年暨慶祝世界兒童日為主題的聯合國大會高級別會議並發表中文演講。
在會上,王源將教育比作孩子們的指路明燈,坦言國際社會所面臨的嚴峻挑戰,呼籲大家關注兒童教育。
能夠登上聯合國世界級舞台演講,光是這份過人的勇氣都得點個贊!
雖然三人的英語發音不夠完美,但語言本身也只是個傳播內容的工具,聯合國也是各種聲音發聲的舞台。
勇敢的去說,敢於去交流,張口表達自己的聲音,這才是最重要的!
少年強則中國強,希望有更多中國青年人走上國際的舞台,勇敢的去表達!
3
發表公眾演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即使是那些訓練有素的人,站到演講台上也會感到緊張。
所以,我們一定要提前做好訓練,不打無準備的仗。
在我們能接觸的演講裡面,用的最多的也是最難的,當屬即興演講。
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要求現場就要能講,而且講得言之有理,不至於尷尬、語無倫次,或是詞不達意、東拼西湊,這是很難的。
考驗的也是我們的日常積累和快速構思的能力。
接下來,我們就講一下即興構思的「三定」、「四思」、「五借」技巧。
三「定」:定話題、定觀點、定框架
定話題——首先要找准自己要表達的話題。
因為生活中話題太廣泛了,你應選擇你想說的、觀眾想聽的、你能講的、社會生活需要的話題。
定觀點——話題找到後,要學習在話題中快速的找一個你要講的論點。
論點是演講的核心,觀點鮮明才能影響別人打動別人,如果觀點陳舊,或是反動,那自然主題就錯了,講得再好也沒有用。
當然,角度不一樣,話術又不一樣,所以要學習用不同的角度來闡述觀點效果更好。
觀點要明確集中,每個話題只講一個觀點比較好。
定框架——就是確定演講的結構。
框架模式比較多,比如,開門見山式,也叫金字塔式。
方法為:先亮出主題,然後對主題作較詳細地論證和分析說明。
倒金字塔式。
方法為:先舉例123,通過案例總結出一個主旨要點,再說理由,進行論證分析。
四「思」:逆向思維、縱深思維、發散思維、綜合思維
逆向思維:是指從相反方向思考問題,即反傳統看法,提出與之相對或相反的觀點。
這是一種反彈琵琶式的思維模式,它鮮明地表現為對傳統的批判精神,但要注意觀點必須持之有據,能夠自圓其說。
縱深思維:從一般人認為不值一談的小事,或無須作進一步探討的定論中,發現更深一層的被現象掩蓋著的事物本質。
即「透過現象看本質」。
比如,我們從一葉可以知春秋,從一滴水可以知環保。
這是非常實用的思維技巧,可以讓我們的講話有深度有蘊含,充滿智慧。
發散思維:是從同一問題中產生各種各樣的為數眾多的答案,在處理問題中尋找多種多樣的正確途徑。
多端、靈活、精細、新穎是它的特點。
比如,我們說如何才能學好口才,那發散思維就可以講很多的方法和技巧:參加培訓、朗讀文章、與父母溝通、主動去假裝面試、找陌生人問路、去討價還價、去客串教學、去找人嘗試對罵、去練小品、說相聲、去模仿、去公交車上演講、去找領導講道理等等,你可以想太多太多的方法,也許有些方法無厘頭,但是它可以打開我們的思路,讓我們快速去構思內容。
綜合思維訓練:是前面三種思維的綜合運用,事實上我們在思考問題時,一般情況都是將各種思維綜合在一起使用的。
五「借」:借題發揮、借人發揮、借物發揮、借事發揮、借景發揮
「借」的東西很多,「五借」是泛指。
它要求演講者要善於觀察現場,獲取信息。
比如,我們可以借一個字來做文章引發下去,談天說地,圍繞這個字盡情借題發揮。
練好口才是個長期實戰訓練的過程,希望大家多多練習,持之以恆,你必能擁有人人羨慕的魅力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