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這東西和經典一樣,
永遠不會因為時間而褪色,
反而更顯珍貴。
——《老男孩》
如果說,2019的開始屬於吳京的《流浪地球》,那麼2019的結尾就是屬於肖央的《誤殺》。
2019年末,電影《誤殺》提前一周上映,只為避開甄子丹的《葉問》鋒芒,在夾縫中汲汲營生。
《誤殺》在上映前,幾乎沒有任何的宣傳,為了「保命」硬是在賀歲檔中避開了所有的大IP。
原因很簡單,這部電影應該算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小成本電影。
沒有大牌明星,沒有大型的刺激場面,更沒有所謂的大IP。
這樣一個算得上「三無」的國產電影,在上映之前,幾乎沒有人對它產生過期待。
但就是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後接連逆襲,3天2億的票房,上映18天逼近8億票房大關。
一度將備受期待的《葉問4》趕超,同時將由黃渤主演的《被光抓走的人》直接踩在腳底。
甚至在近幾日做出延期上映的決定,正面槓上春節檔。
《誤殺》不僅在票房上一路高漲,在嚴格的豆瓣評分中也獲得7.6分的頗高評價,
而在貓眼評分中更是到了9.5的好成績。
而主演肖央也一改人們對他的歌手印象,將一名看似柔軟實則剛強的父親,演繹的淋漓盡致。
也讓網友大呼,欠肖央一個影帝獎盃。
以前大家的眼裡肖央是什麼樣的呢?
是「筷子兄弟」的一員?是一個感覺比較好玩的人?還是洗腦神曲《小蘋果》等等。
即使後來肖央轉型演戲,也都是偏喜劇方面的。
從陳思誠的兩季《唐人街探案》中都扮演著討喜搞笑的角色。
有人說是陳思誠的本子好,給到肖央的角色就很立體。
還有人說就是肖央比較討喜,符合這個角色的形象。
那時,人們還沒有意識到肖央的演技,以為此時的肖央就像「小丑」般,在電影中展現著他的幽默好玩。
很多人說肖央這次終於轉型成功了,從原來的歌手身份到一個名副其實的演員。
其實,歌手出身的肖央,是貨真價實的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出身。
在《誤殺》之前,就已經自導自演了許多作品。這個看似其貌不揚的承德青年,最初的夢想就是大熒幕啊。
1980年肖央出生在河北承德, 16歲獨身一人來到北京求學。
在高考時,因為不想重複美院的生活,就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命運的齒輪也從那時開始轉動。
大學時代的肖央,是一個敬業的「勞模」。不停的接活、拍攝,也被同學們調侃為「活兒王」。
也是因為這個美稱,讓當時還是廣告公司老闆的王太利知道了學生肖央。從那次的合作之後,他們兩人從客戶變成了朋友。
2007年王太利給了肖央一個歌曲小樣,肖央發揮了他的導演天賦,為這首歌創作了一個6分鐘的搞笑MV《男藝妓回憶錄》。在這首MV之後,兩人成立了「筷子兄弟」組合。
2010年,微電影《老男孩》的橫空出世,同名歌曲也在一時間遍布大街小巷。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只剩下麻木的我,沒有了當年的熱血。
動人的旋律,戳心的歌詞,被觀眾評為祭奠逝去的青春時代最強音。這首歌也成為很多人KTV必點歌曲。
隨後2011年微電影《父親》的上線,感動了萬千觀眾。用家庭瑣碎,描寫了最平民的,最真實的父女/父子之情。
時光時光慢些吧,不想讓你再變老啦!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一生要強的爸爸,我能為你做些什麼?微不足道的關心,收下吧。謝謝你做的一切,雙手撐起我們的家。
寥寥幾句歌詞,卻勾起了人們對於親情最深的牽掛。
但真正讓「筷子兄弟」一炮而紅的是在2014年。
這一年肖央首次擔任指導大熒幕電影《老男孩之猛龍過江》,然而電影沒火起來,宣傳曲卻火了,是那首洗腦神曲《小蘋果》,
《小蘋果》的上線迎來廣泛傳唱和大量模仿,掀起全民狂歡,並長期霸占各大音樂榜榜首的位置。
在這一年被評為「年度洗腦神曲」。甚至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得全美音樂大獎的「年度國際最佳流行音樂獎」。
這一次的筷子兄弟實現了彎道超車,本想用演員立身的肖央、王太利,成為和鳳凰傳奇並駕齊驅的,帶有極大國民基礎的歌手組合。
從草根明星到國民組合,爆紅之後的筷子兄弟卻一度陷入內心迷茫。
王太利本質就是想要好好玩音樂,不想將自己的全部曝光在鏡頭之下。
而肖央則是夢想成為一名好演員、好導演。
從《小蘋果》過後,肖央就鮮少以歌手的身份出席活動,仿佛是想讓人們淡化他歌手的定位。
這時候肖央知道,自己需要時間沉澱、需要用演技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小蘋果》之後,肖央開始以演員的身份接觸大熒幕。
從開始的流於浮誇到後面逐漸的深入人心,將人物的心裡變化刻畫的細膩。
中間間隔的不僅是幾部影片的距離,更多的是源於內心對演戲的思考。
看著影片中,「李維傑」故作鎮定的問話,反應迅速的處理了屍體。
面對暴力執法,用自己瘦弱的身軀保護著風雨飄搖的家庭。
肖央用自己精湛的演技,成就了一個經典的熒幕形象。
在《誤殺》拍攝之前,肖央很是困擾了一段時間。
畢竟「李維傑」這個角色很矛盾、很細膩,而他本人從沒當過父親,對於「李維傑」的舉動、心理,有些表現不出來。
是父親給了他靈感,在遇見類似情景下,他會回憶父母給予他的心理感受。
就是這樣一次次的換位思考,讓肖央沉浸在「李維傑」的世界裡。
也是這樣的付出,才成就了肖央的演員之路。
肖央在《誤殺》中給予我們的驚喜,不僅僅是他與人物角色的完美融合,其出乎意料之外,與眾不同的可塑性,成為了隱形加分項。
人們總是稱讚肖央是一個很有天分的人,他好像幹什麼都很厲害,能唱歌、能導戲、還能成為一個有深度、有內容的好演員。
門捷列夫說過:
沒有加倍的勤奮,就既沒有才能,也沒有天才。
肖央能獲得如此成功,靠的就是勤奮和用心。
一個角色用一天去想,和用一年去想絕對是不一樣的。
而這樣簡單的兩個字,一個導演出身的歌手都能做到,很多演員一輩子也沒能做到。
希望未來的影視圈多些這樣認真的演員,少些數字小姐、摳圖小姐、倒模先生、替身先生。
就像徐崢說的:好演員的春天就要來了。
希望肖央在未來夢想的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