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與「警」的對話

2020-04-23     安吉警方

安吉白茶,為浙江名茶的後起之秀!

在忙碌的白茶採摘季節中,

這一方的警察蜀黍,也成了白茶採摘過程中最美的「警」色!

4月,

隨著氣溫的逐漸上升,

今年春茶的採摘也逐漸進入了尾聲!

在這大家一起跟著小編回看近一個月來,咱們安吉公安白茶安保期間的相關工作。

精細管理不遺漏

為破解歷年來茶工信息採集難、工期短、錄入慢等難題,縣公安局提前對接相關部門研究茶工管理工作流程,打造「開通帳號—茶農申報—鄉鎮街道審核—公安監督和輔助」的茶工管理流程閉環,實現茶工「在線錄入、在線審核、在線展示、在線預警」閉環式精密智控。期間,開通茶農茶企帳戶5800餘個,茶工申報信息10萬餘條,審核通過9萬餘條,有效服務廣大茶農、茶企、茶工,也為後續採茶工管理和風險化解打下堅實基礎。

同時,組織警力圍繞 「組織一次健康檢查、進行一次實名登記、購買一份意外保險、簽訂一份勞動合同」開展針對性宣傳教育,提升茶企茶農的安全防範意識,落實茶企茶農的主體責任。

全面排查不懈怠

為穩定疫情期間白茶交易秩序,實現「兩確保一提升」目標。縣公安局在4個青葉交易市場、2個干茶交易市場設立專項管理警務室,組織民警、輔警、平安家園衛隊做好每天開市期間的治安巡邏、調解糾紛、疫情防護管理、服務群眾等工作。同時,聯合相關部門,進入茶企、走上茶山、走近茶農,圍繞人員管理、住宿條件、食品安全、生產安全等方面開展集中檢查,及時發現問題隱患並督促整改。期間,填寫《春茶採摘交易期間走訪排查表》5萬餘份,發放《「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茶產業安全生產告知書》2萬餘份。

為有效預防和減少白茶採摘期間各類交通事故的發生,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落實「一辦七組」勤務模式,精準研判,精準用警,精準發力,實現「兩確保一提升」目標。緊盯「人、車、路」三要素,及早進行排查,動態掌握採茶工人何地來、何時來、如何來情況,對排摸出的「問題車輛未報廢、未年檢、駕駛員逾期未換證」等問題第一時間清零,及時整改各類路面隱患並協調引導工程車輛、運輸車輛錯時錯峰通行,優化茶農茶商出行環境。期間,累計檢查車輛110輛,排查整治路面隱患50餘處,清理隱患車輛4輛。共接事故報警4188起,同比去年下降14%。

平安宣傳不間斷

縣公安局線上充分利用各類新媒體,廣泛宣傳安全出行常識,及時發布道路路況、交通管理措施及白茶採摘季期間的典型事故案例等信息。線下啟動「平安家園衛隊」「一村一警」肩並肩聯合巡防機制,發揮社區民警、家園衛士和平安家園衛隊作用,深入茶區開展用電、用火安全生產教育,對外來務工人員登記備案,開展崗前安全培訓。

縣公安局還以走訪、授課相結合的形式向茶企茶農宣傳防疫、防盜、防詐騙知識,還印製《致採茶工的一封信》等相關宣傳資料,上門發放3萬餘份,增強了茶企茶農的自覺防範意識。白茶採摘期間,縣公安局成功制止了22起通訊網絡詐騙案件發生,挽回經濟損失13.9萬餘元。

真情服務不缺位

縣公安局圍繞轄區茶農、茶企的需求,積極做好惠農惠企政策的宣傳,主動提供上門服務,著力解決春茶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對疫情期間茶工來安採茶問題,主動對接、提前謀劃,圍繞人員、車輛、安全保障等進行專題研究部署,期間共派出警力300餘人次。

如靈峰派出所迅速抓獲系列性白茶被盜案犯,及時幫助茶農追回安吉白茶總重量240餘斤,挽回損失8萬餘元;天子湖派出所對某茶企進行上門走訪,幫助該茶企解決對40多名採茶工實名登記錄入《安吉縣流動人口社會化服務系統》的困難;梅溪派出所將6名迷路的採茶工安全送回住處等真情服務;巡特警幫助一茶商追回通過微信多轉給茶農的7450餘元。

化解矛盾不出事

縣公安局聯動平安家園衛隊、各村社工作人員,通過入戶走訪等形式,不斷加大對採茶季期間矛盾糾紛的排查力度,形成多方聯動、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的合力。特別是將涉及茶工、茶農的糾紛,擺在突出位置,按照「從急、從權」原則,第一時間協調解矛盾糾紛15起。

如天荒坪鎮九田壩60畝黃茶引起的土地租賃糾紛,天荒坪派出所的轄區民警及時上門開展工作,聯合村委、雙方當事人研究解決方案,最終協調達成了土地租賃共識,使採茶得以正常進行。又如在白茶交易市場,外地茶農與本地茶農之間發生的糾紛,民警第一時間處置,避免事態擴大,同時加大巡查宣傳勸導力度,把矛盾糾紛解決在萌芽狀態。

雖然春茶的採摘即將結束,但咱們警察蜀黍的身影還依然在大家身邊,守衛著安吉的一方平安。

-END-

審核:方軍、汪世祥 編輯:桂文丹

鄭重聲明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辦案調查,一律通過上門或者請當事人到派出所等公安場所的方式面見當事人,絕不會通過電話或者網絡直接調查處理,更不會要求當事人匯款、轉帳。與此不符的,公民可視為涉嫌詐騙行為,可直接撥打110報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ATqqHEBiuFnsJQVcnj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