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做錯了事,父親的這個反應給滿分

2019-08-04     全腦教育常老師

還記得當年的小獅子「辛巴」嗎?

時隔25年,《獅子王》再次重回熒幕。唯一不同的是此次影片從動畫版變成了「真獅版」。94年原版動畫電影《獅子王》被譽為是迪士尼動畫電影,乃至整個動畫電影史上的巔峰之作。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記憶,也是一份難以割捨的情懷。

它講述了小獅子辛巴是如何從一個無憂無慮的孩子,成長為一名能獨當一面的族群領袖。在這個過程中,辛巴經歷了被陷害、父親離世等種種打擊,甚至一度懷疑自我,無法再次建立起自信。但友情和親情的力量,始終支撐著他走過那段最黑暗的時期,其中父親的力量最為關鍵。

父親「木法沙」

父親對於辛巴而言就像是「燈塔」,永遠為他照亮人生的路~

幼時,父親是他的「偶像」

在辛巴的心裡父親無所不能,父親是一個擁有大智慧的領導者。他勇敢,強壯,有擔當,把榮耀王國打理的井井有條,備受子民愛戴。他勵志要成為跟父親一樣的王者。

少年時,父親是他的「老師」

身為王者天生就背負著重要的使命,他希望辛巴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獅子王,來代替他守護整個王國。所以他從小就訓練辛巴,如何去成為一個有擔當的王者。

成年時,父親是他的「明燈」

在辛巴遭遇了陷害,痛苦,自我放逐等種種黑暗的事情後,是父親點醒了他,讓他重新找回自信;為族群而戰,為父親而戰,更是為自己而戰。

父親對孩子的教導,足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還記得劇中一個情節麼?辛巴不顧父親的叮囑,私自跑到了沒有陽光的地方(鬣狗聚集地),險些丟了性命,還差點害了自己的同伴。被父親救回後,面對辛巴父親的第一反應不是發脾氣,也沒有指責他。而是首先認同他,認同他這樣做的初衷可以理解。同時給辛巴分享自己的感受,讓辛巴自己認識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對的。

辛巴:「我只是想要像你一樣一直那樣勇敢。」

木法沙: 我只是在必要的時候才會勇敢,勇敢,並不表示你要去找麻煩。

木法沙: 要記住你是誰。

他在用「愛」教育孩子。以至於在後來辛巴迷失,自我放逐的時候,把他從一味逃避的混沌中拉了出來。

要知道,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犯錯誤是避免不了的,比起錯誤本身,父母的反應才是最影響孩子的存在。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一個9歲的小男孩,不小心弄碎了學校消防栓的玻璃,不敢告訴家長。因為害怕受到懲罰,這孩子寫下了遺書,從17樓跳下身亡。

僅僅因為一塊玻璃,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離開了這個世界,著實讓人痛惜不已。但是事情的背後卻值得我們反思。孩子為什麼會害怕「受懲罰」,他為什麼會有這種認知,進而走上了絕路。

心理專家認為,家長微小的心理變化如果表現在臉面上和語氣中,甚至嘲弄辱罵中,無形中會形成一種負面的心理場,這種心理場強大的輻射會改變孩子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

雨果曾經說:

「儘量少犯錯誤,這是人的準則;不犯錯誤,那是天使的夢想。塵世的一切都免不了犯錯誤。錯誤就像一種地心吸力。」

8

如果父母沒有去講述規則,而是輕易地給孩子貼上負面的標籤,就會對他形成一種「壞孩子」、「不成才」的刻板印象。這種方式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也會影響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A4uYGwBUcHTFCnfNL-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