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泰國機場,一排排耀眼的比亞迪戶外廣告牌映入眼帘,從機場沿高速到曼谷城區,比亞迪等中國汽車廠商的巨幅廣告牌也是頻繁「閃現」。而在曼谷的街頭,除了隨處可見的比亞迪廣告牌,一輛輛穿梭街頭的比亞迪車更是怒刷了中國品牌在異國他鄉的存在感。
從2021年5月「第1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到2024年7月4日「第8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比亞迪每一個百萬的突破都像是坐直升機一樣快。誠然,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需要規模化支撐,速度是剛性需求,而除了速度之外,能夠在世界級舞台上大放異彩或許是每一個像比亞迪這樣的中國品牌深入骨髓的精神血脈。
基於驚艷世界的出海信仰,不同於以往的幾百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比亞迪將第8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首次放在了海外,當交付量新里程碑的時間和泰國工廠竣工的日子碰撞到一起,會產生怎樣的火花呢?
從默默無聞到嶄露頭角
不久前,售價7.98萬元起的比亞迪秦PLUS榮耀版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和討論。特別是在印度,一位網友十分激動地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該車售價相對於印度市場的汽車來說十分優惠,而且在外觀和配置上也有著明顯的優勢。
同時,他還認為印度中產階級被英國/美國/日本/韓國和印度等老牌汽車廠商欺騙,以高價出售20年前的技術。印度的汽車工業必須不惜一切代價被顛覆,必須鼓勵那些以低價提供最新/最棒技術的公司!
很難想像,讓印度網友如此心潮澎湃的比亞迪曾經是一個默默無聞甚至不被看好的企業。眾所周知,燃油車時代,中國汽車品牌在全球汽車巨頭們的身後亦步亦趨,一番埋頭苦幹後,20世紀90年代,一批有實力、有抱負的中國汽車品牌開啟了出海序幕。然而,在強者的地盤上,中國汽車品牌卻並不被大多數人記得與認可。
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曾在與俞敏洪的對談中回憶起自己第一次出國經歷:「他們老讓我拿返程機票給他看,我覺得很難受,好像我就要賴在國外不回來似的。」也許正是那第一次出國的感受,讓王傳福一心想把產業做大、給中國人爭口氣,一直在拓展海外市場上堅定不移、加速前行。
越是不被看好越要逆天改命,這個命不是宿命與認命,而是拚命和使命。比亞迪深知,要想突出重圍就要有所突破,2003年,比亞迪帶著新能源的夢想進入汽車行業,2008年,比亞迪量產全球首款插電混動汽車。有意思的是,在比亞迪當年那款混動車上市的時候,豐田和通用都已掌握插混技術,但相關車型卻遲遲未能上市。
有多難就有多敢,歷史告訴我們,敢為人先者雖然面臨失敗的風險,但一定具備引領者的潛質。從2020年到2023年,短短三年,比亞迪插混車型銷量從4.8萬輛增長到143萬輛,增長30倍,技術也從當時的第一代DM雙模技術,演變到如今的第五代DM-i技術。16年過去了,當年並不被多數人看好的插電混動技術,卻成為如今汽車市場的主流。
2023年,憑藉多品牌矩陣的共同發力,比亞迪一舉拿下了302萬輛的佳績,成功拿下世界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冠軍。同時,面對依然吃燃油車老本的跨國汽車巨頭,比亞迪還以己之長,攻下了彼之長,不僅時隔39年,奪回了在自家市場的銷售冠軍,還成功躋身全球汽車銷量前十榜單,這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70年來首次創下的新紀錄。比亞迪,讓世界見證了中國汽車品牌的崛起。
從「國潮」走向「世界潮」
如果說比亞迪2024年之前還處在「國潮」的階段,2024年則是走向「世界潮」的元年,當泰國工廠竣工與第8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交匯之時,比亞迪向外界傳遞出一個信號:「千萬不要低估我的野心」。下一步,比亞迪數字的刷新要依靠的是全球市場。
眾所周知,有著「東方底特律」的泰國向來是各路兵家必爭之地,雖然2023年是比亞迪在泰國市場的第一個完整交付年,但全年註冊上牌量就已達30650輛,成為泰國年度純電動車銷售冠軍,品牌市占率超過40%。2024年1-5月,比亞迪在泰國累計上牌量持續攀升,純電動車市占率達40.5%。在泰國最暢銷的4款純電動車型中,比亞迪獨占3款,是泰國最受歡迎的電動車品牌。
中歐協會智能網聯汽車秘書長林示表示,比亞迪迅速在泰國市場站穩腳跟,彰顯了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如今,比亞迪泰國工廠竣工,除了進一步滿足本地化市場需求外,還可以快速響應東協各國的市場需求,幫助提升新能源汽車在東南亞市場的普及率。而比亞迪在泰國的成功案例也有望複製到在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培育上。
可以看到的是,比亞迪正以深耕海外市場打造重要增長極,不僅為中國汽車品牌從「走出去」到「走進去」探索出更完整、更有價值的全球化路徑,還推動了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可持續發展,助力全球汽車產業綠色變革!2024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160.7萬輛,同比增長28.8%,持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其中,海外銷量超過20.3萬輛,同比增長173.8%。目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已遍布全球88個國家和地區,覆蓋400多個城市。
從0到800萬,比亞迪用21年的時間做了一道證明題,證明比亞迪可以,新能源汽車可以,中國汽車可以。從開工到投產,歷時僅16個月,年產能約15萬輛,包含整車四大工藝和零部件工廠,比亞迪泰國工廠用速度與實力證明比亞迪開啟全球化發展新篇章,走向「世界潮」的底氣。
當兩大里程碑同時出現時,我們有理由相信,技術領航者比亞迪在不久的將來,將成為全球汽車市場的中國新巨頭。長江證券最新研報提到,比亞迪出海持續發力,海外渠道與車型矩陣將進一步完善。規模效應加持下,隨著出海與高端化放量,盈利能力有望保持高位,不懼競爭影響。國投證券研報預計,2024年比亞迪會有更多車型加快出海,全年出口量有望達到40萬—50萬輛。由於海外車型售價較國內明顯提高、盈利性更好,有望給公司帶來顯著業績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