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的豬肉為啥比菜市場還便宜?超市員工透露4個原因,長見識了

2023-05-30     麟大官人

原標題:超市的豬肉為啥比菜市場還便宜?超市員工透露4個原因,長見識了

經常出去買菜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超市的豬肉一般都比較新鮮,而且肉質都比較好,而菜市場的豬肉如果去的晚點,就很容易變得黏糊色澤發黑,而在價格上卻和超市沒有優勢,所以許多人去菜市場無非就是買些蔬菜或者魚肉,對於豬肉可能更多的人會優選超市選購為主。

不過如果只是超市的豬肉更新鮮倒也還好說,但是經常去超市買豬肉的朋友也不難發現,在超市裡其實經常下午或者清早會有「特價肉」進行售賣,這種肉價格非常便宜,比正常豬肉價格能低出個4-5塊錢一斤,這樣的價格其實已經比菜市場還便宜,菜市場哪怕豬肉到了下午,也不會降價多少,而超市能夠做到大清早便賣到比菜市場還低的價格,甚至豬肉也比菜市場的更新鮮,這是為何呢?

對此,麟大官人也是特意請教了住在我家樓上一層在超市當員工的張阿姨,張阿姨告訴我其實這裡面有4個原因,聽完我也算長見識了!

一、進貨成本不同

因為超市一般銷量較大,所以不論是賣什麼產品都是可以做到「以量換價」,所以相比起菜市場的普通屠宰戶或小肉販,超市在進貨成本上可以得到較大的優勢,而菜市場的小商販們一般都是一頭豬一頭豬的去進貨用車拉來賣,所以對於豬肉本身也有更多的人力物力在裡面,因此菜市場的價格是不好降低的,否則很難賺錢。

二、肉的新鮮度不同

菜市場的豬肉一般都是當天宰殺直接拉到市場售賣的,所以清早去買的豬肉一般都是特別新鮮的豬肉,甚至用手摸肉還會有溫度,而超市這點就完全不同,因為超市裡面需要頻繁上架下架,貨物必須做到提前儲備,所以豬肉一般也是提前幾天宰殺後直接冷藏室排酸後冷凍保存。

而後在快要售賣之前再通過自然降溫至正常溫度後上架售賣,所以超市裡的肉反而做不到比菜市場早上賣的肉更新鮮的程度,所以綜上所述,超市儲存櫃內的豬肉一旦放了超過更長的時間還沒有賣完後,便會拿出一些出來進行特價售賣,當然這些豬肉只是存放時間更長,本身也是長時間處於低溫下保存的豬肉,除了口感略差以外並不會有質量問題,所以大家也可以放心選購。

三、為了做活動吸引人流量

當然除了豬肉本身新鮮度和成本優勢上的不同以外,有一些超市特別是新開的超市,為了快速吸引人氣,都會故意將一些老百姓經常會買到的食物如大米、雞蛋、麵條、豬肉、食用油等進行低於市場價的價格進行售賣。

這樣的定價其實本身對於超市來說確實是虧錢的,但是其實超市最終卻是賺的,為啥?因為這樣搞低價促銷活動可以快速吸引到周邊的客人來到超市選購,而客人們來到超市不可能真的就只買這些常吃的食物,可能順手就又買了別的零食、日用品或者衣服褲子等,而超市在這些食物上打折虧損的錢又完全可以在其他地方賺回來甚至多賺更多,並且人氣起來了才是最重要的,哪怕超市虧點也無所謂,只要有穩定的人流量,賺錢也只是時間問題。

四、消費群體的認知不同

其實不論是去超市買豬肉還是菜市場,如果消費群體不同,得到的答案也可能完全相反。就比如我現在說超市裡的豬肉比菜市場的便宜,很多年紀稍大的爺爺奶奶們,可能會認為我在胡說,因為他們一般都是趕早或者上午就出去買菜,為了家裡吃著新鮮,而這個時候超市的物價確實相對都比較貴,豬肉打折活動也少,一時間他們就會更願意去菜市場買,而菜市場講究人情味,老爺爺老奶奶經常去肉鋪買豬肉,自然可以得到實惠,所以最終自然影響了他們的結論,也就是菜市場的豬肉肯定比超市便宜。

而反過來如果是咱們年輕群體,由於大部分年輕人都處於事業上升期,一般等手頭上的工作或者其他事情忙完後都已經是晚飯飯點了,而這個時候出去買菜,別說豬肉了,很多賣蔬菜的攤位都收攤了,所以年輕群體只能優選超市買豬肉,結果發現超市晚上的豬肉經常搞促銷,價格比自己家裡的長輩們說的都要便宜,自然會久而久之便產生了「超市豬肉比菜市場豬肉更便宜」的結論。

聽完張阿姨以上4個原因解釋後,麟大官人瞬間感覺醍醐灌頂,還真是長見識了!看樣子不管是什麼行業都有其潛在的規律在裡面,只不過我們沒有挖掘出來發現它而已,對於張阿姨的解釋,各位粉絲朋友們怎麼看呢?歡迎下方留言說出你的看法,也感謝您的點贊關注,咱們下期再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8ceafc41df05c72c963071f061688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