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阿里京東唯品會供應鏈出現了變化

2022-07-06   路飛科技說

原標題:後疫情時代,阿里京東唯品會供應鏈出現了變化

上海一位網友3月份買的鞋子,5月份才收到包裹。倒不是說快遞送貨慢,而是當時情況特殊,原本從浙江嘉興發貨,因為各地防控政策不同,繞著太湖走了一圈,兜兜轉轉送進上海。

包裹案例的背後,卻讓人品出了「使命必達」的味道。在不確定性增加的2022年,各大電商平台的答卷上,除了價格、服務之外,又多了一道難題,那就是確定性的供應鏈。越來越多消費者購物,考慮的要素也變多了:「我能不能收到貨」、「好久能收貨」……

一邊是對快遞包裹望眼欲穿的消費者,一邊是憂慮於物流受阻的平台。物流,或者說物流背後的供應鏈,成為了大家更為關注的話題。哪家平台能提供穩定的物流供應鏈,就能得到更多消費者青睞,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解決這一點,阿里、京東和唯品會,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基於強大的菜鳥物流,阿里為商家提出倉儲、發貨靈活解決方案。目前菜鳥在全國建立了七大倉配樞紐,如果某區域受影響時,菜鳥可將訂單轉至其他可正常發貨的倉庫。

穩定物流供應鏈,京東有優勢。之前京東發布一季度財報,很多人只看到京東物流虧損30億,卻沒看到在全國擁有1400座倉庫,和超過2500萬平米的倉儲面積。包括上個月618,京東的主題也是「有責任的供應鏈和人間煙火氣」,要發揮京東數字化更大的社會價值。

還有唯品會,也打出一套組合拳,塑造了強確定性供應鏈。面對上游數萬家品牌方和一級經銷商,唯品會派出2000多位專業買手與他們對接;為更快把包裹送到下游消費者手裡,平台與順豐展開深度合作,採取發貨倉和分撥網點靈活變動的政策。

此外,唯品會還注意到緩解商家端的經營難題,如果商家所在區域受疫情影響,平台將延遲發貨考核。試圖在商品流通中構建更多確定性,幫助商家和消費者,快速走出疫情的陰霾,讓生活消費更快回歸到正常。

以前總認為,電商企業只是零售平台,不過將生意搬到了網際網路上。如今對它們的印象正在慢慢顛覆,如同從水面下浮起的冰山全貌。在這個時代,電商正在成為供應鏈的主導者,它們肩膀上的責任與使命,也越來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