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貝,天天來我家蹭飯害臊嗎?」外孫的一句話傷了老人的心

2022-02-21     空谷幽蘭育兒

原標題:「小寶貝,天天來我家蹭飯害臊嗎?」外孫的一句話傷了老人的心

孔子曾說過:「魚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一顆懂得感恩的心,是自小耳濡目染被薰陶出來的;而受之無愧的白眼狼行為,則多半是家長放任不管縱容出來的。

孩子的成長路上,「高分」的優異成績,尚且可以通過刻苦努力、改變學習方法來提高,但優秀品性的培養,則是日復一日、點滴匯聚的結果,從來沒有捷近可走。

「小寶貝,天天來我家蹭飯害臊嗎?」孩子的一句話,讓老人痛心了

為了幫襯獨生女兒,老李退休後就跟老伴當起了「新移民」,他們賣了老屋搬遷到女兒所在的城市,重新安家置業。女兒、女婿工作繁忙,老李不僅主動肩負起送小外孫上學、放學的重任,平日裡小外孫的一日三餐也是由老兩口負責。

某天,老李跟小外孫逗笑:「小寶貝,天天來我家蹭飯害臊嗎?」話音落地,老伴就在旁邊指責老李說話不分輕重。

沒想到出乎老兩口意料的是,小外孫一點也沒被唬住,他一本正經地回答姥爺:「我爸說了,姥爺就只有我媽一個獨生女,姥爺家的東西全部都是我的。」

老李當場怔住,萬萬想不到自己到老該享福的年齡,為了子女遠離故鄉,無怨無悔地付出,沒得到子女感激不說,反倒是淪落到被子女惦記家產的悲涼下場。事後,老李打算回故鄉,和老伴二人過自己的日子。

架不住女兒、女婿賠禮道歉,又說是「孩子小不懂事」,連老伴都幫腔說「童言無忌」。最終,老李還是留了下來,日子照舊好過。

但老李心中很清楚,小外孫年紀小,這番精於算計的話一定不是他的本意,肯定是女婿暗中教導。老李暗中嘆息:孩子還小,這樣下去恐怕會被養廢了。

老李的經歷只是現實生活中的「冰山一角」。按照中國的傳統思想,父母的財產理所應當歸子女所有,所以很多不懂感恩的子女無視老人的辛苦付出,心心念念算計著老人的財產。要知道,這是一種錯誤的價值觀。

站在法律層面上,老人的財產是歸老人自己所有,老人本人擁有絕對的支配權和決定權。除非是老人自願贈予,否則老人的財產跟子女可以說毫無關係。即便是老人過世後,如果老人在生前有遺願將自有財產贈予他人,子女也無權干涉。

借著老李這一事件,給所有父母敲響「教育警鐘」,千萬別給孩子灌輸「父母的就是你的」這種錯誤價值認知,別養成孩子凡事靠他人的思想惰性。不懂感恩的孩子,即便再優秀,也難以成大器。

不懂感恩,對孩子成長都有哪些障礙:

其一、難以收穫真友誼。

不懂感恩的孩子,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對別人的饋贈與幫助視為理所當然,從未想過給予對等的回饋。在他們的成長路上,總是把利益擺在首位,難以收穫真正的友誼。

其二、沒有大的格局。

不懂感恩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總是被困於利益當前的格局中。因為他們總是渴望別人無條件的幫助,而不肯付出,無法拓展人脈,將自己限定在一個很小的圈子與範圍,沒有大的格局,想要獲得大的成功是非常難的。

絕不僅限於家庭財產這單一的問題,感恩教育是當下很多家庭所缺失的一門教育。感恩意識的培養,既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生活能力,一種責任意識以及健全人格的一部分。

作為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A.榜樣力量的塑造

正如上文老李故事的分享一樣,父母的言傳身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與其抓耳搔腮、絞盡腦汁去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倒不如以身作則,從自己做起。父母懂得感恩,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更容易養成感恩之心。

B.有技巧要求孩子回報

當下很多家庭都認為孩子的首要任務是學習,所以在學習面前,萬事都會為之讓路,「你把書讀好就行了,其他事別管」這成了很多中國父母的口頭禪。

作為父母應該反省一下,作為孩子不懂得感恩,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係。正是因為這種過度的溺愛,讓孩子沒有機會給予回報,長時間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孩子難免會養成自私自利的個性。

家長應該有技巧引導孩子給予回報,比如節假日的時候,要求孩子手繪一張感恩卡片。父母生日的時候,要求孩子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作為禮物等等。

通過這些小事來讓孩子明白,別把父母的付出當作義務,接受的同時也有回饋的責任。只有感恩成為孩子生活中一種習慣,才能讓孩子身心更自然健康地成長起來。

陶行知先生曾說:「教人要從小教起。幼兒比如幼苗,培養得宜,方能發芽滋長,否則幼年受了損傷,即不夭折,也難成材。」

希望全天下父母們引以為戒,在孩子幼年時期做好感恩教育,相信未來的回報會讓你倍感驚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817d21f1b3401bf306eb7be991e8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