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每一代王朝都會有著許多的忠臣名將,正是有了這些人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才會有一代又一代王朝的興盛。可是好人不長命、忠臣也不一定會有好報,多少忠臣義士為了正義而失去生命,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故事,比如岳飛。當年他被秦檜害死之後,多少人潸然淚下,直至今天秦檜都還跪在岳飛的面前。而今天咱們要說的也是一位忠臣,此人蒙冤被殺,死的時候劊子手都不忍下手,連冷酷無情的錦衣衛都動容。
這個就是大名鼎鼎的于謙,當面在明宣宗繼位之後,王爺朱高煦起兵造反想要武裝奪得政權。此時明宣宗帶兵出征,而于謙一直在他的身旁為其出謀劃策,最終經過了一番謀劃朱高煦戰敗。而在這一戰中於謙可以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他將朱高煦的罪行一一列出來,讓天下人的心都歸順到了明宣宗這邊,估計勝敗還未可知呢?由此可見於謙對明朝的貢獻非常之大。
明宣宗死後明代宗即位,當時大明朝面臨一次亡國危機,幸虧于謙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這才挽救了大明這個危急的國家,這件事情發生之後,明代宗對於謙是感恩戴德,于謙的地位也因此蒸蒸日盛。可惜好景不長,明代宗病危後以石亨為首的人因為嫉恨于謙,所以便擁立明英宗復辟,這件事情還成功了。由於于謙是擁立明代宗的主謀,所以明英宗復辟之後就鋃鐺入獄,不僅自己的性命難保,而且自己的家庭也被抄沒了。
據說當時由於于謙為官清廉,所以錦衣衛在他家沒有查抄到太多值錢的東西,鐵石心腸的錦衣衛都為之動容。更甚至當于謙被殺頭時,劊子手都不願意殺他,據說因為殺了于謙之後感到愧疚,不久之後便自殺了,由此可見於謙此人是多麼得民心。此人是大明第一忠臣,含冤被殺時劊子手自刎陪葬,錦衣衛為之動容,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有自己觀點的可以在文章的下方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