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家」,說的是啥?

2019-08-20     遙望的歷史

經典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家」,說的是啥?

很多人說到農村或者農村人的時候,總是帶著輕視的口氣或者鄙夷的眼光,這其實是一種最無知的偏見。若是你在農村生活過或者有深入了解農村的話,那麼就會發現,農民、農村的老人等都是有著大智慧的人群。

他們說的話,做的事情都是富含人生哲理,這是很多人在書上學不到的,在生活中也領悟不到的。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下農村的一個經典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家」,看看農村的老人們是想藉助這句俗語告訴我們什麼人生的大道理。

我們先來學習一下「七不出門」,這裡的七說的是生活中常用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也是我們每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很多人可能心裡會有疑問,想著為什麼這七個東西沒有弄好就不出門呢?

這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而且現在生活很方便,隨便一家便利店或者超市就能將這7個東西採購齊全。其實有這種想法的人,是因為他們沒有領悟透老人這句話的精髓,這裡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具有引申義,指的是家中大大小小的瑣事。所以長輩們是想告訴我們,如果你要出門前,沒有將家裡這些大大小小的瑣事處理好的話,那還是不要出門了,不然就算出了門,你的內心還是很不安。

既然是一個家庭,那麼就有屬於自己的那本難念的經,組建一個家庭容易,經營一個家庭不易,所以每個家庭成員要彼此互相融合、互相包容。

在日常生活中,肯定難免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矛盾與爭執,可能小到炒什麼菜,菜太咸或者太淡這樣的小事,也可能是孩子的教育問題等這樣的大事,但不管怎麼樣,只有彼此互相敞開心扉,開誠布公,將問題擺在檯面上來講道理、分析利弊,才能將問題解決掉。

可是現在有很多年輕人因為衝動而結婚,沒有做好經營家庭的心理準備,這樣的年輕夫婦,婚後就要經常因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等小事、瑣事而爭吵,這樣的婚姻肯定也幸福不到哪裡去。

另外,就算是成熟的婚姻,若是沒有處理好這些生活上的瑣事的話,那麼也會讓婚姻陷入危機,這個時候不管哪一方出門在外,都不會安心的。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什麼是「八不歸家」呢?這句話中的八說的是孝、悌、忠、信、 禮、義、廉、恥這八件事,這八件事不僅是農村人需要具備的,它們也是全世界的人類都需要遵守的做人的基本原則。

如果一個人覺得這8件事無傷大雅,可做可不做,因為它們只是道德上的自我約束,並非法律上的硬性約束,那麼這樣的人難免會走錯路,想要取得多大的成就,也是很難的。

而我們的長輩其實也是想藉助這話告訴所有的年輕人,內在的道德品質非常重要,可能會決定了你這一生的成敗。如果你有做過調查研究,那麼就會發現,身上具有「孝、悌、忠、信、 禮、義、廉、恥」這八種好品質的人,都是比較成功的人,他們的人生之路都是比較順暢的,本身的人氣也是比較旺的,這其實是由他富足的內在凸顯出來的。一個人只有內心、精神富足了,他才能將生活過好。

可能老一輩的話比較糙,但是道理卻不糙,老人家直接告訴我們,若是做不到「孝、悌、忠、信、 禮、義、廉、恥」,那麼乾脆不要回家,否則也是給家裡人蒙羞。大家覺得這話有沒有道理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7VYumwBJleJMoPMi4m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