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睜眼看世界」第一人,若不是慈禧阻攔,他就一路殺到日本了

2023-11-28     郝傑

原標題:四川「睜眼看世界」第一人,若不是慈禧阻攔,他就一路殺到日本了

清朝末期,皇帝認為自己統治下的國家已經足夠強大,同時又疑心下屬對自己的忠誠度不夠,所以制定了並且實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

正是這一政策的實行,讓國力強盛的清朝,沒有抓住睜眼看世界的機會。

清朝度過鼎盛時期後,開始逐漸走下坡路。隨著《馬關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的被迫簽訂,清政府深深地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一些有識之士想要改變國家的這種情況,他們在學習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對西方的文化保持接納的狀態。

正是這樣的有識之士,為新中國的建立引領了方向。

四川「睜眼看世界」第一人是歷史上的宋育仁,作為有識之士的他看到了國家的現狀,看到了國外的優勢,明白想要改變就必須打破思維的框架,師夷長技以制夷。

宋育仁文武雙全,有獨特的軍事戰略構想,甚至在甲午戰爭中提出了奇襲日本的構想。

如果這個想法能走進現實,那麼或許清朝的結局就會發生變化,或許中國的歷史就會發生變化。

宋育仁從小在吃什麼都不能沒有辣的四川野蠻生長,骨子裡的"辣",在長大後體現得淋漓盡致。

中進士後,進入翰林院任職。

翰林院毫不誇張地說聚集了天下英才,是未來宰輔的誕生之地。

在清政府派公使出使歐洲時,宋育仁毛遂自薦。

面對複雜的國情,他在不斷思考:是什麼導致了中西方的差距?有沒有辦法能讓差距縮小甚至消失?

宋育仁隨後作為參贊出使歐洲,這趟歐洲之行徹底打開了他的眼界和思維。

在考察了西方的經濟,社會,政治制度之後,他認為清朝和歐洲最大的差距是制度的差距。

通過與西方上層人士的交流之後,宋育仁越發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只有制度的徹底改革,才有可能挽救國家的頹勢;才有可能挽救清政府在國際中的劣勢;才有可能實現持續的發展。

宋育仁歸國後,第一時間參加了維新組織,倡導國家要想強大就必須有自強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洋務運動開始後,清政府開始注重實業的發展,煤礦,玻璃等對民生有益的公司不斷創立,宋育仁被派到重慶主抓商業這一板塊。

在任期間,他創辦了《渝報》主要是傳播當時他在西方所看,所見,所想。

宋育仁高樹維興主義的旗幟,引領了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思想的解放進一步促進了實業運動的蓬勃發展。

在上任參贊回國後,在倫敦的宋育仁暫代上任公使任四國公使參贊。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宋育仁充分考慮了日本的國情,認為清政府勝利的可能性很大。

宋育仁認為日本和清朝比起來不過是彈丸之地,當時的日本的經濟和人口遠遠比不上清朝。只要打持久戰,清朝就有贏得勝利的可能。

日本的軍隊,在海上的作戰的基本裝備優於清朝。

清朝雖然人多,但是沒有好的裝備,戰鬥力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體現。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清軍的失敗是必然的結果。

黃海海戰的失敗讓宋育仁十分痛心,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改變清政府在戰爭中劣勢的狀態,獲得勝利。

奇襲日本的計劃,就是在這個時候想出來的,倘若能夠實現,就能給日本造成沉重的打擊。

他的想法具有很強的可落地性。

購買兵艦和快艇,招募澳大利亞水兵,組成一個水師編制,直攻日本本土。

澳大利亞作為英國的附屬之地,在掛著英國旗的船上載滿水兵,一路順流而下,最終達到奇襲日本的目的。兵不在多貴在精。

在研究過這個想法的可操作性之後,宋育仁一方面積極聯繫當時的總督,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另一方面給朝廷上奏,希望能夠得到清政府的首肯。

多年公使生涯,宋育仁積累了很多人脈。人脈就是錢脈,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英國的銀行同意借款來支撐這次作戰的落實。

在不斷地努力之下,人員和裝備配備齊全,兵艦也被採購齊全,海軍基本成型。將熊熊一窩,一支軍隊的靈魂在於將領。

北洋水師提督琅威里是最適合海軍將領的人。

想要擁有,就必須先學會失去。

萬事就緒,只欠東風的狀態下,上一任參贊重新返回任職了。上一任參贊電告朝廷:宋育仁任性生事。

甲午之戰中北洋艦隊的失敗,給予了清政府慘痛的一擊。清政府考慮到和日本打仗難以獲勝和政府內部的腐敗,決定求和。

封疆大吏出身的李鴻章在奏摺上不斷提出異議,慈禧認為宋育仁做的是無用功,下旨讓宋育仁所做之事全部停止。旨意下達不久後,宋育仁被慈禧匆匆詔回國。

馬關條約是清政府簽訂的第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加強了清朝半殖民化的程度。馬關條約的簽訂意味著奇襲日本的計劃徹底破產,也意味著洋務運動走向了流產。

宋育仁回國後被慈禧降職,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後,他看不出自己能為國家做些什麼。國家的風雨飄搖和壯志難酬,都促使他決定退出仕途。

如果能選擇和平,沒有人會選擇戰爭。

血灑京城的「戊戌六君子」讓他看到了如果自己不退出政治舞台,那麼自己未來的結局也會和六君子一樣。識時務者為俊傑。

如果宋育仁的計劃得以實施,日本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必定會返回支援本國。宋育人組建的海上水師在半路設伏,痛打落水狗,清政府就會獲得勝利。

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無所得。

最好的情況是清政府獲得勝利,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一個沒有血性的國家,最終一定會走向滅亡;一個不敢戰鬥的國家,結局一定不會好;一個得過且過的國家,一定沒有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6db5a35b537b64fea84053b035541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