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路上,做個高情商的媽媽,連發脾氣都是教育

2023-11-25     老張育兒

原標題:育兒路上,做個高情商的媽媽,連發脾氣都是教育

大多數家庭,帶娃的主力軍都是媽媽。甚至,為了給孩子更多的陪伴,很多媽媽選擇全職陪伴。

只是,想像和現實之間,永遠存在很大的差距。原以為,只要用心陪伴和照顧孩子,就能永遠享受母慈子孝的畫面。

實際上,育兒路上會遇到很多讓人崩潰的瞬間。對於媽媽來說,每一次都是挑戰,要麼在崩潰中發脾氣;要麼在崩潰中自愈……

育兒路上,媽媽們應該發脾氣嗎?

這個問題,曾經在網上引起了上千萬個媽媽的熱烈討論:

大家的討論結果,可以用四個字形容,那就是「有心無力」!

所有媽媽都知道: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最好能夠收起壞情緒,做個情緒穩定的好媽媽!要不然,壞情緒不僅會讓自己身心備受傷害,而且還會傳遞給孩子,讓他們也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可問題是,碰上讓媽媽們難以處理的問題時,她們就是會崩潰,就是會情緒失控,就是忍不住想把壞脾氣發泄到孩子身上。

關於這個問題,大家可能混淆了一件事情:該不該發脾氣和會不會發脾氣,其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答案很清楚:不該發脾氣,但是媽媽們忍不住自己的憤怒、傷心和難過,所以就會發脾氣。

要知道,媽媽們也是人,也會有自己的情緒。碰上孩子無理取鬧、不聽話,或者其他讓人崩潰的行為時,就會覺得失望、憤怒。

所以,不能用發脾氣來指責媽媽的對錯。眼下的重點,是教會媽媽如何情緒轉移,在極度憤怒和失望的方式,用更平和的方式處理情緒。

因為,媽媽總是發脾氣的話,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響。看著暴躁的媽媽,孩子可能會感覺到害怕、不安,甚至模仿媽媽的行為去處理問題。

做個高情商的媽媽,更健康地表達情緒

1、保持冷靜

要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緩解情緒,保持冷靜和理智!

任何時候,都不要被壞情緒作用,不然會說出很多讓自己後悔的話,做出很多過激的事情。

一定要穩定情緒,可以嘗試網上的方法,在心裡默念三遍「親生的」!說不定,壞情緒就能被趕走大半呢!

2、確認事實

即便有情緒,也要在發脾氣之前,先確認一下試試。最起碼,要了解孩子為何犯錯,這一點很重要。

而不是不問青紅皂白,直接就暴跳如雷。這樣的話,很容易出現誤解孩子的情況,對接下來的教育不利。

了解事情發生的經過,對於媽媽們來說,也是轉移壞情緒的一種方式。接下來,也能針對性地批評或者教育孩子,這不更好嗎?

3、表達感受

每個高情商的媽媽,都善於表達自己的感受。即便她們發脾氣,也會明確的告訴孩子:自己很生氣,有些控制不住情緒。

同樣都是發脾氣,但是表達感受的媽媽,她們不會說出任何帶有攻擊性的話,更不會無理的指責孩子。

大多時候,她們只會用「我感到」的詞語開頭,說出自己當下的感受。對於孩子而言,這種方式更容易減少內心的防禦性。

4、傾聽孩子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傾聽孩子說心裡話了?

簡單的一個問題,卻讓無數寶媽陷入了深思中,因為她們已經很久沒有跟孩子認真溝通,沒有好好聽孩子說話。

無論有多生氣,情商高的媽媽,都會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給他們解釋的時間和機會。

這個過程,會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說不定,也能放下心中的防備,認真像媽媽講述事情的經過,哪怕最後會被責罰,也沒有關係。

5、引導孩子

對於媽媽而言,發脾氣不是目的,只能暫時宣洩心中的憤怒。等到壞情緒被趕走之後,問題還得要解決,不是嗎?

所以說,發脾氣只是一方面,另一個重點是引導孩子如何解決問題。最起碼,要讓孩子知道媽媽為何發脾氣,問題出在哪裡。

這個時候,可以給孩子一些建設性的建議,供他們作為參考。很多時候,孩子犯錯並不是有意的,而是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問題而已。

寫在最後:發脾氣很簡單,可是它終究解決不了問題。難道下一次,孩子遇到同樣的問題時,還繼續發脾氣嗎?倒不如,試著做個管控情緒的媽媽,通過有效地溝通方式,跟孩子建立更好的親子關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47014490ed3c4e366af6aeef0f3ad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