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腕這個新動作東方甄選、辛選都在做 超頭主播618之變:「失落」的增速與「無限博弈」

2024-06-25   海報新聞

「618」大促基本落幕,但有關「全網成交數據是升是降」的話題,熱度依舊不減。因有平台、商家、機構、主播與用戶多方集中參與,即便在今年熱情似乎有所減損的消費季,「618」仍是個難以磨滅的消費符號。

但今年「618」,也有了很多變化,比如「全網比價」。其實,「全網最低價」是一個十分極限的絕對化用語,但它常常被平台和商家包裝起來,為了刺激消費者感官,延續大促的狂熱。

在24小時不間斷的直播間內,在貨架與直播緊密相連的綜合電商平台中,比價與低價隨時可能出現,「全網之最」更像是一劑「強心針」。

以前電商大促的「強心針」是什麼?其實是一年中的相對「最低價」。直播電商興起後,這變成了超級主播的「話語權」。

不過,伴隨大潮的起落和轉向,「機構內,去超級主播IP化明顯,垂類直播間借勢興起。平台內,曾經集中的流量開始向下分發,中腰部達人、店鋪直播開始走量。」易觀分析研究合伙人陳濤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風險,誰都懂,而當高增速不再,多條腿走路也是必然趨勢。所以,超級主播減少出現頻次,平台和機構開始為垂類直播間、子IP讓路,為自營、自選品牌店鋪鋪路。

當消費回歸理性,基於衝動和興趣的生意,也得回歸「理性」。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葉曉丹 攝

超頭散去:垂類直播間爆發 達播、店播起量了

「618」已至尾聲,從各平台以及直播機構戰報來看,主要呈現兩大類變化。一個是機構內垂類直播間在大促期間迎來階段性爆發;另一個則是平台內,中腰部主播、店鋪直播開始起量。

垂類直播間方面,一直以來,交個朋友都在淡化羅永浩IP,扶持矩陣直播間。今年618,這部分也迎來階段性收效。交個朋友數據顯示,在抖音平台,垂類矩陣直播間貢獻了超61%的銷售額。

此外,記者從辛選集團了解到,今年「618」期間,辛選破億直播場次就有10場,破千萬場次37場。除了包括創始人辛巴辛有志以及蛋蛋等在內的頭部主播銷量不錯,今年還有15位垂直主播單場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

達人直播和店播方面,淘寶直播「618」數據顯示,破億直播間數同比去年增長53%,其中產生了34個破億的達人直播間,47個破億店鋪直播間。

店播也是今年小紅書「618」的主力方向。數據顯示,「618」期間,小紅書平台內通過店播達成的訂單量是去年同期的9.4倍。

陳濤告訴記者,流量過於集中在主直播間,或是頭部主播的直播間,一個出問題,整體都會出問題。開設子號、子IP,形成矩陣直播間,相當於將資源和風險都分散。

「可能與資源和流量集中在單個頭部直播間時(相比),分散直播下來,合計數據暫時不如從前,但扶持子直播間和子IP,一方面是對直播業務的生態進行平衡,另一方面,就是對吸引用戶角度來說,『多個』往往比『一個』(直播間)有更大的上升空間。」陳濤補充分析稱。

從今年「618」整體情況來看,超級主播參與的熱情也不及往年。包括辛選的辛巴、美ONE的李佳琦,以及董宇輝、小楊哥等在內的多個超級主播,都在有意或無意地減少直播出現的頻次。

有意減少上播帶貨,背後不排除超級主播與平台、機構甚至品牌方的多方博弈等複雜因素。但直播電商整體增速放緩的趨勢之下,超級主播和背後的機構,都在寄希望於找到新路,或是「另一條腿」,減少被大潮傾覆的風險。

開店鋪、做品牌 直播機構尋「另一條腿」

「618」前,美腕優選天貓旗艦店正式上線,目前店鋪粉絲數近2400個。而帶有「美ONE優選」標誌的幾款產品,也登上了李佳琦直播間,包括洗衣凝珠、干發帽、乳膠被、矽膠涼蓆等。一些消費者從商品詳情頁面的商品品牌展示注意到,相較於自營模式,美腕優選的產品後續可能由美腕和工廠、品牌商共創。

圖片來源:購物平台截圖

頭部直播機構做品牌,早就不是新鮮事。

初具規模的東方甄選,「618」剛過不久,首次向外界披露了自營品的業績增長情況。數據顯示,2024下半財年(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東方甄選公司自營產品GMV(商品交易總額)突破36億元,同比增長108%,環比增長74%。

記者注意到,東方甄選自營產品總數超400款,同期在售有約260款。在直播業務上,「東方甄選自營產品」的抖音帳號連續數月GMV破1億元。今年,東方甄選將在抖音增加10餘個垂類帳號,陸續開播。

時間更早一些,2021年,謙尋與謝霆鋒聯合創立了「鋒味派」品牌。此前,「鋒味派」也大多藉助店播和達人直播,進行銷售和推廣。

此外記者從辛選方面了解到,其已運作的自營品牌大概有幾十個,包括食品品牌「尖鋒食客」、美妝護膚品牌「本制」、日化品牌「棉密碼」「妙潔絲」等。

陳濤在分析直播機構做品牌時向記者指出,直播機構降低經營的風險,與其謀求多元化、多業態的發展,是一脈相承的。

「與做矩陣直播間相比,做自營品牌這件事,應對的則是整個直播業務表現不盡如人意後,另一個模式的補位,共擔風險。如果前者更多還是關注生態的健康,那麼後者,才是真正的、直播機構更傾向的『多條腿走路』。」陳濤補充說。

失速和「夾縫」:直播電商的「自我調節」

直播電商是門大生意,陳濤認為:「剛剛起步階段,整體體量較小,依靠某幾個頭部主播,就可以拉動整個大盤,但現在不一樣了。」事實也是如此,抖音、快手平台年成交額相繼邁入「萬億俱樂部」,而直播帶貨貢獻了絕大部分收入。

不同量級的故事有不同的講法。直播電商經歷了數輪機構、主播、平台間的博弈,且有無限進行下去的苗頭。

「對平台而言,頭部直播機構充分參與競爭當然是好事,機構的話語權會被稀釋。更重要的是,中腰部的達人直播、店鋪直播,甚至尾部的直播間,會越來越占據平台直播業務的主力部分組成,流量從集中到向下、均勻的分發,一定是利好平台生態的。」陳濤表示。

去年雙11,「京東采銷」意外走紅,隨後更是在直播間打出「無坑位費、無佣金」的標語。現實的情況也在向外界表明,一部分踩過主播「高坑位費、高退換貨、低成交」的「坑」的品牌商家,也在逐漸「出走」。今年「618」,跑出了一大批銷量較高的國貨直播間等。

用戶消費正在回歸理性,品牌商家也不再為「大主播論」。對於所有電商平台來說,兼具基於搜索邏輯的貨架式電商,和以直播帶貨為核心模式的內容電商的綜合電商完全體,已經是大勢所趨。而現階段,各平台做的是補足、是平衡,超級綜合電商平台,還並未出現。

對後續直播電商格局的變化,陳濤認為,變化肯定是有,但是大的變化在1~2年的短期內不會出現,淘天、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依然會占據國內線上消費市場的絕大部分。

「直播電商雖然有所『失速』,但增速仍能跑贏整個電商大盤,從這個角度上講,抖音、快手在份額和占比上,未來可能還是會更進一步提升。」陳濤如此分析。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