澱粉和生粉有啥區別?土豆澱粉、紅薯澱粉、玉米澱粉又該怎麼用?

2019-10-08     餐桌奇談

初入廚房的新手,看到各種調味品的困惑感,

不亞於一個宇宙超級直男看到女朋友一排口紅。

這其中,又以各種「粉」最難辨認,

生粉、澱粉你們都是誰啊?

土豆澱粉、紅薯澱粉、玉米澱粉你們又有啥區別?

今天桌兒就儘量給大家講明白!



澱粉和生粉的區別

簡單來說,生粉就是澱粉,但澱粉不一定是生粉。

就問你暈不暈?

因為有些澱粉在廣東一帶稱為生粉,在福建浙江一帶則稱為澱粉

能被稱為生粉的澱粉一般是比較細膩的,亮度比其他澱粉要高許多、顏色潔白,比如玉米澱粉和太白粉。


但是澱粉是一個大的統稱,生粉僅僅可以取代其中一部分澱粉的叫法(比如玉米澱粉和太白粉),但其他澱粉,比如綠豆澱粉、馬鈴薯澱粉、番薯澱粉、豌豆澱粉、蠶豆澱粉、芡實澱粉、菱角澱粉粉等看,一般不能用「生粉」代替。

這樣說你可能還是糊塗,畢竟中國地大物博省份多,每個地區的人都有自己的稱呼習慣,所以桌兒這裡教你從根源上去區分,那就是:

看配料

你買的無論什麼粉,翻過來背面都會寫配料表,我們可以根據裡面的朱食材來確定自己買的粉適合做什麼菜肴:

玉米澱粉:

又叫玉米粉、粟粉,是由玉米粒中提煉出的澱粉,但性能不如土豆澱粉好。具有吸水、粘附及光滑潤潔的特點,適合腌制肉類,比如說水煮肉片,或者蒜苔肉絲,提前用澱粉腌制一下,鎖住肉中的水分,做好後特別好吃!也適合製作菜肴比較厚重的那種勾芡,而且冷卻後依然能保持原狀,比如鹹魚茄子煲、松子魚等,都會使用到玉米澱粉。在烘焙中也比較受歡迎,在糕點以及派的餡料中用的比較廣,比如玉米烙。

土豆澱粉/太白粉:

就是生的馬鈴薯澱粉、土豆澱粉,是目前家庭一般常用到的澱粉,台灣叫太白粉。由馬鈴薯磨碎後,經揉洗、沉澱製作而成。特點為粘性足,質地細膩,色澤潔白,光澤比綠豆澱粉佳,但吸水性較差,不能用於湯粥熬制,但是適合製作輕薄的芡汁。另外太白粉不能直接加熱水調勻或放入熱食中,它會立即凝結成塊而無法煮散。

要先用涼水融化,再加入熱菜中

綠豆澱粉:

綠豆澱粉是澱粉中最好,但一般很少使用。是由綠豆經水浸漲磨碎後,沉澱而得到的。特點是粘性足,吸水性小,色潔白而有光澤。放冷也不會變稀,形態穩定,因此做湯粥最合適

也可以用大量綠豆澱粉直接做綠豆涼粉,簡單還好吃!

番薯澱粉:

番薯澱粉,也叫地瓜粉,特點為吸水能力強,但粘性較差,沒有光澤,色呈暗紅帶黑。一般的番薯粉呈顆粒狀,分粗粒和細粒兩種。由於粘度很難控制,很少用來勾芡,地瓜粉多用於製作式點心和掛糊,比如炸小酥肉,炸魚塊和雞塊多用這兩種澱粉。

葛粉:

葛粉是用「葛」的地下結莖做成的,葛粉可用於將湯汁變得濃稠,和玉米澱粉粉及太白粉的作用類似,但是玉米澱粉、太白粉需在較高的溫度才會使湯汁呈現濃稠狀,而葛粉則在較低的溫度作用,因此,製作某些低溫成型的甜品或者布丁的時候,就很適合用葛粉作為稠劑

木薯粉:

木薯粉是一種熱帶植物的塊根中,經過提取後脫水乾燥製作而成的粉末,有的地方也叫泰國生粉、菱粉。木薯粉在糊化以後成透明狀態,口感非常非常有彈性,粘性非常強,所以不是很容易消化。但是!你最愛的芋圓,就是木薯粉做的。

這些看著瑣碎,但是都有各自的適用範圍,用錯了會給菜肴減分的,比如如果你在熬制湯羹的時候使用了太白粉而不是綠豆澱粉,那放涼後,你會發現湯羹變稀了,很影響口感。如果在給菜肴勾芡的時候用了番薯澱粉,又會使芡汁厚重渾濁,影響菜的鮮脆。

其實,桌兒在區分的時候也是困惑又佩服,我們中國人真的是食不厭精啊,居然有這麼多種的區別,還都一一反覆驗證適合的食用方式,真的是太厲害了。

現在,也許你要問了,你家的調味品不是你自己買的,都拆了包裝放在瓶子裡,該怎麼區分呢?

其實也有辦法的,但只能區分出是麵粉還是澱粉:

你用手指頭蘸一點粉揉搓,如果有光滑的感覺,那就是麵粉;

如果有澀澀的感覺,那就是澱粉或者生粉。

以上,就是桌兒我用儘量簡單的辦法為你區分的各種粉啦,其實普通家裡做飯,不用這麼複雜,最多也就是勾芡/腌肉選一種,製作湯羹選一種,製作芋圓等小甜品選一種,就已經很充足啦!

我再給你簡化一點,玉米澱粉來一袋、綠豆澱粉來一袋,其他的做的頻次不高,等用的時候在翻出來這篇看完再買,齊活兒!

讓我們下個好吃的再見!


一握桌兒的手,美味跟你走!

關注我,瀏覽歷史文章,獲取200道超用心實用菜譜~

每日詳細美食教程、全國美食趣聞等著你~

V(^-^)V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3sowm0BMH2_cNUgsXL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