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劇第一人的帽子他甩掉了嗎?

2024-01-19   我實在是太CJ了

原標題:網劇第一人的帽子他甩掉了嗎?

誰能想到開年這波電影竟然紅的是《年會不能停》,也順便讓討論又集中到了已經紅過好幾輪的白客身上。

走到哪裡都看到有人在轉發他那些內娛最強人夫感的混剪、討論他怎麼那麼有「班味兒」,以及驚嘆他怎麼敢在採訪里說自己始終是個娛樂圈旁觀者的直白……乍一看,還真有點文藝復興那苗頭了。

但細品又會發現這哪裡是「復興」,分明能感覺到時代流逝的落寞:

新入坑的各位推薦考古的項目,不再是早年間令山東男孩羅宏明第一次享受微博主動邀約開通帳號這種大V待遇的cucn201配音代表作《搞笑漫畫日和》,也和後來終於走到目前被人們追逐的《萬萬沒想到》《報告老闆》無關。

本人認證:大學沒畢業就是頂流

連《尋她》導演陳仕忠對他的第一印象都是王大錘

既然主打是「頂級人夫感」是「內娛第一beta」,那就要看點符合受眾期待的,所以建議一般是從《江照黎明》《救了一萬次的你》和《女士的品格》開始看起——

而這裡面最「舊」的一部也是2022年年初上的。這時候白客已經轉職業演員很久很久很久了,不僅能搭馬思純萬茜還能演周迅和舒淇的老公了……

了解渠道不同,對人的認知也會稍微偏差那麼一點點。

最近首頁刷到的白客相關里,轉發比較多的兩條都是在問為什麼會有粉絲看完他《南方人物周刊》的特稿後脫粉的?

前幾年因為劇或者電影入坑的新粉是用職業演員甚至明星標準去要求白客的,會跟組陪伴、會催進組營業,稱呼白客為「客子」再自稱「客絲」……

但跟我年紀差不多的朋友們都是通過「我勒個去」「不給力啊」和「我叫王大錘」認識他的,明白他身上的親和來源本質是這個人沒打算做幕前卻誤打誤撞進了名利場。後來再看白客一步步拿到好資源、演戲被大家記得,都會有種老朋友發達了的欣慰感。

不過這些代際差別都在說明十來年前野蠻生長的網際網路文化至少給了有才華有夢想的年輕人充分機會,只要敢想敢做、有真心有創意,哪怕成品稍顯青澀粗糙,大家也願意將之高高托起。

除了演網劇所以半隻腳踏進演藝圈的白客和張本煜們,當初還有另一組人馬趁勢完成了野蠻逆襲——

現在看《裝腔啟示錄》覺得蔡文靜戲好又漂亮的朋友們大概也想不到她當初是演過手撕鬼子那部《抗日奇俠》的,只是戲份不多。後來又連著演了《嘻哈四重奏》第五季和《嘻哈三部曲之婚紗照》逐漸積累經驗,才有了更多爆發的可能性。

蔡文靜在2016年SUPERELLE採訪中感謝過這部戲

虎撲網友都覺得她新人時期選擇用熱門網劇「緩衝」是個很正確的選擇,畢竟「那會兒火的就數盧正雨和王大錘」。

盧正雨就是《嘻哈四重奏》系列的導演+主演。

誰都沒想到這部短劇會在2009年紅成國內首部點擊率過億的網劇,也帶紅了網劇這個概念。後來平台出錢連拍五季還一直出到電影,可見火爆程度。

當然和萬合天宜眾一樣,最終靠網劇衝到人前之前還是需要一定積累。

盧正雨特別喜歡周星馳、喜歡港片,哪怕大學讀的是和影視行業關聯不算太大的多媒體設計,也還是嘗試用數位相機拍片。

讀書那會兒拍的《莫小白的水怪日記》《高手》《重返榮耀》分別拿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和湖南大學生電影節的幾個獎,在網絡上是小有名氣的。

那個年代的海報都P得很簡陋

剛好那時候品牌找視頻網站想要合作能實現病毒式傳播的系列廣告,平台方也想要嘗試「內容即廣告、廣告即內容」模式,於是找到了行業內有點名氣也有點才氣的盧正雨,這才有了後來的《嘻哈四重奏》。

《嘻哈四重奏》紅了之後,盧正雨又接手了另一個平台和品牌練手的項目。這次是拍電影,叫《一隻狗的大學時光》。

主創陣容在現在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強,有薛之謙、林園、蔣璐霞,「爺叔」游本昌和王學兵客串,藝術總監還找的是寧浩。

《一隻狗的大學時光》後來還上過院線公映,83年出生的盧正雨也因此成了當時國內最年輕的院線電影導演之一。

這些案例也轉化成名氣,讓《西遊降魔篇》副導演找到他去試鏡。

剛好2007年盧正雨曾經代表周星馳影迷會拍過一段給偶像的短片,被當時為了宣傳《長江七號》而上了《魯豫有約》訪談的周星馳本人看到過。

節目裡盧正雨也上了台,還把自己之前導演的短片刻成光碟送給了周星馳。

沒想到周星馳看過那些東西也還對他有所記憶,看了副導演的名單後就直接聯繫盧正雨讓他參與《西遊降魔篇》編劇工作。

後續又找他做了《美人魚》的執行導演和聯合編劇……當時大家都以為盧正雨要飛升了,從此可以順利轉型成為大導。

但導演和編劇畢竟是幕後工種,構思、打磨時間動輒以「年」為單位,尤其是你想要努力擺脫以前那些短、平、快的網絡印記去創造一部能成為個人代表作的長片時。

在豆瓣上評分不算高的《絕世高手》作為盧正雨正式長片首秀,光弄劇本就花了兩年多快三年。

當然體量不同會帶來的新的問題,這時候他需要考慮演員比如范偉、郭采潔、蔡國慶等人的檔期問題,也需要在後期過程中不斷梳理和取捨。

觀眾給來的不同反饋又會帶來新的思考和沉澱,況且市場又有新的變化需要他去適應。比如網劇已經過了粗放階段需要創作者精耕細作了,又比如觀眾觀看視頻的習慣和載體已經不同……再出新作品又需要三四年。

而這些年裡,和他同時出發的老搭檔們早就走出去很遠了。連網友都時不時會問,盧正雨去哪兒了。

好在這個問題很快就有解答,因為他攜手功夫明星趙文卓、謝苗以及峨眉傳人凌雲拍出了海瀾之家龍年賀歲大電影《乘龍向上 一飛沖天》!

看完會發現其實這很盧正雨。

因為他本就擅長把品牌宣傳和個人表達相融合,而且這次的故事還是落點在了他最熟悉也最拿手的「小人物大俠義」上,也很能引發當代都市人群的共鳴:

過年好不容易能回家休息一下看看爸媽,結果秘書忘了訂票,只能硬趕兩小時後的班次了

趕時間又遇上大堵車,每過一分鐘就煎熬過一秒,恨不得能原地起飛

要命的是還有人想要彎道超車結果把你別路上了,對方司機還情緒上頭恨不得下來揍你,繼續製造擁堵和混亂

好不容易擠出去,結果師傅覺得公共運輸更快,讓你換乘快線趕時間……

地鐵班次只能卡點,又趕上熱門站點太多人排隊,眼看就要擠不上車

好心人幫忙之後發現自己坐錯了方向,下車重來後當然只能遺憾誤機,我估計誰看了都得心堵。

奇妙的是所有通關場合都用了超現實的武俠場景來呈現,讓趙文卓再現《青蛇》里法海大戰白蛇的橋段

《青蛇》里的「大威天龍」也是很經典了

用謝苗《新少林五組》文定式抬腿來提醒盧正雨不要再忍

《新少林五組》

最妙的是空服人員幫預告顯示誤機的盧正雨一路通關坐上飛機這段,是找峨眉傳人凌雲來展現「乘龍向上,一飛沖天」的轉運過程,也真的做到了「百聞不如一見的龍就藏在一招一式里,藏在我們每個人身上,人人皆龍,於是大展拳腳」。

而海瀾之家也給了盧正雨很大的創作空間,那些需要展示的新裝,就通過每一個比招式、畫拳腳的瞬間,由演員們上身展示,自然帶出濃濃新年新氣象。

「過年回家,逛海瀾之家」也是品牌多年來的口號,即中國人渴望團聚、期盼新年迎新運的真實痛點,在海瀾之家陪伴中度過一年又一年。

而新年帶來的吉祥如意不止是闔家團聚,盧正雨或許也可以藉此重新宣告:

他沒有遠離過市場、沒有遠離過創作,代表草根的那一派網絡人物還可以借著新時代的勢頭一直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