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缺鈣?補就行了!不是這樣

2022-02-09     愛養殖的樂樂

原標題:蛋雞缺鈣?補就行了!不是這樣

雞蛋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了褐、粉、白、青等各色種類,不同地域、不同年齡的消費者也有著不同偏好。然而,不管是什麼樣兒的雞蛋,買之前總要撥一撥、挑一挑,看看有沒有碎掉的蛋,看看雞蛋的顏色「健不健康」。

蛋殼質量對雞蛋的營養沒有什麼影響,但是會極大地影響養雞的經濟效益,從雞蛋的運輸、貯存、消費方面都有影響。蛋殼質量差,雞蛋合格率低,破損率高;蛋殼顏色淺,消費者不喜歡購買。

破、軟、薄、沙蛋殼等蛋殼質量問題一直困擾著家禽業,眾所周知,品牌蛋的雞蛋價格比較貴,不管是從消費者還是生產企業自身出發,都需要較好的蛋殼質量。影響蛋殼質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母雞的行為和生理、飼養管理、疾病、藥物、環境等。今天,我們主要講一個東西,

為什麼這麼重要?

因為鈣與蛋殼的形成密切相關。蛋殼成分中礦物質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大部分為以碳酸鈣形式存在的鈣,沉積在由蛋白及粘多糖構成的蛋殼膜上。蛋雞幾乎每天都要產一枚蛋,鈣占蛋殼重量的39-49%,一般為2.2-2.4克。鈣的來源有外部的飼料和內部的機體儲備,當鈣出現缺乏時,雞有可能會動用骨骼中的鈣來產蛋,不僅蛋殼質量差,對雞來說也是極大的傷害。

鈣的補充量可以根據蛋雞的生理變化靈活調整。育雛育成期可以在飼料中加入0.6-0.9%的鈣,用於骨骼生長。隨著產蛋高峰期來臨,可以在飼料中加入3-3.5%的鈣,可滿足形成蛋殼。

既然鈣這麼重要,那我大量的加就沒問題了吧?

非也。僅僅增加鈣含量是不科學的,我們要看雞能不能進行有效的吸收。貪多嚼不爛,鈣源粒度的大小會對吸收產生影響,顆粒越小吸收越快,但是雞儲存鈣的能力有限,多餘的鈣會被排出體外。在實際生產中,大小粒度的鈣混合使用時,蛋殼強度好,軟破蛋率也低。

實際生產中常用的鈣源有石粉、貝殼粉、蛋殼粉等,都是大分子無機鈣,大家了解的比較多。這裡給大家介紹一種小分子有機鈣,就是飼料級甲酸鈣,相比於無機鈣易消化、好吸收。

除了優秀的補鈣功能外,進入雞體內的甲酸鈣還能在消化道緩釋出遊離態甲酸,調節胃腸道pH,增強消化酶活性,促進消化吸收;酸分子還可以抑制有害菌繁殖,保護腸道內有益菌,幫助減少胃腸道疾病發生幾率。除此之外,飼料中添加甲酸鈣本身就可以降低飼料系酸力,提升飼料轉化率,一舉多得。

另外呢,補鈣的時機也很重要,講究趁熱打鐵。雞蛋一般在夜間形成,所以可以在下午到黃昏時補鈣。華瑞甲酸鈣使用方便,可拌料易溶水,鈣含量達到30.4%以上,可以在雞蛋鈣化過程中提供充足的鈣,來保證蛋殼質量。

本篇關於蛋雞補鈣的內容先講到這裡,有其他內容會在後續文章中進行補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1fa30b8508c10ef561576111b8d2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