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提醒!這種「毒蟲」又出現了,不少人已中招!

2022-05-28     香山網

原標題:緊急提醒!這種「毒蟲」又出現了,不少人已中招!

又到周末了

不少珠海人開始約上朋友

一起野餐、踏青、露營!

但千萬要小心一種小蟲

被ta「盯上」

不僅大腿、小手被咬得全是包

又痛!又癢!

還可能會致!殘!致!命!

ta就是蜱蟲

這種蟲子真的很危險

每年都有被蜱蟲咬傷的案例

大家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接下來

我們就來看一些案例

01

2歲小孩被吸血五天

蟲子 大幾十倍,取下來還活著

遼寧瀋陽,一兩歲男孩被一隻蜱蟲趴在頭髮里持續叮咬了5天。等家長發現時蜱蟲已脹大幾十倍。蜱蟲的身體喝滿血液,鼓得像一個圓球一樣。

更讓人恐怖的是,蜱蟲的腿還在不停晃動...

來源:遼視新知

02

江蘇一家三人被蜱蟲咬傷

最後只有1人轉危為安

2018年6月,江蘇盱眙李師傅,其小舅子和岳母先後被蜱蟲咬傷,造成多器官衰竭,最終病重不治。

在為家人辦喪事的時候,李師傅也被蜱蟲叮咬,出現高燒、頭暈、神志不清,所幸及時就醫,才轉危為安。

蜱蟲是什麼蟲

為什麼被咬後危害這麼大?

趕緊往下看!

隱藏在夏季戶外的「殺手」 每年4至10月為高發期

蜱,喜歡在野外的草叢樹林裡呆著,活動範圍很小,只等「獵物」上門,貓、狗、人,鳥類等都可能成為ta的目標。

蜱蟲身體小,顏色赤紅到暗紅色,背面有一個橢圓形的盾板,腹部不分節,擁有4對小腳丫和強悍的吸血口器。

蜱蟲的幼蟲、若蟲、成蟲時期都以吸血為生,主要寄生於皮膚較薄、不易被搔抓的部位,如頸部、耳後、大腿內側、腋窩等。

蜱蟲的吸血時間長,吸血量大,各發育期飽血後可脹大幾倍至幾十倍,雌硬蜱甚至可達100多倍。

蜱蟲吸血前後對比,吸血後放大數倍

每年4~10月份

均是蜱蟲叮咬的高發季節!

植被茂盛的樹林、牧場、草叢

都會有ta的身影

被蜱蟲叮咬後

多數人並不會第一時間察覺

也不會立即出現嚴重不適

但大家千萬別掉以輕心

蜱蟲咬人太狠!

嚴重可致死,並且附著時間越長

發生危險的風險越大!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資料顯示

蜱蟲可以攜帶傳播

83種病毒性、

31種細菌性和32種原蟲性疾病

而且被蜱蟲叮咬後,蜱蟲的唾液會引起周圍血管炎局部充血、水腫、出血及角質層變厚。

如存在蟲媒傳染病感染,可能還會出現高熱、頭痛、嘔吐、腹瀉等症狀。很多人會誤以為是感冒發燒,結果耽誤治療。

被叮咬後

如果不能把蜱蟲完整拔出

蜱蟲的口器留在皮膚內造成紅腫

甚至感染潰爛

既然已經知道ta的「威力」

怎麼防止被蜱蟲叮咬?

馬下這幾招,遠離蜱蟲傷害!

「武裝」到腳指頭

去郊區野外玩,儘量穿淺色長衣長褲,能把褲腿扎襪子裡就扎襪子裡,別穿涼鞋、拖鞋、露趾鞋。

塗驅蟲產品

比如避蚊胺、避蚊酮等,噴在皮膚和衣服上就行,別噴傷口、眼、鼻、嘴、耳這些特殊部位。

但兩個月以下的寶寶,不能噴含避蚊胺成分的驅蚊劑。

少往草叢草地跑

少往草叢草地跑,如果非要去,就不要在這種地方逗留太長時間。

回來後全身檢查+清潔

重點檢查胳肢窩、肘窩、脖子、耳背、腹股溝等,另外也要重點檢查頭皮,看看有沒小紅點和腫包。

如果身上突然多出「黑痣」,一定要反覆確認是不是蜱蟲。

定期給家裡寵物驅蟲

蜱蟲的宿主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動物。遛完寵物,記得定期仔細洗澡、做檢查、驅蟲。

如果不小心被蜱蟲咬到

正確的做法是!

1. 用專用鑷子或鉗子夾住蜱蟲的頭部,注意不要夾腹部。

2. 垂直向上拔出,不要手抖。

3. 取出蜱蟲後,用碘伏給傷口消毒。

4. 拔下來的蜱蟲可以用塑料袋或瓶子密封,萬一傷口惡化,也能作為醫生處理的參考。

一般來說,如果蜱蟲叮咬得很牢固,或者鑽入過深,建議直接請醫生處理。

取出了蜱蟲後:

首先,你要仔細檢查全身,以及衣物,蜱蟲可能不止一隻。

其次,蜱蟲如果有攜帶病原體,部分潛伏期可長達1個月,所以要仔細觀察。接下來,如果有高燒、頭疼、呼吸困難等症狀,就要趕緊去醫院。

最後再來看看

夏天戶外遊玩還要注意哪些蟲子!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大家出外遊玩除了戴好口罩

防蟲也不可忽視!

擴散告訴更多小夥伴吧~

信息來源:流行東莞 現代快報 央視新聞 深圳疾控等

如有侵權請聯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1127337b864fbfba09a0e5f6616b883.html


閉館通知

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