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家》最大疑團揭秘:志新到底是不是老傅的親兒子?

2021-12-21     鄭捕頭

原標題:《我愛我家》最大疑團揭秘:志新到底是不是老傅的親兒子?

《我愛我家》最大疑團揭秘:志新到底是不是老傅的親兒子?

原創2021-12-21 12:19·

時隔28年,志新哥哥和小晴表妹又見面了。不僅見了面,還像當年那樣「簡單擁抱」了一下。

梁天與陶慧敏

扮演志新的梁天老師,在群里把幾張兩人最新合影發了出來,看得群里人大喊「難得」。相關圖片轉到網上,很多網友也感慨,志新還是那個眼睛彎彎的志新,扮演小晴表妹的陶慧敏更是沒有變樣,還是那麼漂亮可人。

說起來《我愛我家》大部分段落都是讓人笑的,但小晴表妹所在的《近親》這兩集,又顯得有些神秘。最大的疑點就在於,志新到底是不是老傅的親兒子?

這個答案不妨最後再揭曉,我們先回到近30年前。

|

《近親》分為上下兩集,講了一個具有探索意味的故事。

遠房表妹小晴來北京出差,志新對小晴一見鍾情,在熱心幫忙辦公事的同時,開始對小晴表白。小晴提出他們兩人可能是親兄妹,隨後志新從母親的日記中找到證據,還以此質問老傅。真相只能暫時擱置,小晴也要回到南方。臨別之前,兩人在公園緊緊擁抱在一起。

《我愛我家》劇照

作為劇情並不太複雜的喜劇,《我愛我家》留給觀眾的疑點並不多,志新和老傅的關係是其中之一。其實還不要說普通觀眾,就連梁天本人在拍攝期間,也沒完全弄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

1993年夏天,在中國工運學院——也就是現在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校園演播室排演這兩集的時候,梁天的父親梁達突發心臟病被送往醫院,其間心臟曾停跳四分鐘,病危通知單一度發到了家屬手中。

拍攝《近親》的六天時間裡,梁天白天排練,晚上趕往北京協和醫院陪床。他一邊陪護一邊看劇本,人被熬得有些迷糊,總感覺狀態不太對,一直沒搞清劇本里事情的來龍去脈,自認為「沒有演好」。

梁天的哥哥梁左是《我愛我家》的文學師,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總編劇。《近親》這兩集的由來,是導演英達事先給他提供了故事原型和思路,梁左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創作加工。

|

梁左曾經是個文學青年,更早之前曾經給某雜誌寫過一組文章,總稱《關於女孩》。

其中有一篇叫《小晴》,寫的是他老家南通的表妹。這位表妹和《近親》里的表妹有點兒像,和梁左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算是比較遠的遠房表妹。梁左17歲上高中時第一次回老家,就住在小晴的家裡,小晴那時13歲。

在梁左的筆下,小晴表妹長得很漂亮,帶他在南通到處去玩兒,這讓他的心情格外明亮溫暖。有一次,小晴想在水邊摘更高一些的柳葉,梁左就小心翼翼地把她抱了起來。後來梁左讀到「今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就會想到南通,想到小晴。

梁左還專門寫到,小晴長大後在當地一家工廠當業務員,常有機會跑北京聯繫業務。

儘管在這組寫女孩的文章之外,梁左專門解釋過他寫的是基於真實基礎上的虛構故事,讀者認真不得,但我們也不難看出,包括《小晴》在內的這些文字,梁左當年肯定是注入過情感的。

梁左在寫作

另外也不得不說,《近親》這兩集的劇情,與梁左和表妹的親身經歷也關聯不少。

|

就在梁天拍攝《近親》這兩集的時候,梁左也會在父親的病床前陪護。而且,梁左還給梁天講到過一個故事。梁左那時候已經寫過不少相聲,對相聲演員的掌故了解很多。

梁左說,相聲大師侯寶林當年有一次接到任務,為貧下中農演出要立即出差,但當時女兒病危,為不耽誤演出他還是登上了火車。火車到了農村,侯寶林的女兒就沒了。但到了台上他還得給繼續給觀眾表演相聲,為他們送去歡笑。聽完這件事,梁天感覺到做演員太難了。

小時候梁左和梁天從來沒吵過架,長大了也沒紅過臉,但見面或通電話做弟弟的梁天總是直呼梁左的名字,或者稱他「老梁左」,只有跟別人介紹的時候才說「這是我哥」。儘管很少叫哥,但梁天從內心很敬重這位哥哥,願意聽他各方面的指教。由於父親梁達和母親諶容工作非常忙,梁天很早就能體會到「長兄如父」的感覺。

另外梁左在寫《近親》的時候,還專門放進去一首浪漫卻有些費解的詩。「還沒到明理的年齡,卻已經墜入情網;只要你離開半步,總發現我淚水汪汪。日復一日我的愛情在增長,這是自然造成的結合,是天真爛漫的形象,像阿菲里同與阿絲達黛一樣。」

這首詩寫在志新偷來的母親日記里,對揭開謎底起到了關鍵作用。按家裡的大學生小凡介紹,阿菲里同與阿絲達黛是《波斯人信札》里的人物,這本書的作者是孟德斯鳩。

寫到這首詩的時候,梁左腦子裡有些印象,但又怕弄錯,家裡沒有《波斯人信札》,他就想找本書進行確認。其中一個電話,打給了全劇的美術師戴延年。戴延年書櫃里正好放著這本書,但他從來沒看過,就給梁左拿了過去。梁左確定好相關詞句,寫進劇本。

|

在《近親》里扮演志新哥哥的是梁天,扮演小晴表妹的是演員陶慧敏。

生於浙江瑞安的陶慧敏從小學習越劇,17歲成為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演員。出演越劇之外,她還在多部影視劇中出演角色,最著名的就是在電影版《紅樓夢》中扮演林黛玉。

電影版《紅樓夢》劇照

這一版《紅樓夢》的影響力不及1987版電視劇,但陶慧敏的表演也得到不少人的認可。尤其她從小生長在江南水鄉,從外形上似乎與林黛玉天然接近。其後電視劇《楊乃武與小白菜》也風行一時,「小白菜」也是由陶慧敏扮演。在很多觀眾看來,陶慧敏的樣貌天生適合演古典美女。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在《我愛我家》之前,陶慧敏和梁天就有過一次合作。1992年有部電影叫《離婚喜劇》,陶慧敏是女主角,梁天扮演一個小配角,和陶慧敏演過對手戲。

到了《我愛我家》,陶慧敏扮演的小晴表妹並不是喜劇人物,台詞也並不可笑,但她一句句的「志新哥哥」,一顰一笑一言一行,與梁天的表演動靜結合,就凸顯出了喜劇效果。

而且我們不難發現,應該也是由於陶慧敏扮演過林黛玉,而梁左又對《紅樓夢》有過多年研究,小晴表妹說出話來很有林黛玉的味道。一些半文半白的台詞從她口中講出來,觀眾也不覺不妥,反而對小晴表妹更生憐愛。

比如剛一到家小晴就對志新說,「我們雖然是初次見面,但我心裡覺得我們很早就認識了,倒像故友重逢的樣子誒。」

這明顯是林黛玉和賈寶玉初次見面時的感覺。賈寶玉說,「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進而他又解釋說,雖然未曾見過但看著面善,就算是舊相識,今天就當是遠別重逢。而在黛玉眼中,這個在大人看來草莽愚頑的表哥也不算陌生人。

林黛玉進賈府時處處留心,小晴到了老傅家也是客氣周到。比如一起吃飯的時候,小晴先吃完了,她就跟老傅說,「表姑夫我吃好了,你們慢慢吃,我先回自己的房間去收拾一下東西。」

志新帶小晴談業務回來晚了,看到大家都在看電視,小晴就挨個對每個人問好。而後,志新預感到兩人可能是親兄妹大病一場,老傅問這是怎麼回事,小晴說,「我們就是一道出去走了走,想必是晚上公園裡露水重,二表哥偶感風寒也未可知」。「偶感風寒也未可知」這樣的用語,簡直和林黛玉說話如出一轍。

梁左在《小晴》那篇文章里,專門寫到小晴表妹是他「擁抱」過的第一個女孩。到了《我愛我家》,他又安排志新和小晴最後擁抱在一起。

《我愛我家》劇照

這段對話的處理,既大膽又浪漫,既搞笑又感人。志新先怯怯地說,「臨別之前,咱們是不是應該簡單擁抱一下?」小晴並沒有拒絕,她說可以,「只是你找著感覺了麼?是像兄妹還是像情人?」志新低聲說「走著瞧吧」,沉吟片刻後忽然張開雙臂,「我看就不要感覺了」。

這種微妙的感覺,觀眾回味了28年,也讓兩位演員記了28年。近日,梁天和陶慧敏都到青島參演新劇,兩人見面不勝唏噓,再次像志新哥哥和小晴表妹那樣擁抱在了一起。

梁天和陶慧敏

|

好了,最後該說說志新和老傅的關係了。

如果按照這兩集《近親》的情節推斷,志新確實就不是老傅的親生兒子。這一點也許老傅根本不知道,也許是當著後輩的面故意裝糊塗。

但是在《原則問題》那一集,老傅的舊相好文怡一見到志新就說,他跟年輕時候的老傅長得最像。這又似乎表明並沒有其他事情發生,志新就是老傅的親兒子。

我們只能這樣說,按照導演英達和文學師梁左的本意,《近親》這兩集最後儘管是模糊處理,但背後的真相是唯一的——志新確實不是老傅的親生兒子。

就像志新和小晴分析的那樣,志新是由志新的媽媽和小晴的爸爸所生。小晴爸爸臨終對小晴說的那句話,「你有個哥哥在北京叫志新」,可不是白說的。

《我愛我家》劇照

至於為什麼在《原則問題》出現與此相悖的台詞,一方面可能是寫劇本的時候顧此失彼,另一方面也許是編劇和導演有意為之,專門留一個開放式的故事,讓觀眾自己去體會,意味著並不存在完全的真相。

真相到底如何,並不影響《我愛我家》的精彩程度。甚至可以說,有意無意的留白,反而帶給我們更多回味。

|

今年的五一假期,我去了趟南通。

《我愛我家》劇照

在路旁看到隨處可見的秀美水景,我偶爾會想起來,這就是小晴表妹長大的地方,也是梁左小時候和表妹折下柳枝的地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10475534_121006643-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