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鋼雙主業設想宣告失敗 Global Switch將花落誰家?

2021-11-26     大摩財經

原標題:沙鋼雙主業設想宣告失敗 Global Switch將花落誰家?

沙鋼雙主業設想宣告失敗 Global Switch將花落誰家?

出品|大摩財經

沙鋼集團控制的歐洲數據中心運營商Global Switch可能要被賣掉了。

11月24日,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稱, 私募巨頭KKR、黑石正考慮競購沙鋼集團控制的歐洲數據中心運營商Global Switch。同時,數據中心投資者Digital Bridge Group以及運營商Digital Realty TrustInc.和Equinix Inc.也表達了對Global Switch的初步興趣。

根據媒體報道,GS全部股權意向售價可能在80億英鎊(約合680億人民幣)以上。這一意向價格遠高於其基準日的估值。以2020年6月30日為基準日,GS全部股權的收益法評估值為387億元。

這筆交易目前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隨著GS的去處逐漸明朗,沙鋼的「鋼鐵+數據中心」雙主業夢想,即將宣告失敗。

雙主業設想失敗

沙鋼集團是全球第四大鋼鐵公司,也是國內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去年,沙鋼集團的粗鋼產量為4159萬噸,在全球範圍內,僅次於中國寶武鋼鐵集團、安賽樂米塔爾和河鋼集團。

上市公司沙鋼股份(002075.SZ)前身為2006年9月上市、主營銅管材生產銷售的高新張銅。2010年12月,高新張銅連續虧損三年後,被裝入特鋼業務,沙鋼集團也由此完成「借殼」。

隨之而來的是國內鋼鐵行業的產能嚴重過剩。2011年起,沙鋼股份歸母凈利就出現下滑,僅有2.78億,次年再度大幅下滑至2270萬。到2015年,沙鋼股份已經由盈轉虧,當年歸母凈虧損達到8062萬。

2016年,沙鋼股份定下跨界發展的目標:越過鋼鐵行業,瞄準新能源、新材料以及IDC等領域。2016年9月,沙鋼集團便開始籌劃將GS多數股份裝入上市公司沙鋼股份,方案歷經多次修改,沙鋼股份一度為此停牌接近三年,是A股停牌之最。

沙鋼集團為將GS置入上市體系,進行了一系列騷操作,雖然保持了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地位,但是持股比例大幅下滑,截至三季末沙鋼集團持有沙鋼股份24.5%股份。

今年7月,歷經五年長跑的沙鋼跨界收購案最終流產,讓投資者大跌眼鏡。監管叫停重組之後,市場一度猜測GS可能會在境外單獨上市。

但從目前的發展來看,沙鋼集團指望將GS賣個好價錢。近年來,數字基礎設施資產的爭奪愈演愈烈,據Frost & Sullivan的分析,預計到2025年,全球數據中心市場將投入4321.4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9.9%。

GS成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由沙鋼集團全資持有,核心資產是其擁有的數據中心。

截至2020年6月末,GS現有13個數據中心,分布在阿姆斯特丹、法蘭克福、香港、倫敦、馬德里、巴黎、新加坡、雪梨八個區域核心城市,總建築面積42.81萬平方米,總電力容量為427兆伏安。

根據計劃,GS將在倫敦、阿姆斯特丹、巴黎、香港等城市中心區域改擴建現有數據中心或者建設新的數據中心。全部建設完成後,GS將擁有48.51萬平方米的數據中心,合計電力容量達到530兆伏安

數據中心賽道上早已布滿巨頭。淡馬錫、華平投資、貝恩資本等都已經下注數據中心項目。本次傳出購買GS意向的KKR,於2020年6月與IDC服務商Zenium原CEO合作,在歐洲創建了一個專門的數據中心業務平台GTR,近期還傳出KKR和全球基礎建設合夥公司(GIP)將以15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前五數據中心運營商Cyrus One。另一家傳出購買風聲的黑石,也在今年6月出資100億美元收購了數據中心運營商QTS。

越來越多的巨頭湧入全球數據中心市場,那麼為什麼數據中心資產如此受追捧?

數據中心的本質其實是商業地產。通常情況下,數據中心只為客戶提供場地和冷卻系統、火災探測、不間斷電源系統等工程服務設備,而實際進行數據服務的伺服器、交換機、存儲器等網絡和計算機設備則由客戶自己解決。

由此來看, 數據中心只是應用場景更專業化的商業地產。

既然是商業地產,最有價值的當然是位置。數據中心離客戶物理位置越近意味著越快的速度,而數據中心的客戶多為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往往集中在一線城市。

同時,數據中心是用電大戶,其中布置的伺服器、交換機等都是耗電狂魔。因此一線城市嚴格控制數據中心的建設。這就使得 已有的位於核心地段的數據中心具有稀缺性。

沙鋼難題

既然數據中心項目是稀缺資源,沙鋼集團為何不在上市體系之外保留?

直接的原因是缺錢。

由於沙鋼集團遲遲不能實現GS在資本市場上市,資金成本在長達五年的時間裡不斷推高,債務壓力迫近。截至三季末,沙鋼集團有息負債達到351億,其中短債258億,而沙鋼集團在手貨幣資金不到129億,現金短債比只有0.5。

同時,沙鋼集團還有超過300億規模的應付債券,其中今年發行的3筆共30億規模的超短融債券都將在下月到期。

近年來, 除了雙主業拓展受挫,沙鋼集團經營業績也增長乏力。Wind數據顯示,2018-2020年,沙鋼集團營收分別為1410.19億、1440.35億和1526.96億,同期凈利潤為157.56億、52.26億和64億。

今年受益於鋼鐵售價整體上揚和出口業務大增,沙鋼集團前三季度營收1422.69億,同比增長28.5%;歸母凈利93.65億,同比增長137.7%。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03734493_100011510-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