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沒想到會這麼快,3個小時貸款就到了。」3月3日,聊城億灃超市連鎖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朱忠林說。
春節前後,新冠肺炎疫情來襲,聊城部分商超等企業生活物資出現短缺。2月初,為保障疫情期間聊城的市場供應,聊城億灃超市需購進1萬噸麵粉,總價3200萬元,然而億灃超市當時只有1000多萬元,現金缺口達2000萬元。朱忠林正急得團團轉時,2月1日上午9點,聊城農商銀行專項金融服務小組客戶經理馬肖濤打來了電話。原來,為及時了解企業復工復產需求,聊城東昌府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安排轄內金融機構對重點客戶進行回訪。
了解情況後,馬肖濤立即將相關情況匯總給山東農商行總部。經過緊急匯商研判,農商行決定給予億灃超市發放貸款。馬肖濤放下電話後,趕緊通知朱忠林找好擔保單位,同時準備工商執照、財務報表及公司法人和股東的身份證件等材料。「疫情期間,所有材料手續都通過網絡傳遞,極大節省了時間。當天中午12點多,2000萬元資金已到達億灃超市連鎖有限公司帳戶。」馬肖濤說,整個貸款辦理從了解情況到貸款發放僅用3個多小時。
疫情期間,不僅給聊城億灃超市解決了2000萬元貸款,聊城市東昌府區金融風險防控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協調國企聊城市東安廣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為擔保方,讓聊城立海冷藏有限公司的3000萬元信貸申請也很快落地。
聊城立海冷藏有限公司(下稱「立海公司」)是聊城當地一家大型肉鴨養殖、屠宰加工企業。疫情發生後,受臨時交通管制等因素影響,當地一些養殖戶手中的鴨子養殖天數過長,飼料成本上升,鴨子過大,品質下降,銷售也受影響。為減少養殖戶損失,立海公司主動收購養殖戶手中的鴨子。「屠宰加工完的鴨肉製品也受交通條件限制,沒法賣到南方市場,沒有穩定銷售收入,就沒有資金繼續支付養殖戶費用以及企業飼料費、工人工資。」聊城立海公司副總經理朱斌說。
2月10日,聊城立海冷藏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立海給東昌府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寫了一份關於協調金融機構給予信貸支持的申請。接到申請後,東昌府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孫華偉立即組織工作人員對立海公司了解情況,發現立海公司缺少抵押物。孫華偉第一時間給聊城市農商行發了一封《關於疫情防控期間支持農產品生產供應企業聊城立海冷藏有限公司平穩健康發展的函》,同時給東昌府區政府打報告協調聊城市東安廣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為擔保方。經過實地調查和相關程序,這筆貸款很快到達立海公司帳戶。「3000萬貸款到帳後,馬上解決了毛鴨、飼料商品鴨養殖等方面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張立海說。
「東昌府區之所以能快速協調金融機構給予企業資金支持,就是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的政策精神,一企一策,幫助他們渡過難關。」談及對企業的幫扶,東昌府區委書記榮紅智說。
農村大眾記者 祝超群 通訊員 王忠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