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馬島戰爭,1986年世界盃馬拉多納曾上演神跡,擊敗英格蘭

2020-11-26     雷姐的機械空間

原標題:復仇馬島戰爭,1986年世界盃馬拉多納曾上演神跡,擊敗英格蘭

提起阿根廷這個國度,很多人都會想到壯麗的潘帕斯草原、熱情奔放的探戈舞、堅毅勇敢的高喬人。但是這些都不及阿根廷的足球耀眼,而阿根廷足球也是人才濟濟,如當下的梅西、阿圭羅、迪馬利亞、迪巴拉等,再往前追溯還有像巴蒂斯圖塔、卡尼吉亞、克雷斯波這樣的屬於老球迷的一代獨家記憶,但是能代表阿根廷足球的只有一位——迭戈.馬拉多納

11月25日,阿根廷球王馬拉多納在家中突發心梗病逝,馬拉多納的離世引起了世界的震動,整個世界在這一天都充滿了無盡的悲傷。

永遠的球王

馬拉多納1960年出生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貧民區,由於家庭條件差,年幼的馬拉多納唯一的娛樂方式就是和街區孩子一起踢足球。其年幼時期的街球經歷也使其球風飄逸靈動像魔術師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馬拉多納的盤帶能力越發的出色,馬拉多納在14歲就進入了阿根廷甲級聯賽開始了職業生涯,在其17歲那年就取得了阿根廷甲級聯賽最佳射手的榮譽,年少成名的馬拉多納也得到了阿根廷傳統強隊博卡青年的青睞,在1981年馬拉多納轉會至博卡青年,有了更好的平台,馬拉多納也活得了更多的成就,在1982年以破紀錄的方式轉會至了西班牙豪門巴塞隆納,至此馬拉多納開啟了巨星生涯。

馬拉多納博卡青年時期

82年世界盃的失敗經歷,恰逢英阿發生馬島戰爭

相對於自身的種種榮譽加身和職業的上升期,馬拉多納對這些並不在乎,在他心中只有一個願望,就是為阿根廷奪得82年世界盃冠軍。

1982年的世界盃如期而至,但是當時的阿根廷的經濟水平一落千丈,不復當年的榮光,當時的阿根廷人大多非常的迷茫,而足球就是他們唯一的精神寄託,屋漏偏逢連夜雨,在阿根廷國力大幅下降的期間,英國與阿根廷因為馬爾維納斯群島的歸屬權,在1982年4月爆發了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就是馬島戰爭。

在家門口作戰的阿根廷,卻不敵遠赴重洋而來的英國軍隊,這樣屈辱的經歷更是使阿根廷人臉上無光,英國通過武力奪取了馬島的控制權,但是阿根廷卻從未放棄過對馬島的主權要求,阿根廷低迷的經濟水平,不斷飆升的物價加上馬島戰爭帶來的屈辱感,當時阿根廷國內爆發了多次反政府遊行,國內的年輕人更加的迷茫。

當時馬拉多納在世界盃期間得知了馬島戰爭戰敗的消息後,想通過奪得世界盃冠軍來為阿根廷撫平現實的創傷,重整國內的士氣,但是現實往往都是很殘酷的,阿根廷在82年世界盃上遭遇強敵巴西隊,巴西隊在上半場由濟科攻入一球,在下半場的比賽中馬拉多拉也無法力挽狂瀾,在85分鐘情緒失控,對對手做出了危險動作被紅牌罰下,馬拉多納的第一次世界盃經歷以這樣不太體面的方式結束了。

86年世界盃復仇英格蘭 奪得大力神杯

第一次世界盃的失敗經歷沒有使馬拉多納放棄自己的理想,而是更加的鞭策他向自己的夢想靠近,86年世界盃,阿根廷火力全開一路披荊斬棘,在四分之一決賽上遇到了宿敵英格蘭隊,馬島戰爭失敗的陰霾當時並沒有消散,這場比賽在賽前就被各大媒體渲染成了球場上的戰爭,以馬拉多納為首的阿根廷隊,全隊上下都憋著一口氣,要在球場上擊敗英格蘭,挽回阿根廷在馬島戰爭中失去的顏面。

英阿大戰也如期而至,阿茲台克球場上充滿著肅殺之氣,這場比賽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足球比賽,阿根廷隊肩負著全國人民的精神寄託,開賽後,雙方寸土必爭,英格蘭隊強硬的防守在一段時間內幾乎封印了馬拉多納,但是關鍵的時刻來臨了,阿根廷隊在一次前場配合中,邊路傳中,馬拉多納高高躍起,用了一個非常隱蔽的方式用手打進了阿根廷隊的第一個進球,英格蘭隊守門員立即向裁判表示這是一個手球,但是馬拉多納用其機智的演技,騙過了裁判包括自己的隊友。

上帝之手

正當英格蘭隊還沉浸在丟球的苦惱中,馬拉多納在邊路進入了節奏,通過盤帶連過6人,打入了一顆連對手都想鼓掌的偉大進球。

在阿根廷2比1戰勝了英格蘭後,繼續一路火力全開,在決賽中戰勝了聯邦德國隊。這樣的喜訊傳回國內後,阿根廷全國沸騰,街頭上慶祝的人群川流不息,一時間內阿根廷國內籠罩在喜悅的氣氛下,沖淡了一切陰影。畢竟之前戰爭的創傷給阿根廷人們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國人都處於低谷期。

結語

馬拉多納對於足球來說,他就是那個可以創造一切的"上帝"在阿根廷人民的眼中馬拉多納不僅僅是位偉大的運動員,更是阿根廷人高傲、倔強、激情的精神圖騰,希望馬拉多納可以在天堂中繼續享受足球的快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sm4BXYBxV5JH8q_GDS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