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展示各省經濟前三城市分布:7個省的第一名不是省會

2019-12-27   大地理館


每個省份經濟最好的三個地市,分別是誰?大地理館用地圖的方式為您呈現,並一一點評。

圖集包含了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港澳地區因為地域狹小,都是一座城市,所以沒有呈現。

安徽省

本省的南方地區承包了前三,省會合肥加上長江沿岸的蕪湖、馬鞍山。

安徽省經濟總量前三:合肥、蕪湖、馬鞍山(註:依據為2018年各地GDP數據,以下同)

北京市

海淀的科技、朝陽的商貿、西城的金融,掌握了北京的經濟命脈。

北京市經濟總量前三:海淀區、朝陽區、西城區

重慶市

基本集中在主城區,重慶崎嶇複雜的地形,使得這裡的高精尖產業集中在距離主城不遠處。

重慶市經濟總量前三:渝北區、渝中區、九龍坡區

福建省

福建的經濟重心東南傾,省會福州和閩南地區包攬了前三。

福建省經濟總量前三:泉州、福州、廈門。

甘肅省

依然是一個經濟重心在東南部的省份,省會蘭州以及靠近陝西的天水、慶陽分居前三。

甘肅省經濟總量前三:蘭州、天水、慶陽。

廣東省

都集中在廣東最肥沃的珠三角平原。

廣東省經濟總量前三:深圳、廣州、佛山。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林和柳州分別是廣西傳統的文化、經濟中心,南寧則是後來居上的新興省府,三者在地圖上大致連成一條直線。

廣西壯族自治區經濟總量前三:南寧、柳州、桂林

貴州省

貴州省地無三尺平,幾乎沒有平地,較大的城市建在山間相對平坦的「壩子」中,貴陽、遵義、畢節,就是其中較大的幾塊。

貴州省經濟總量前三:貴陽、遵義、畢節。

海南省

海南省是年輕的省,地級市一共就設置了三個,順理成章,它們占據了前三位置。

海南省經濟總量前三:海口、三亞、儋州。

河北省

東部省份經濟重心大多在沿海,河北也不例外,沿海兩城和省會包攬前三。

河北省經濟總量前三:唐山、石家莊、滄州。

河南省

一個是蒸蒸日上的省會,一個是底蘊深厚的古都,一個是富饒的人口大市。

河南省經濟總量前三:鄭州、洛陽、南陽。

黑龍江省

集中在省區南部,溫暖地帶才是生產力。

黑龍江省經濟總量前三:哈爾濱、大慶、佳木斯

湖北省

武漢一枝獨秀,北境之王是襄陽,西南中心是宜昌。

湖北省經濟總量前三:武漢、襄陽、宜昌。

湖南省

圍繞洞庭湖的三顆星。洞庭湖打噴嚏,湖南肯定感冒

湖南省經濟總量前三:長沙、岳陽、常德。

吉林省

平原在哪裡,生產力就在哪裡,老省會、新省會,還有一個地盤超級大,查干湖就在這裡。

吉林省經濟總量前三:長春、吉林(市)、松原

江蘇省

不是蘇中蘇北弱,而是蘇南太強。

江蘇省經濟總量前三:蘇州、南京、無錫。

江西省

南昌:底蘊好、地位高;贛州:地盤大、資源多;九江:位置好、有大湖。

江西省經濟總量前三:南昌、贛州、九江。

遼寧省

從南到北連成了遼寧的中軸。

遼寧省經濟總量前三:大連、瀋陽、鞍山

內蒙古自治區

黃河孕育內蒙古的大城市,也孕育它的經濟中心。呼和浩特靠地位,包頭和鄂爾多斯有礦。

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總量前三:鄂爾多斯、包頭、呼和浩特

寧夏回族自治區

顯然,都位於黃河綠洲——寧夏平原。

寧夏回族自治區經濟總量前三:銀川、石嘴山、吳忠。

青海省

省會和左膀右臂,一西一東。

青海省經濟總量前三:西寧、海西、海東。

山東省

自古以來,齊國明顯比魯國更富饒,濟南、煙台、青島都在齊地。

山東省經濟總量前三:青島、濟南、煙台。

山西省

太原也曾號稱天府之國,坐擁太原盆地;運城所在的晉南,為華夏文明發祥地;長治在上黨高原,號稱「天下脊」。

山西省經濟總量前三:太原、長治、運城

陝西省

陝西省經濟文化中心在關中盆地,古代號稱陸海,八百里沃野,孕育了周秦漢唐四大王朝。西安、咸陽均位於盆地之中。陝北的榆林則具有豐富的煤炭、石油資源。

陝西省經濟總量前三:西安、榆林、咸陽。

上海市

兩個新貴,一個傳統中心。

上海市經濟總量前三:浦東新區、黃浦區、嘉定區

四川省

成都平原「天府之國」名不虛傳,三者都位於其中。

四川省經濟總量前三:成都、綿陽、德陽。

台灣省

寶島三強,都在西部平原。

台灣省經濟總量前三:台北、高雄、台中。

天津市

跟上海十分相似,一個在老城區,一個在內陸郊區,一個是沿海新區。

天津市經濟總量前三:濱海新區、武清區、河西區。

西藏自治區

青藏高原上的三條河谷,高寒地區的溫暖地帶。

西藏自治區經濟總量前三:拉薩、日喀則、昌都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位於靠近天山附近的綠洲之中,烏魯木齊位於天山南北結合部,交通位置極佳;昌吉為烏魯木齊都市圈的組成部分;巴音郭楞為中國面積最大的地級行政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濟總量前三:烏魯木齊、昌吉、巴音郭楞。

雲南省

都集中在東部的河谷盆地。

雲南省經濟總量前三:昆明、曲靖、紅河。

浙江省

古都、省會;大港、商幫;溫州人,「中國的猶太人」。

浙江省經濟總量前三:杭州、寧波、溫州。


傳播有營養的地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