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結題報告的具體撰寫建議

2019-10-29     達晉醫學

課題研究結題報告的撰寫一般包括課題名稱、課題研究的背景、課題研究的理性思考、課題研究的實施策略、課題研究的成效五個部分。針對結題報告中的常見問題 ,我們建議課題研究者從題目表述、問題思考、操作路徑、成效關注四方面進行重新審視,以提升結題報告的質量。

一、題目表達。題目的表述必須要與課題的內容相對應。也就是說,一個合理的課題名稱應能反映出研究問題最主要的信息。一般而言,這些信息至少要包括:研究對象、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二、問題思考。我們對於問題的思考或者說是研究背景的介紹,重在找到真實問題,即確定研究點,搞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課題。課題界定則重在說明「我做的是什麼」,揭示內涵並圈定外延。如果研究者對於課題界定不清楚,就猶如連自己的產品是什麼都不清楚,又怎能做出好的產品。課題界定是基於問題而提出的,並需反覆修改、提煉,形成一定的新意,讓人生髮一種想看下去的慾望與衝動。

三、操作路徑。操作路徑的提煉要關注幾個策略之間的關聯性與邏輯性。課題研究者要在這一部分將課題的路徑、招式、策略等用平實的說明性語言說清楚,標題的呈現要簡潔且明晰,讓人能夠清晰地看到課題研究的具體操作是如何開展的。值得注意的是,操作路徑必須是基於問題解決的,只有在確保了研究策略與課題內容具有關聯性的基礎上,呈現其邏輯層次性之後,我們才會去關注文字的具體表達,操作策略的表述必須準確、明白、具體。

四、成效關注。課題研究成效的表達除了操作策略外,主要聚焦外顯成效。即重點說明研究帶來的具體變化。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從研究者、研究對象、輻射影響等幾方面展開論述,具體內容可以通過附件的形式來支撐。附件的形式可以有活動照片、課題論文、相關報道 、獲獎證書等。值得提出的是,成果附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相關度不高,會讓人感到你連要研究什麼,要達到什麼結果都不清楚。

結題報告是課題研究的總結性報告,需要將與課題緊密相關的內容以嚴密的邏輯組織呈現出來,確保其真實性、關聯性與層次性。為此,建議課題研究者在撰寫結題報告時對以下幾個問題予以重點關註:(1)題目中的關鍵詞與文本內容表述的關聯度是否緊密? (2)文本中各內容的邏輯關係是否成立? (3)各級標題是否起到「見題而概知其旨」的作用? (4)文字表述是否客觀、簡潔、明白?

綜上,結題報告決定了研究的深度與水平,需要按照其基本規範與要求認真對待,只有努力學習,肯下功夫,才能撰寫出高質量的結題報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h4MGm4BMH2_cNUgfHT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