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國力昌盛,因為社會比較安定,百姓都可以安居樂業,所以那一時期的文人比較居多,在中唐時有一位才華極高的女性,她作的詩備受文壇的好評,此女就是詩人李冶。李冶在當時很出名,但是因為寫詩讚美叛黨,被皇帝下令杖斃,實在是可惜。
她出生在浙江,祖上是吳興人,因為家中對她的期望很高,幼年時候就對她的教育很上心。她也極為聰穎,從小就顯現出了自己出眾的才華,會彈琴會作詩,6歲的時候已經可以將詩寫的很像樣了,父親因為她早早就顯露的才華很是高興,經常抱著她去人多的地方找機會讓她作詩用這種方法來向她人炫耀自己的女兒。
父親還經常的將友人請來參加詩會,小小的她也在其中,收到邀請也作詩一首,受到了客人誇讚,可並沒有得到父親的讚許。因為她的詩是待嫁的女子才會有的情愫,再看著年幼的女兒長得美麗可愛,這讓她的父親開始了擔心。父親擔心她並不能像尋常女子一樣,於是沒有等她成年,就將她送去了道光修身養性,殊不知這才讓她開始了人生的初戀。
她雖然明白父親的苦心,但是不能理解父親為什麼會那麼在乎自己的面子,將她送來這樣的地方受罪,後來在這裡長大的她也並不曾向父親所期望的心如止水,而是對一個和尚動了心。她生性浪漫,行為瀟洒,這樣她在一眾枯燥的僧人中有著別樣的精彩,她第一次見這個人,就被一身素凈的氣質吸引了,這就開始了她的追僧之路。雖然是被拒絕,但她並沒有表現出難過,而是每天照樣忙活著自己的事情。
在戰亂爆發後,她有遇見了一生中最愛的兩個人,就是朱放和閻伯均。她最先是與閻開始的感情,而且這段感情是從那個和尚開始的,後來因為二人已經熟識,並互相有了感覺,所以在那時她對自己的稱呼已經是「妾」了。但是因為當時想找高官家的小姐當夫人,而且閻是一個風流的人,她看透這些後收回了自己的心。雖然之後遇見的朱放並沒有想要建功立業,但還是找了大戶人家的小姐。
後來李隆基聽聞世間有一位這樣開放的才女,將她接進宮中,但其實那是的她已經是暮年垂垂了,不得已應召入宮。最後因為自己年老被皇帝放出了宮去,誰知留在長安的她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會因為一首詩被皇帝下令杖斃,這樣的結尾實在讓人嘆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f9f08291ed17e9ac11a181b12160f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