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社會之後,喝酒似乎成了一項必備技能,有些時候甚至比學歷更為重要。很多人從校門走上社會,要上的第一堂課就是喝酒。「不喝酒的人要學會喝酒」,「酒量低就要多練練」,這是經常掛在耳邊的話。這時喝酒臉紅的人似乎就有了優勢,在多數人眼裡喝酒臉紅屬於天生酒量高的類型,結果是不是這樣呢?
喝酒臉紅和酒量大小並沒有關係,有人天生喝酒臉紅,主要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一血管對酒精更為敏感,飲酒後在酒精的刺激下,血管能快速擴張,臉部就會被脹的發熱發紅;其二是臉部皮膚很薄,臉部皮膚越薄,血管擴張後就更容易看出來。還有一種幾率較低的原因,就是天生對酒精過敏,這樣的人喝酒後不僅表現出臉紅,還會表現出皮膚瘙癢紅腫等,一口酒精也不能碰。
酒量大小和臉紅沒有直接關係,但和一個人的體質有關係。理論上講體型越強壯,個子越高,身體越健康的人酒量就越大。這是因為他們的身體健康能夠分解出很多的消化酶,幫助酒精代謝,從而減輕了酒精對身體的傷害。從這個角度來講,酒量是可以練出來的,但不是通過喝酒練出來,而是通過強健體魄,保養身體練出酒量。
有人就會反駁:在我身邊就有一些人,越喝酒酒量越大,難道不是喝酒練出來的嗎?
說真的,越喝酒酒量越大的人真不是練出來的。打個比方,吸毒的人剛開始可能只是吸少量的毒,時間長了後就越吸越多,欲罷不能。喝酒也是如此,酒精同樣會讓人上癮,一旦上癮後對酒精的依賴程度就會加大,便要通過更多的酒精來滿足自己的慾望。與此同時,由於長期飲酒對肝形成了損傷,身體也開始變得麻木,飲酒後出現的噁心嘔吐等表現會開始減少。因此越喝酒酒量越大的人,要麼是已經形成了酒癮,要麼是肝已經受到了損傷。
當肝受到的損傷達到一定程度後,飲酒量就不是越來越大了,而是突然間就減少了。也許之前能喝半斤酒的,突然間就只能喝一二兩,或者沾酒就醉時,說明身體內的消化酶已經低到了一定程度,肝也可能在逐漸「長胖變硬」。不管是酒量一直在增大,還是突然間減少,都應該引起長期喝酒的人注意。
卻有人會因為喝酒並沒有表現出任何身體異常,還自我感覺良好,依然在沾沾自喜,逢人就說:「我天天喝酒身體不是一樣也好嗎?」其實只要問自己一個問題就夠了,即是否定期去做體檢。如果體檢的結果真的是身體非常好,那也只能說明體質是真的好,並非是酒喝出來的。
總之,酒量不能通過喝酒練出來,喝酒臉紅也不意味著酒量就很大,而喝酒是有危害的,只是有人體質好,問題爆發的時間相對晚一點而已,別抱有僥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