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可以讓您下次繼續閱讀相關文章,感謝您的支持。
2013年8月6日,河南新蔡的消防隊突然接到報警,稱有一對爺孫掉到井裡去了。消防隊迅速趕往當地,到現場後隊員們紛紛倒吸了一口涼氣,只見這對爺孫,孫子已經在井裡了,而爺爺的雙腿倒掛在井外,雙手則死死抱著孫子。為了讓孫子不至於二次墜落,這位爺爺竟然就這麼保持了這個姿勢十幾個小時!那麼,這對爺孫是怎麼掉到井裡去的呢?最後又是否成功獲救了呢?
段書友是河南駐馬店市新蔡縣沈莊村的一名普通農民,乾了一輩子農活,和妻子黃彩華生了幾個子女。但由於當時生活條件不好,醫療技術落後等原因,好幾個孩子都夭折了,最後只有段博文和段博武兩個兒子長大成人。長子段博文後來和一名叫王梅的女子結婚了,過了段時間,王梅懷孕了,最後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
段書友抱著孫子,十分激動,感覺人生仿佛開始了第二春,幹活也更有動力了。他雖然是莊稼人,但也懂得不少歷史典故,便給孫子取名為段浩然。「浩然」取自《孟子》中的「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文天祥在《正氣歌》中也寫道:「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段書友也正是希望段浩然能夠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有一腔浩然正氣,便給他取了這個名字。
雖然段書友家裡幾口人都在地里幹活,但干農活畢竟收入有限。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條件,段博文和王梅夫妻倆都到城裡打工去了,把孩子託付給了段書友和黃彩華老兩口。不久後段博武也跟隨哥哥的腳步進城打工,家裡便只剩下了老兩口和段浩然這個孩子。
不過,段書友倒並不是很失落。與許多老人全力挽留子女去城裡打工不同,段書友非常支持孩子去城裡,多掙點錢以改善生活。並且他也不覺得孤獨,因為小孫子段浩然一直在他身邊。或許是因為「隔代親」的緣故,段書友對這個小孫子非常喜歡,經常抱著他玩,比當初對兒子還要親熱。
為了養好孫子,段書友不抽煙了,也幾乎不喝酒了,急脾氣也改了。之前性格急躁,動不動就發火的他此時變得十分沉穩,任憑小孫子怎麼鬧也還是心平氣和的,毫不惱怒。並且段書友以前衛生習慣不太好,時不時隨地吐痰,也不太重視身體衛生,很少洗手洗臉。而現在面對小孫子,段書友把這些習慣全改了。每次和小孫子玩鬧前總要洗手洗臉,對家裡的衛生也十分重視,經常打掃衛生,生怕把段浩然弄髒了。
許多老一輩人帶孩子時的惡習,段書友全都沒有,他的轉變讓熟悉他的村裡人都十分震驚。而老伴黃彩華也調侃他說:「咱兒子要知道,肯定要嫉妒了。當初養他們長大的時候,都沒見你這麼講究。」
段書友笑呵呵地回答:「這不是時代變了嘛,電視上也講了,這叫科學育兒。」
段博文和王梅都很吃苦耐勞,也很孝順。他們在工廠里打工,拿到工資以後便會寄一部分錢給家裡。而段書友和黃彩華一輩子都是勤儉持家過來的,早就節約慣了,也捨不得給自己花錢,便把錢都用在了段浩然身上,儘可能給段浩然提供最好的條件。段書友給段浩然準備的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絕不讓小孫子受一點委屈。
眼看日子逐漸紅火起來,在段浩然兩歲那年,段書友買了輛電動車。他在電動車座椅前專門設置了一個兒童座椅,此後這輛電動車就成為了爺孫倆的代步工具,段書友經常騎著電動車帶段浩然到處玩。但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這輛電動車也將會成為他們最後的救命稻草。
新蔡是個旱澇災害頻繁的地方,2013年8月初,村裡連下了幾天暴雨。段浩然沒法出門,只好在家裡玩。到了8月5日這一天,暴雨終於停了。段浩然此時正是愛玩的年紀,在家裡憋了好幾天,早就受不了了。一看雨過天晴,便立馬拉上段書友,指著電動車說:「爺爺,走!」
而段書友正也想出去,畢竟連下了幾天暴雨,段書友擔心地里的莊稼被水淹了,便想去地里看看。正好段浩然想出去玩了,段書友便對黃彩華說要到地里看看,一會就回來。
黃彩華此時正在做飯,她有點擔心,畢竟雨雖然停了,但地面還是十分濕滑的,很容易滑倒。不過段書友在這樣的情況下出門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因此黃彩華也沒有阻止,只是讓爺孫倆注意點安全,看著點時間:「早點回來,不然趕不上吃晚飯了。」黃彩華怎麼也沒有想到,這次不經意的告別,竟然就成為了永別。
黃彩華做好了晚飯,爺孫倆並沒有回來。晚飯都涼了,爺孫倆還是沒有回來。夜幕降臨了,爺孫倆依然沒有回來。眼看時間到了晚上8點多,黃彩華終於坐不住了。
她原本以為這爺孫倆只是像往常一樣玩過了頭,又忘記了時間,但這直到8點多都沒有回來,就有些不正常了。黃彩華只好出門尋找,但她腿腳不便,轉了一圈也沒找到爺孫倆,只好委託幾戶鄰居去找。鄰居們也很盡責,一直找到了晚上12點,但依然沒有找到這爺孫倆。
大家都明白,到這個時候這爺孫倆都沒回來,肯定是遭遇什麼意外了。但現在黑燈瞎火的,並且也不知道爺孫倆去了哪,沒法盲目去找。鄰居們便安慰黃彩華,讓她等一等,明天天一亮大家再在村裡找更多人去搜尋這爺孫倆。
黃彩華也沒了主意,只能等著,一晚上都沒睡好覺,第二天早上鄰居們就往各個方向尋找爺孫倆去了。其中有個姓李的年輕人走到了一片莊稼地旁,發現了段書友家的電動車。小李感到自己發現了線索,既然電動車就在這裡,那爺孫倆肯定就在不遠處!然而他在周圍找了一圈都沒發現人影,這時他突然聽到從草叢後頭隱約傳來了孩子的哭聲。
小李循著聲音,扒開草叢走了過去,只見裡面是一處塌陷的廢棄機井。也正是在這一刻,小李赫然發現有一雙腿正死死掛在機井旁邊的鋼筋上,而孩子的哭聲就是從這機井的下方傳出來的!
小林瞬間明白過來,這就是從昨晚失蹤到現在的爺孫倆。但光憑他一個人也無法把他們救出來,於是小李趕緊跑回村裡召集人手,但大夥面對這廢棄機井也犯了難。他們發現井口被泥土蓋住了,並且由於連日暴雨,泥土變得十分鬆軟。
他們一動,井口周圍的土地就會進一步下陷,導致機井被更多的泥土掩埋。稍有不慎,不但救不了這爺孫倆,還可能讓他們直接掉下去。村民們束手無策,幸好小李及時撥打了119,新蔡縣消防大隊很快出警,迅速趕往現場。
消防隊趕到後,也深感情況十分棘手。井口已經向下塌陷,被井蓋和泥土蓋住。塌陷的地方和附近另一處塌陷處形成了一道夾縫,段浩然就吊在夾縫深處,而段書友的雙手正死死抱著他,雙腿則搭在井外的一處鋼筋上,保證自己不掉下去。段書友此時已經是花甲之年了,並且算起來他到現在為止已經倒掛了13個小時以上了。
長期倒掛會導致血液在腦部堆積,引發缺氧,再加上段書友的身子比較弱,消防隊員們便準備通過先救爺爺的方式,讓爺爺再把孫子拉上來,從而完成救援。然而任憑大家怎麼呼喚,段書友都毫無回應,他們只能隱約聽到孩子的哭聲,消防隊員們只好另尋方式進行救援。
消防隊員在勘察中發現,這個機井至少有20米深。既然上方出現了塌陷,那麼下方也很可能有塌陷狀況。如果直接從上方強行救援段書友的話,很可能導致夾縫處再次出現塌陷,段浩然也將遭遇二次墜落,很可能性命不保,因此直接救援的方式是行不通了。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段浩然的哭聲已經越來越小,留給消防隊員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關鍵時刻,還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消防隊員想到了辦法:在旁邊泥土較為牢固的地方再打一口井,再從側面把兩口井打通,把爺孫倆救出來。隊員們立即行動,迅速用機械在旁邊又打了一口井。在估計即將到孩子附近的時候,為了避免傷害孩子,隊員們改用雙手挖掘,最後終於打通了中間的通道,見到了已經滿臉鮮血的孩子。
隨後段浩然和段書友被迅速救出,而此時大家才終於明白了段書友沒有反應的原因:原來段書友已經不幸去世,而段浩然尚有氣息,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最後終於康復了。
事後,人們也還原出了當時的事故情景。段書友和段浩然正在廢棄機井附近的地里行走,但可能是因為段浩然十分活潑,因此走得很快,再加上地面濕滑,段浩然一不留神就滑倒了。
由於當時機井附近的地面已經出現了塌陷,段浩然一路滑了下去,段書友只能死死抓住孫子的雙手,並讓雙腿掛住了井口附近的鋼筋,避免孫子進一步滑落。在這期間,他只能指望有人能發現他停在路邊的電動車,進而注意到這裡。可惜的是,直到第二天才有人發現那輛電動車。
但段書友的口鼻也因此被大量泥土覆蓋,段書友本可以用手抹去泥土,但他為了拉住孫子,就這麼死死撐著。在此後的十幾個小時里,段書友死死拉著孫子,直到去世。而即便是去世之後,段書友拉著孫子的雙手依然沒有放鬆,直到消防隊員將他們送出井口,段書友依然保持著生前的姿勢。如此深沉的愛,讓許多人都為之感動。
而得知此消息後,段博文和王梅夫妻倆以及段博武也迅速趕回了村裡。此後段博文堅定地表示,這個家以後就由他來支撐,他一定會盡到作為父親的責任,不讓段書友失望。願段家人能早日走出悲痛,願段浩然能夠實現他爺爺當初給他取名時的願望,成為一個正直勇敢,擁有著一腔浩然正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