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拉不動了!
但這種情況, 對於美國來說更糟糕,更嚴重。
相對比而言,美國經濟的增長更依賴消費,但現在美國人突然間都不願意消費了,受多個因素的影響,美國消費者的信心遭到嚴重的打擊。
這個周末到來之前,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布了消費者的調查數據,其中兩項數據是對近期和長期的通脹預期。
其中美國的消費者預期未來一年的通脹率為4.4%,在此之前,不少專家認為這一數字將有所下降,回落到4%。但很顯然普通消費者對未來一年的通脹擔憂遠遠高於專家。
另外對未來的5~10年的通貨膨脹率,美國的民眾認為將達到3.2%,這是2011年後的最高水平,創造了12年以來的最差紀錄。
可能很多人難以理解,對未來的通脹預期,普通的消費者難以像專家那樣既掌握經濟理論又掌握更多的數據,那麼為什麼美國還要對消費者進行這一項預測的調查呢?
其實說起來理由也很簡單,雖然消費者做出來的判斷不一定比專家的更準確,甚至很有可能與市場實際情況出現比較大的背離,但是當消費者做出這樣的判斷,必然影響自己的消費決策。
如果消費者對未來更加樂觀,那麼自然而然更願意花錢消費。
如果消費者認為示來顯得悲觀,通貨膨脹還會長期維持在高位,那麼消費者則有可能選擇更加保守的投資理財和消費計劃。
所以密西根大學的這一項調查,不一定說明未來的通脹就必然越來越高,但卻足以說明消費者對未來的通脹預期不妙,這會進一步減少消費慾望。
所以,美國很有可能會出現「消費降級」。
其實客觀數據已經顯示了這一趨勢,在美國商務部公布的今年上半年貿易數據中,我們發現美國的進口與上一年相比,大幅度減少了6.3%。
美元升值了,有更強勁的購買力,應該有利於美國的進口,但是數據卻正好相反,美國的進口沒有增加反而減少,這本身就說明美國的消費者在購買行為方面越來越趨向于謹慎。
幾乎同時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也從上個月的63.8降到了這一個月的60.4,信心不進口減少斷下降,導致這一指數達到了半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現在影響美國的未來消費的主要因素,包括越來越高的物價,以及越來越高的債務成本,還有越來越高的失業率。
美國的這三高,很有可能在未來持續的打擊美國的經濟增長動力。
首先越來越高的物價來自於美國的通貨膨脹,聽起來CPI的數據是下降了,但是由於CPI是同比數據,所以這一數值的下降只說明物價上漲的幅度減小了。哪怕再小的幅度,物價也還是在去年的高位上進一步的越漲越高。
其次美國現在的消費者承擔著近20年以來最高水平的還貸成本,這包括消費貸款和住房貸款。
到今年中旬,美國的信用卡貸款餘額已經達到了1.03萬億,這一筆貸款的利率可能高達15%~25%。
另外最近美國的30年抵押貸款利率曾經超過8%,雖然略有回落,但依然在7%以上,這意味著部分購房者的還貸成本越來越高。
第三則來自於前一星期的數據,目前美國的失業率高達3.9%,這是近兩年來的最高水平。
美國的民眾對失業的擔憂已經超過了通貨膨脹。
毫無疑問,但越來越多的普通美國民眾選擇更加謹慎的消費時,美國的經濟增長動力就消失了。越來越多經濟學家預測:明年的上半年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
既然看到了這裡,如果覺得觀點和數據還不錯,請順手點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dd593260234d416573dba7f8ad65f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