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18億票房,王寶強這次憑《八角籠中》,到底能賺多少錢?

2023-07-25     電影番茄

原標題:破18億票房,王寶強這次憑《八角籠中》,到底能賺多少錢?

這一次,41歲的王寶強,翻身了。

憑藉自己的第二部導演作品《八角籠中》,迎來半個娛樂圈為其打call。

印度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就在電影上映前特意錄製視頻,祝其票房大賣。

星爺在看完电影後,更是抹淚表示,「寶強是我見過最優秀的演員之一,原來更是最優秀的導演,服了。」

導演程青松直接髮長文讚嘆王寶強的導演能力與表演能力,甚至篤定《八角籠中》是2023年年度最佳華語電影。

除此之外,宣傳期間,劉德華來唱了首《男人哭吧不是罪》;劉若英也與王寶強合唱了《親愛的小孩》;好兄弟陳思誠更是直接為王寶強站台。

還有趙麗穎、任賢齊、王俊凱等一眾藝人也隔空為王寶強加油,聲勢之大,讓人驚嘆。

這也難怪,上映十八天,票房已經突破18億。

是近期僅次於陳思誠《消失的她》票房的佳作。

然而,此次靠著《八角籠中》打的「翻身仗」,王寶強所經歷的也沒有我們想像得那樣簡單。

今天,番叔就跟大家聊聊藏在這部爆款作品背後的8個冷知識。

1、王寶強因為偶然間的觸動,才有了六年時間的全力付出。

這些年,王寶強的作品少了很多。

除了與黃渤、陳思誠、周星馳合作的幾部作品,大多數時間,他都在打磨自己的新作。

2017年,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恩波格鬥」事件讓王寶強很受觸動,於是,他託人找到了當事人恩波交流。

當弄清整個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後,王寶強為波恩的經歷所感動。

而在事件之外,王寶強還看到了關鍵的兩個點,這也是他想要將其拍成電影的初衷:

一是恩波把孩子帶出大山,本就是一個讓人感動的故事;

二是恩波所承擔的質疑與詆毀,也讓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進而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表達話題。

當然,還有一個很最重要的原因,他也想證明自己,王寶強不是只能演喜劇。

2、現實中的恩波老師與當年的「恩波格鬥」事件

恩波老師本是武警出身,早年在成都創辦了恩波格鬥俱樂部。

他專門向大山裡面的孤兒與特困家庭的孩子招生,免費提供食宿,並教授他們學習散打。

而他教授的四百多名學生中,很多人都成了武警、特警或是專業散打運動員。

電影中的蘇木原型,便是現在世界最頂級職業綜合格鬥賽事UFC簽約選手蘇木達爾基

而網絡上恩波在2017年所經歷的「大事」,起因是當時有學員將他們的比賽視頻放在了網上。

因為比賽當中的畫面,讓恩波一下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上。

之後,在一些媒體的跟風之下,恩波所創立的格鬥俱樂部被抹黑成利用孩子打黑拳、牟利。

這件事最直接的後果,便是一眾孩子被送回老家。

不過,這些孩子中有很多人是不願意回家的,因為無論是教育還是生活,大山之中都遠不如在俱樂部里。

但無論怎樣,這種「誹謗」對於恩波老師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3、恩波老師突發心梗,學生在醫院守護,王寶強自掏腰包為其治療

2023年3月,恩波老師突發心梗,不僅體重暴瘦57斤,還在ICU里接受了20多天的治療。

在接受醫院治療時,每天光是費用就要1到3萬,這對於恩波老師來說,無疑是比不可承受的費用。

而彼時的王寶強也正處於艱難時刻,但在獲悉恩波老師的境遇後,他堅持為其支付醫藥費。

在採訪中,同為好友的演員王迅表示,「王寶強再苦再難,他覺得要幫的怎麼都要幫。」

而這也或許是恩波老師與王寶強投緣的原因吧。

所以,在《八角籠中》路演時,恩波老師拒絕王寶強讓其休息的善意,坐著輪椅來到現場。

甚至,還開玩笑,「非常不好意思,不然我今天還能表演個翻跟頭。」

同樣讓人感動的還有恩波老師的一眾學生,在其生病期間,在醫院內外,總能看到一群從恩波格鬥俱樂部出來的學生們。

從他們的表情與身影中,我們能看到擔憂,看到感激。

這何嘗不是狠狠打了那些曾經跟風造謠者的臉呢?

4、拍攝前投資方撤資,電影差點「流產」,王寶強不得不身兼數職

拍這部電影的時候,王寶強很難!

在《八角籠中》的製作名單上,我們能看到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就是,王寶強幾乎包攬了出品人、總製片人、編劇、導演、主演等多個職務。

為什麼會如此?

因為沒人投資

其實,在敲定劇本之前,王寶強就已經找了不少投資,當時對方也都答應了。

但《八角籠中》的準備階段太漫長了,光劇本就改了三四年,編劇換了好幾個,沒辦法的王寶強只能逼著自己寫。

好不容易敲定完劇本,之前談好的投資卻選擇了撤資,不投了。

在他們看來,一個不演喜劇的「喜劇演員」主演的一部電影,能有多大商業價值?

再加上,王寶強的第一部導演作品並沒有得到觀眾的認可。

而圈子本就很小,投資人不看好王寶強的事很快就傳開了,最後就真的沒人願意來給他投資了。

可就像王寶強說的,《八角籠中》是他對觀眾的承諾,也是證明自己能力的最好憑證。

於是,他砸鍋賣鐵,借錢貸款來拍戲,賭上了自己的所有身家。

5、李晨零片酬出演、知名導演客串、好兄弟陳思誠只說一句話,讓王寶強感動

不得不說,王寶強的人品,確實很讓人敬佩。

畢竟,在經歷的離婚風波中,曾經身邊最親近的人都沒有找到他的黑料,堪稱當下內娛中的一股清流。

正因如此,在拍攝這部電影時,他的好朋友們也來幫了一把。

首先,在籌拍的時候,他就找過自己的朋友借錢,而後者也是比較爽快地答應了。

到了拍攝時,客串的演員也有不少。

比如片中要王寶強交200萬贊助費的校長,便是李楊

他是個導演,很多人沒有聽過這個名字,但他的電影《盲井》大家應該不陌生。

當年,就是他帶著王寶強出道的,而這一次,王寶強在最難的時候,李楊還願意挺王寶強一把,零片酬出演,貢獻了精彩的演技。

值得一提的是,徐崢曾經也想客串這個角色,但因為檔期的緣故,因此錯過了。

還有李晨

據王寶強透露,李晨當時是瞞著經紀人,直接就過來了,這也讓王寶強很是感動。

來到劇組,李晨就主動提出不要片酬。一來,他知道王寶強正處於艱難時刻;二來,從17年前合作《士兵突擊》後,兩人就有了深厚的友誼。

好哥們王迅,按照他正常的片酬,至少也是200萬左右。

但他得知王寶強在拍攝前就遭遇投資方撤資,就主動與王寶強說,「看著給就行」。

最終,王迅以友情價50萬出演本片。

除此之外,像肖央、劉燁等多位知名度較高的演員,大多都是以免費客串或友情價的形式,看得出來,他們都願意為王寶強捧場。

當然,最讓王寶強感動的還是好兄弟陳思誠的幫忙。

近兩年,王寶強為了拍好《八角籠中》,推掉了不少電影、綜藝,幾乎沒有其他收入。

所以,在電影拍攝的後期,經費已經不足了,沒有辦法的王寶強,只能找到陳思誠幫忙。

而陳思誠在得知這一情況後,只是說了一句,「兄弟,你在最需要的時候,跟我說一聲,你不用管,放心交給我」。

據悉,當時電影拍攝臨近尾聲,最讓王寶強頭疼的便是後期與宣發費用。

於是,陳思誠果斷出資,這才讓王寶強順利拍完電影。

6、《八角籠中》中二刷才能找到的彩蛋

有了一幫好兄弟的幫助,並且耗時六年的傾心打造,《八角籠中》自然誠意滿滿。

刷過的朋友都知道,電影中的彩蛋有很多。

比如:在片中飾演王寶強姐姐的人,便是現實當中王寶強的親姐姐王永芳。

當時,這個角色,王寶強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演員。

心疼弟弟的王永芳,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便自薦零片酬出演,在她看來,這個戲份並不重,並且還能幫到弟弟。

然而,上鏡後,王永芳的表現出人意料的好。

在採訪中,王寶強也表示,「我姐那個眼神,其實真正要去找演員,是很難演出來的。」

言外之意,最純真的感情羈絆,能讓王永芳在第一時間融入到這個角色之中。

還有片中的小演員們,是王寶強在一千多個四川大山裡的孩子當中選出來的。

他堅持選用素人孩子,就是想要通過電影來幫助他們。

此外,片中馬虎少年階段的扮演者,他的本名就叫馬虎,曾是高分紀錄片《棒!少年》中的小主角。

這一次,在片中,他的表現很讓人驚喜,尤其是與王寶強的那一段哭戲對決,很有感染力。

更讓人驚喜的是,電影《八角籠中》母親房間裡的照片,都是王寶強年輕時候的真實照片。

而這一部電影中,王寶強的造型也神似達叔。

當然,《八角籠中》藏的彩蛋還遠不止這些,需要我們自己去感受。

7、與諸多經典的夢幻聯動,深挖才會有更多驚喜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這部電影有很多地方有王寶強以前作品的影子。

比如影片結尾處,向騰輝有一段「川劇變臉」戲份,片中的臉譜是以光影的模式,打在他的臉上。

這是他從曾經出演的作品《暗算》中得到的靈感,用「變臉」的寓意,來表明主人公心境的改變。

片中向騰輝是個老煙民,尤其開片抽煙的動作與王寶強在《hello,樹先生》中的姿勢一模一樣。

片中掛在牆上的老照片中,有一張是他穿著藍色運動服的照片,這是他在處女作《盲井》中的扮相。

又是一波回憶殺。

除了劇中情節之外,前面說他與劉德華、劉若英的合唱歌曲,不由讓人想到三人因《天下無賊》而結下的緣分。

8、這部電影,王寶強到底能賺多少錢?

說了這麼多,再聊點俗的。

那王寶強這次通過這部電影到底能賺多少錢?

根據目前破18.5億的票房,分帳票房顯示為16.92億,片方大概能分四成。

從主要出品方的四家公司股權架構來看,王寶強加上投資,總共能占得90%的分紅。

也就是大概6.2億左右,而如果按照預測的21億總票房來算,王寶強最終能到手差不多7.5億左右

這也意味著,王寶強不僅能還完欠款,還能靠著這部電影暴富。

這還不算後面的各大電影節角逐帶來的隱形價值增值。

一句話,王寶強,這次是贏麻了,他用作品狠狠打了資本一個耳光。

結尾:真誠才是這部電影的必殺技

回頭再看看《八角籠中》,番叔覺得當下的影視工作者都應該好好反思。

在這個快節奏的年代,已經很少有創作者願意去用六年打磨一部作品。

相比之下,足見王寶強的誠意。

人民日報評王寶強新電影《八角籠中》的時候,說了這樣一段話,

「最笨的努力,往往有最強的生命力,這部電影的勵志精神感動了許多觀眾,真誠本身就是道路!!」

毫無疑問,一部好作品需要誠意,而王寶強出道二十年,始終帶著「不負觀眾」的初心,這才有了《八角籠中》。

就像他說的,他「輸不起」,也不願意輸。

作為導演 ,電影中的每一個角色,從設定到名字,都是他絞盡腦汁地去想、去完善。

他不僅想要呈現一個好的故事,也想通過這部電影給予更多身處迷茫、困頓的人帶去力量。

而作為演員,他更是嚴苛要求自己。

片中扇耳光的那場戲,他直接扇腫了做自己的半張臉,為的就是最真實的觀感與最真切的人物特質。

或許,他也可以偷個懶或耍個滑,讓自己輕鬆點。

但那樣的話,電影的真誠感變少了,感染力也就缺失,而喪失真誠力的王寶強,也就不是我們認識的那個王寶強了。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安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ba2edc15511068d287dd56d3d522e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