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頌文落選白玉蘭?對比三大獎的評選標準,他落選的原因就出來了

2023-06-02     電影番茄

原標題:張頌文落選白玉蘭?對比三大獎的評選標準,他落選的原因就出來了

從未有一個獎項,能像今年的白玉蘭一樣,僅僅一個提名名單,就讓輿論沸騰。

第一個,是白玉蘭獎最佳男主提名名單放出的時候。

不少觀眾的不忿在於,今年憑藉《狂飆》中對高啟強的扮演,火的一塌糊塗的張頌文,竟然沒有撈到一個提名。

而演技陷入同質化爭議的張譯,卻在拿完華表影帝後,又收穫了白玉蘭視帝的提名。

按照熱度,張頌文對《狂飆》的貢獻,是遠大於張譯的,因為他,整部劇被帶火,堪稱妥妥的現象級。

就連劇中大嫂的扮演者高葉,「風驢子」的扮演者王沛祿,以及高啟勝的扮演者蘇小玎,也紛紛靠《狂飆》出名,開始各種帶貨代言,撈金賺錢。

起碼從影響力上來說,張頌文是要大過張譯的。

而論演技,或許因為張譯演過太多類似的警察角色,包括《他是誰》《重生》以及《狂飆》等,所以給觀眾的觀感,似乎都差不多。

反而一直默默耕耘的張頌文,將高啟強的卑微和狠厲,演得活靈活現,更有辨識度和觀感。

所以無論從哪個層面,在輿論看來,張頌文可能更加適合。

但最終沒能入選提名名單,是有些遺憾的。

事後,官方也發文表明,《狂飆》劇組根本沒有給張頌文報選白玉蘭獎,雖然組委會曾為其報選做過不少努力,但最終都失敗了。

按照白玉蘭的章程,沒有報選便不能進入初選名單,這也就意味著,張頌文將錯失這次白玉蘭視帝的角逐。

一時間,觀眾們抱不平,更有人直接將電話打到了組委會,為張頌文鳴不平。

講道理,這種陣仗,番茄君也是頭一回見,可見張頌文的國民度。

究其原因,現在網上流行的觀點有兩個。

一個,是張頌文飾演的高啟強是個反派,而《狂飆》劇組是「雙男主」配置。

反派是不太符合正能量的,所以放棄這個角色改送堅守初心的安欣,似乎都是更穩妥的選擇。

而《狂飆》是雙男主配置,張譯咖位更大,雖然國民度不如張頌文,但報選張譯,似乎也無可厚非。

另一個原因,是之前傳了很久的「矛盾」說。

早在《狂飆》開播時,就有流言傳出,說張譯和《狂飆》劇組有矛盾。

因為春節檔,張譯忙裡抽閒宣傳了電影《滿江紅》,但從未對《狂飆》進行過個人宣傳。

作為第一男主,不宣傳自己的作品,顯然說不過去。

相反,除了張譯,《狂飆》劇組的所有演員,都宣傳了這部作品,包括張頌文在內。

因此,有人猜測,張譯和劇組有隱含矛盾,隨後,《狂飆》劇組和張譯個人經紀公司雙雙發文闢謠,這個謠言風波才過去。

但即便如此,有的觀眾還是不買帳。

因此,就有人猜測,《狂飆》劇組借提名張譯為視帝的機會,來緩和與張譯的矛盾,並讓謠言不攻自破。

雖然,張頌文已經不需要一個視帝,來證明自己的演技了。但對演員來說,榮譽雖然不代表實力,但卻是知名度、認可度和名聲的代名詞。

尤其對張頌文這樣蟄伏20年才出頭的演員來說,更為可貴,如果張頌文這次真不能參與,還是很遺憾的。

視帝的提名風波未平,視後的提名風波又起。

這次輿論的暴風眼,在趙麗穎

滿打滿算,趙麗穎已經提名三次白玉蘭了。

除了這次的《風吹半夏》,前兩次分別是《花千骨》《知否》。

趙麗穎的演技有目共睹,但和同樣提名的譚卓、殷桃、孫儷、吳越相比,資歷和演技都弱一些。

尤其《花千骨》,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優質劇,而是帶有粉絲飯圈屬性的仙俠劇。

說白了,這類劇提名白玉蘭,娛樂一下還好,質量與正劇,不可同日而語。

也是因此,趙麗穎之前的提名,就飽受爭議。

這次三番提名視後,自然也引起了一些觀眾的不滿,尤其是又傳出「內定」之類的流言,讓這個話題頻頻衝上熱搜。

但獎項的評選,並不是「內定」這個詞這麼簡單,其他女演員,也絕非泛泛之輩。

要了解白玉蘭的評獎,就要說下我國三大電視劇獎項的評選標準和要求了。

1、先拿白玉蘭獎來說。

這是一項官方參與的獎項,獎項的主辦方,包括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等機構承辦。

獲得白玉蘭獎,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主流媒體對入圍影視作品,影視演員的承認。

而入圍白玉蘭的作品,也必須是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正向的,在衛星頻道播出或在重點視頻網站首播的電視劇。

白玉蘭的評選規則很清晰,初選是由承辦方選擇業內專家,根據電視劇的收視率、播放率、口碑、市場反響等重要指標評選的。

張頌文,其實就是因為初選沒過(參加),所以無法報送入圍名單。

初選入圍後的終評,則由業內專家組成白玉蘭獎電視劇單元國際評委會,通過審看和投票最終決定的。

也就是說,白玉蘭是官方認可,並組織專家進行評選的獎項,在反應演技和電視劇質量上,有一定的權威性和認可度。

這一點,從每年的入選名單就能看出,今年的入選名單中,既有《超越》《大決戰》《功勳》這樣的主旋律電視劇,也有《人世間》《三體》《夢華錄》這樣的熱門劇。

基本兼顧了「主流」和「質量」兩個特點,體現出了白玉蘭獎的評選標準。

2、再看金鷹獎

金鷹獎全名是中國電視金鷹,這個獎項的評選方式,則主要是觀眾投票

觀眾投票,意味著熱門的劇更受金鷹獎青睞,而金鷹獎的頒獎典禮,也只在湖南長沙舉辦。

金鷹獎,代表著觀眾對電視劇本身,以及對演員和導演的認可;在坊間,能拿金鷹獎,意味著演員和作品在當年有很高的人氣,但並不代表就是表演最優秀的。

2022年金鷹獎,視帝就頒給了《人世間》里的男主雷佳音,視後是《人世間》里的殷桃

世人都說,《人世間》在金鷹獎里贏麻了,其實這也正代表了金鷹獎的評獎特點。

而歷年,金鷹獎的獲獎者都基本是當年最熱、最有國民度的劇,比如:2020年的視後被趙麗穎憑藉《知否》獲得,2018年的視帝則是當年爆火的《雞毛飛上天》男主張譯

3、中國電視領域的最高獎項,莫過於「飛天獎」了。

飛天獎原名「全國優秀電視劇獎」,由廣電總局主辦,是所有獎項中最官方、最權威的電視劇獎項。

飛天獎創辦時間最早,歷史也最長,是對前兩年電視劇思想性和藝術性的一次檢閱和評判,其參評作品需要在地方市級以上電視台播出,並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藝術領導部門推薦選送。

想要拿飛天獎是很難的,作品必須兼具思想性和藝術性,表演也必須十分優秀。

一般而言,能拿飛天獎的作品和演員,價值觀需以主流、正能量為標準,比如:2022年的飛天獎視帝,就被《功勳》里的王雷獲得,而視後,則頒給了《山海情》中的熱依扎

再往前,2020年的視帝,是《情滿四合院》里的何冰,而視後,則是《老酒館》中的秦海璐

要拿飛天獎,是很不容易的。

觀眾、演技、熱度、深度缺一不可,所以「飛天」也被稱為中國電視獎項之首。

另外,中國電影三大獎項分別是華表獎,金雞獎和百花獎,並和電視劇三大獎項是對標的,其評選標準,也如出一轍。

1、先來看下華表獎。

它的獲獎名單剛剛公布,張譯任、素汐憑藉《我和我的祖國》分別獲得影帝和影后。

同樣獲獎的,還有張子楓劉燁

華表獎,全稱「中國廣播影視大獎電影華表獎」,是由中宣部,廣電總局,國家電影局主辦的獎項,其側重點在於題材

華表獎是官方獎項,注重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統一,最終獲獎名單,由官方評委會評選。

也因此,華表獎上,主旋律電影自帶加成buff,每年的獲獎作品,也基本都是主旋律電影。

比如2018年的影帝被吳京憑藉《戰狼2》奪下,2016年的優秀導演,則是執導《智取威虎山》徐克

獎盃上的「華表」,代表著對這些電影人和作品的認可,華表獎也是三大電影獎中,最為官方和主流的。

2、相較而言,金雞獎則更為看重演技和質量。

金雞獎其評選的委員會是電影界的專家,而且是實名制投票產生的。

委員的入選有著嚴格的評選條件,包括但不限於對職稱、作品、威望、專業水準等等維度的要求。

所以金雞獎,一般意味著質量最高,口碑最好的作品。其評選出的演員,也是當年最具代表性的。

比如:2022年的最佳影片,就給了爆款《長津湖》,最佳導演也由該片的三位導演獲得。

而當年的影帝,給了《人生大事》中的朱一龍,影后則給了《媽媽!》中的奚美娟

當然,金雞獎也有被質疑的時候,2020年,黃曉明憑藉《烈火英雄》獲得影帝,就曾被輿論討論。

金雞獎上也不乏爆款,比如:2020年周冬雨憑藉《少年的你》拿到影后,2021年張小斐憑藉一部《你好,李煥英》橫空出世,奪得影后。

3、最後,還有大眾電影百花獎

該獎項評選的方式,是觀眾投票

觀眾關注更多的,就是電影本身的熱度和國民度,這一點,在歷屆獲獎名單中就能看出。

比如:2022年,最佳電影由創造票房紀錄的《長津湖》拿到,而影帝則給了《懸崖之上》張譯

再比如,2020年的最佳導演給了《流浪地球》郭帆,而影后,則給了當年爆火的主演《少年的你》周冬雨

2018年,《紅海行動》《戰狼2》分別獲獎;2016年,則是《烈日灼心》《尋龍訣》……

所以,能拿到百花獎,說明了觀眾對作品和演員的認可,也說明了演員本身,在坊間有很廣的知名度。

其實對比下來,我們基本能看到,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三大獎項,基本是對應的。

飛天獎和華表獎很像,都是官方評選,側重題材。

金鷹獎和百花獎類似,都是觀眾投票,側重熱度。

白玉蘭和金雞獎差不多,都是專業人士評審,側重質量和口碑。

一般能在電視劇或電影領域,同時拿到三個獎項的演員或導演,我們稱為「大滿貫」。

這代表著他們全方位受到認可,是很高的成就。

比如電視劇領域,閆妮、孫儷、蔣雯麗就包攬了三大視後的榮譽。

而電影領域,李雪健、葛優張譯則包攬過三大影帝的稱號。

今年的白玉蘭花落誰家還不知道,大家就和番茄君一起,耐心等待吧!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淼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aec199cd7a75339a66e09a1a479c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