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B肝患者從確診肝癌到死亡,兩個月不到,來看看為何?

2019-11-15     肝博士

回首2018年,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我曾接觸過這樣一個B肝家庭,母親、弟弟、妹妹都是B肝病毒感染者,父親是B肝表面抗體和核心抗體陽性(既往感染過B肝病毒,病毒已經清除,而且產生了保護性的抗體),患者自身也是B肝「大三陽」。

但是,最近幾個月,這位患者總感覺人特別疲倦,在妻子的反覆勸說下來我們醫院門診部檢查。

檢查結果提示:B肝「小三陽」,總膽紅素 258,谷丙轉氨酶 160,穀草轉氨酶 360,白蛋白 35 ,甲胎蛋白超過20000,彩超提示肝癌、門靜脈癌栓形成、肝硬化、中量腹水。

這位患者年紀不大,才36歲,本該是年富力強,可以大有作為的時候,卻遭遇了晚期肝癌,生命進入倒計時。

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竟是患者忽略了一件事。

原來,這位患者在十多歲時就發現是B肝「大三陽」攜帶者,當時肝功能檢查是正常。雖然曾經吃過一段時間的中藥、草藥和護肝藥物,並且輸過液,但發現肝功能一直正常,體質很好,傷風感冒都很少,就慢慢放鬆了警惕,整整十年沒有到醫院體檢過一次。

這十年間,患者體內的B肝病毒和肝臟又悄悄發生了些什麼變化?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先說說B肝病毒的變化

患者從B肝「大三陽」變成了「小三陽」。這十年間,患者體內的免疫系統對肝臟內的B肝病毒發起了一次又一次地攻擊,B肝病毒為了在人體內繼續生存下去,發生了明顯的變異。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再說說肝臟的變化

這十年間,從病毒量很高但是肝臟基本正常的慢性無症狀攜帶,再發展到肝臟反覆發炎的慢性B型肝炎,持續的肝臟炎症必然伴隨肝臟纖維化的持續進展。十年後,患者晚期肝癌、肝硬化腹水。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況這十年間的變化,那就是病毒變異、肝臟變硬!!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因為慢性B肝是一種發病很隱蔽的疾病,肝炎悄無聲息地發生,肝臟纖維化悄無聲息地進展,肝細胞基因突變悄無聲息地積累。唯有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啟動規範的抗病毒治療,把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病率降至最低。

由於這位患者發現太晚,已於11中旬去世了。從確診肝癌到死亡,兩個月不到。唉,36歲,太年輕了!

如果五年前或者十年前,就開始規範抗病毒治療,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結局了。忠告慢性B肝患者,如果您有抗病毒治療的指征,還是儘早積極抗病毒吧!


*圖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_WfmW4BMH2_cNUgObM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