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百枚核彈互毆,7天死亡1.2億人!未來印巴核大戰到底有多恐怖?

2019-10-04     諍聞軍事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核戰爭可能會在短短几天內導致多達1.25億人死亡,這超過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並引發一場全球性的環境崩潰,可能會導致全球氣溫驟降至與上一次冰河時期相當的水平。

10月2日,美國《先進科學》雜誌網站刊登了羅格斯大學環境科學教授艾倫·羅伯克等人對印巴核戰爭的研究文章。該文認為,儘管印度和巴基斯坦目前擁有大約300枚核武器,但到2025年,這個數字可能會達到500枚(各250枚核彈頭),其中大多數核彈頭的當量超過10萬噸TNT。印巴兩國目前都在開發陸海空基的核武器投送方式,屆時印巴兩國都有能力使用3-4枚核彈來攻擊對手超過60個大城市的能力。但是由於巴基斯坦是一個小國,印度不需要全部核武器來摧毀巴基斯坦的城市。

文章假設了兩國在當時三種可能的核戰爭爆發原因。第一種是巴基斯坦在和印度的常規戰爭中面臨失敗,導致巴基斯坦首先使用核武;第二種是印度或巴基斯坦可能失去對其核力量的指揮控制能力,原因是另一方對它們的攻擊,或者可能是來自印度或巴基斯坦境內或來自另一個國家的恐怖分子的攻擊。第三種是印度或巴基斯坦可能將對方常規部隊的攻擊,甚至軍事演習,誤以為是核部隊的攻擊。

按照第一種場景,研究文章設想在2025年的某天,印巴爆發的嚴重軍事衝突,印度取得了常規戰鬥的勝利,印軍坦克越過了印巴邊境和克什米爾控制線,巴基斯坦被迫在本國境內使用了10枚5000噸當量戰術核彈,對印度坦克進行阻擊。第二天印度對巴基斯坦在巴哈瓦普爾的駐軍進行了兩次報復性核攻擊,並部署了另外18件核武器攻擊巴基斯坦機場和核彈庫,目的是降低巴基斯坦的核報復能力。

然而第三天,巴基斯坦核報復能力依然有效,迅速對印度城市的30個地點的駐軍、武器庫、海軍基地和機場上發射了30枚核彈,由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攜帶,15個彈頭為10萬噸TNT當量,15個彈頭為5000噸TNT當量。印度為此在第三天對巴基斯坦軍事基地使用了10枚10萬噸戰略核武器。由於恐慌、憤怒和誤解,印巴雙方已經無法阻止核戰爭的進一步升級。

在第4至第7天,印度的城市受到巴方120枚戰略核武器的襲擊,巴基斯坦的城市受到印方70次戰略核武器的襲擊,平均每枚彈頭當量為1.5-10萬噸TNT當量。總共,巴基斯坦的城市地區被100枚空爆核武器擊中,而印度的城市地區被150枚空爆核武器擊中。此外,巴基斯坦成功地使用了40件戰術核武器和20件戰略武器成功地打擊了印度非城市地區的目標,而印度則成功地使用了25件戰略武器打擊了巴方非城市地區的目標。

研究者認為,考慮到印巴雙方迅速增長的城市人口,兩國城市遭到核打擊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即便雙方使用1.5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這場持續一周的核戰爭也會造成5000萬人死亡。這等於一年內在世界範圍內自然死亡的人數相同的人,相當於將全球直接死亡率增加50倍。如果使用10萬噸TNT當量的核武器,大約會在7天之內造成印巴雙方有1.25億人死亡。這完全是人類的一場災難。特別是印度的傷亡人數將是巴基斯坦的兩到三倍,因為印度人口更多,城市人口更密集。

此外,這樣一場戰爭不僅會殺死大量的人口,而且會威脅到整個世界。該研究使用計算機模擬發現,每一枚引爆的核武器可能會將如此多的煙灰和碎片送入大氣,從而引發「核冬天」,導致溫度迅速下降,陸地上的年平均氣溫下降預計將達到18°C左右。這是一個全面的核冬天,會引發作物歉收,最終導致大規模饑荒。「這是一場人類經歷中從未有過的戰爭,」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布萊恩·圖恩說,「希望巴基斯坦和印度會注意到這份研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S-Jlm0BMH2_cNUgRz-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