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為是兄弟的吳廣,遇到了不夠兄弟的陳勝

2019-10-23     倬見

文┃倬琰

"苟富貴,無相忘",這是陳勝發跡前所說過的名言。當年的那場大起義,雖然沒有直接推翻秦朝,卻被奉為反秦首義。陳勝從一個自命不保的小頭目,揚名為掀開反秦面紗的發起人。在他的身邊,第一個幫他的人,就是一直與他聯名出現的吳廣。但是作為可謂最忠於陳勝的人,吳廣卻以最冤屈和草率的方式死掉。


┃吳廣其人

陳勝的起義,很大的功勞應該分給吳廣一塊。雖然整個陳勝吳廣起義並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但就在短短不到一年裡,吳廣可以說是最忠於陳勝的人了。

【吳廣】

由於陳勝有"苟富貴無相忘"、"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等名言,使得吳廣一直以來都"星光黯淡",所以吳廣在起義中起到的作用經常被人忽略。

用《史記·陳涉世家》里的說法:"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這是吳廣最大的能力。如果把這場起義比作創業公司,陳勝吳廣可以說是最好的組合,陳勝彰顯情懷,用語言的能力吸引員工和投資者,而吳廣則是背後實實在在的執行者,把言語化做產品。

陳勝當年雖然發出過"苟富貴無相忘"的感嘆,卻無人相信,不得不說他雖然會講情懷但卻少了一個幫他執行的人,而吳廣就是那個人。

吳廣"素愛人",可真的是靠"愛"發電,一定是通過結交豪傑、恩施四方來讓周邊的人都"士卒多為用者"。陳勝有精神,吳廣則有利益,實實在在的好處和利益驅使應該是吳廣籠絡人心的最主要方式,後來那九百人願意跟著兩人起義,除了相信了陳勝的"巧舌如簧",也和吳廣的籠絡很有關係。

最終導致起義發生的真正行動,不是魚肚子裡的布條,也不是野地狐狸叫的"大楚興陳勝王",而是吳廣斬殺了那兩個監督的秦朝將尉。《史記·陳涉世家》有載:"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並殺兩尉。"

雖然這些戍邊的士卒都願意給吳廣做事,但造反還是不那麼容易的,為了讓這些人決心跟著自己,吳廣相處了這個注意。和布條與狐狸叫相同,這也是他自編自導的一齣戲。趁著將尉喝醉的時候,吳廣多次揚言要逃跑,終於惹火了將尉。將尉為了以儆效尤,就笞罰了吳廣。吳廣趁機拔出將尉的佩劍殺了他,陳勝則在旁邊幫助他殺了另一個。

【吳廣殺將尉】

這一連串的行為,不僅解決了官方的人,還成功的激起了士卒們的憤怒。而且按照現在的考證,誤期其實並不會處死刑,但現在殺了人卻實實在在犯了法,這九百人最終和陳勝吳廣揭竿而起,一起了這場聲勢浩大的反秦起義。


┃變了的陳勝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以扶蘇和項燕的名義號召民眾。正式起兵反秦後,陳勝自稱將軍,而吳廣自稱都尉,吳廣始終作為陳勝的副手提供幫助,雖然他的份額並不小。

陳勝起兵後,收集大澤鄉的軍隊,攻打蘄縣,然後接連攻占銍、酇、苦、柘、譙等地。陳勝所部進攻沿途不斷發展壯大,到陳縣時已擁有兵車六七百輛,騎兵一千餘,步卒上萬。

【陳勝】

占領陳縣(今河南淮陽)後,當地的三老與豪強認為陳勝論功勞應該稱王,而陳勝自己也萌生出這樣的想法。他就此徵求陳餘、張耳的看法,二人認為陳勝不應稱王,應迅速向西進軍,擁立六國君王的後裔,為秦朝大量樹敵。同時二人還警告陳勝,如果現在就稱王,則天下諸侯恐怕不會相從。

但是志得意滿的陳勝自然沒有聽從陳餘、張耳的意見,起義月余即稱王,建國國號為"楚"或"張楚"。此時的陳勝倒是沒有虧待吳廣,封吳廣為假王,作為張楚國僅次於自己的存在。

但是陳勝自己卻漸漸變了,陳勝稱王之後,他早年的同伴來看望他說:"家俱真多啊!陳涉稱王,居然住了這樣大的房子?"這個來客在宮中隨便放肆,常常跟人講陳勝過去的逸聞,陳勝覺得這有損自己的威嚴,便殺死了來客。從此以後,陳勝的舊交都紛紛自動離去。

另外,陳勝的岳父和妻兄也都在這時候前去投靠。陳勝以普通賓客的禮節對待他們。岳父憤怒地說:"依仗強勢怠慢長者,不能長久!"於是不辭而別。

【陳勝吳廣起義】

雖然還沒有多少地盤,陳勝卻開始任人唯親,任用朱房為"中正",胡武為"司過",考核百官。諸將領作戰結束回都後,讓朱胡二人不滿的,都關入監獄,以苛刻地尋求群臣的過失作為對陳勝的忠心。凡是他倆不喜歡的人,一旦有錯,不交給負責司法的官吏去審理,就擅自予以懲治。

百官對此非常不滿,陳勝卻很信任他們。很快,這個建立不久,根基不穩,而且樹大招風的張楚國開始出現了裂痕。


┃兄弟非兄弟

作為貌似"兄弟"的吳廣,在得到假王的頭銜後,沒有像陳勝那樣留在所謂的都城享受,而是被陳勝任命率領重兵攻打滎陽。

吳廣包圍了滎陽。秦帝國丞相李斯的兒子李由當時任三川郡守,率軍防守滎陽,因此吳廣圍滎陽卻久攻不下。

在這期間,陳勝以周文為將軍,率部由陳縣出發西擊秦,攻破函谷關。再以數十萬兵進抵關中戲地(今陝西臨潼境),逼近咸陽。陳勝派出周文後,認為秦政府混亂,有輕視秦政府的意思,不再設立防備。秦朝少府章邯率領幾十萬在驪山修墓的刑徒,武裝起來迎擊周文軍。周文因為孤軍深入,吃了敗仗,退出函谷關,駐紮曹陽(今河南靈寶縣東),等待救援不至。三個月後,退到澠池,周文自殺。

擊敗了周文的章邯大軍,步步逼近滎陽。吳廣手下有個將軍名叫田臧,眼見章邯的秦軍節節勝利,步步進逼,便和其他人商議道:"假王吳廣驕橫,又不懂用兵權謀,這樣的人無法和他商量議事,不如殺了他。"眾人毫不猶豫地一致同意。於是田臧等人就假冒陳勝的命令,殺了吳廣。

田臧把吳廣殺死而自立,陳勝只能承認既成事實,所以陳勝不但沒有殺田臧派來送吳廣人頭的使者,反而派使者賜給田臧楚令尹的大印,任命他做上將軍。吳廣死後,軍心渙散。秦大將章邯率軍攻來,田臧率精兵西進至敖倉迎戰,兵敗被殺。

吳廣一死,張楚軍的凝聚力大降,陳勝好像高估了自己的統治力,不僅派吳廣去做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且在吳廣被下屬造反殺死之後,草率處理,喪失了很多民心。

當然,這也跟陳勝確實沒有什麼實在的權力有關,所遣諸將打下一個地方後就自立或立別人為王,不再聽陳勝統領,如武臣自立為趙王,韓廣自立為燕王,周市立魏咎為魏王,葛嬰立襄彊為楚王,秦嘉又立景駒為楚王。陳勝面對這種狀況,卻無能為力,只能承認這些人的地位。

整個陳勝吳廣起義,從起兵到陳勝兵敗章邯被車夫所殺,一共半年的時間。可憐吳廣為陳勝出了最多的力,而且是自始至終唯一沒有背叛過陳勝的人,卻死得如此悲哀和草率,實在令人唏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CULHm4BMH2_cNUgaN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