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之王」擴張之殤:海底撈將關停1/5門店

2021-11-05     大摩財經

原標題:「火鍋之王」擴張之殤:海底撈將關停1/5門店

「火鍋之王」擴張之殤:海底撈將關停1/5門店

「火鍋之王」也扛不住了。

11月5日,海底撈公告宣布,將在今年12月31日前逐步關停300家左右經營未達預期門店,其中部分門店將暫時休整、擇機重開,休整周期最長不超過兩年。海底撈表示,此次不涉及裁員,將在集團內妥善安置關停門店的員工。

海底撈最新中報顯示,截止今年6月末,海底撈全球門店數為1597家,其中1491家門店位於中國大陸,一線、二線、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數量分別為287家、593家、611家。這也意味著,海底撈此次關停門店數量將接近總門店數的1/5。

為改善經營表現,海底撈同時還宣布開展「啄木鳥」計劃,該計劃由海底撈執行董事兼副執行長楊利娟負責,持續關注經營業績不佳門店並採取改善措施,重建並強化部分職能部門、恢復大區管理體系,在內部強調價值觀和奉獻精神。

海底撈表示,將適時收縮業務擴張計劃,若海底撈門店的平均翻台率低於4次/天,原則上不會規模化開設新的門店。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海底撈門店整體翻台率僅為3次/天,其中新開門店的翻台率只有2.3次/天。據此前國信證券的研究分析指出,3次/天的翻台率也是海底撈的盈虧平衡線。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9年起,海底撈門店擴張迅猛,當年從2018年末的466家增至768家,2020年的1298家,2021年6月末近1600家。兩年半的時間新增超過1100家,達到2018年門店數量的3倍多,平均每天開店數量超過1.2家。

新門店數量的迅猛增長,推高了海底撈的營收,但並沒有促進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反壓制了核心關鍵指標「平均翻台率」。從2018年達到頂峰的5次/天起,海底撈的平均翻台率連續下降到2019年的4.8次/天、2020年的3.5次/天、2021年上半年的3次/天。

受過快擴張以及疫情的影響,海底撈從去年開始業績受到猛烈衝擊。2021年中報顯示,上半年營收200.9億元,凈利0.94億元,凈利率僅為0.46%。

歷史數據顯示,2017-2020年,海底撈營收分別為106.59億、169.97億、266.19億、287.02億,凈利分別為10.28億、16.46億、23.45億、3.09億元,對應凈利率分別為9.64%、9.68%、8.8%、1.08%。

為了扭轉盈利能力的下滑,海底撈在去年還進行了一波漲價,將2020年的顧客人均消費從105.2元提升到110.1元,但也招來了不少非議。今年上半年,海底撈門店人均消費從去年上半年的112.8元下降到107.3元,說明提價策略並不能持續。

從去年3月起,市場對海底撈的消費龍頭效應和網絡擴張效應過於樂觀,推動海底撈的估值上升和股價猛漲,到今年初股價最高超過80港元,不到一年間漲幅超過三倍。但隨著業績真相暴露,海底撈股價在年內已從高點跌超75%,市值蒸發近3500億港元,最新市值僅1149億港元。

海底撈今天也發表公開信承認,關停門店經營未達預期,主要是由於公司在2019年制定的快速擴張策略所導致,具體表現包括部分門店選址出現失誤、讓各級管理人員無法理解且疲於奔命的組織結構變革、優秀店經理數量不足、過度相信連住利益的KPI指標以及企業文化建設的不足等。

「目前的苦果只能由我們自己一口一口咽下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99459254_100011510-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