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俠小說為何時至今日仍是風靡不減?
筆者認為,除了書中的劇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之外,金庸的著作有著極其嚴謹的邏輯性,加之金庸塑造的人物之多讓讀者們目不暇接。
好比金庸書中有這麼一位人物,他武功卓絕,可掃地僧都要誇獎的蕭峰,他卻小瞧了。
那時蕭峰和蕭遠山相認,二人追擊慕容博闖入了少林寺的藏經閣,準備和慕容博、慕容復、鳩摩智爆發一場血戰。
就在劍拔弩張之時,掃地僧飄然而至,他雙手合十祭出了一道無形氣牆,輕輕鬆鬆就化解了群雄的絕招。
當然,僅靠這樣是無法化解恩怨的,於是掃地僧輕飄飄地拍出一掌,先是「擊斃」了慕容博,後又「打死」了蕭遠山。
眼見蕭遠山被掃地僧如此打死,蕭峰暴怒之下也不管掃地僧的武功有多高,當即使出全力轟出了一記降龍十八掌。
這一掌威力驚人,徑直打在了掃地僧的胸前,只聽「波」一聲,掃地僧肋骨斷了數根。書中是這麼寫的,掃地僧道:「降龍十八掌果然天下第一!」這個「一」字剛說出口,掃地僧就噴出一大口鮮血。
顯而易見,掃地僧夸的這一句「天下第一」表面上說的是降龍十八掌,可實際上卻是稱讚蕭峰的武功了得。
蕭峰能打得掃地僧受傷也並非運氣成分,你且看一看蕭峰的天賦有多可怕。
《天龍八部》共有三位主角,分別是段譽、虛竹、蕭峰,而蕭峰是三主角中最特殊的那一位。
原來段譽、虛竹不斷邂逅奇遇,一個是撿了神功秘籍,另一個是偶遇前輩高人,二人都憑藉奇遇迅速崛起,成了當世江湖的一流高手。
可蕭峰卻是完全不一樣,他好不容易得到的《易筋經》從懷中掉落。更悲劇的還在於蕭峰不但沒有偶遇高人指點,反而在聚賢莊遭受千夫所指,繼而與數百名群雄大打出手。
然而不管是聚賢莊一役,還是在少室山力戰慕容復、游坦之、丁春秋三大高手,蕭峰都展現了一種遇強則強、越戰越勇的特性。
身為作者的金庸也如此寫道,蕭峰他天生異稟,實是學武的奇才,授業師父玄苦大師和汪幫主武功已然甚高,蕭峰卻青出於藍,更遠遠勝過了兩位師父,任何一招平平無奇的招數到了他手中,自然而然發出巨大無比的威力。熟識他的人都說這等武學天賦實是與生俱來,非靠傳授與苦學所能獲致。
蕭峰自己也說不出所以然來,只覺什麼招數一學即會,一會即精,臨敵之際,自然而然有諸般巧妙變化……他生平罕逢敵手,許多強敵內力比他深厚,招數比他巧妙,但一到交手,總是在最要緊的關頭,以一招半式之差兩敗了下來,而且輸得心服口服,自知終究無可匹敵,從來沒人再去找他尋仇雪恥。
這樣一來,就能很好地解釋掃地僧明明身為天龍時代的武林至尊,也會被蕭峰一掌打得吐血受傷。
不過有意思的是,當世江湖卻有這麼一個人,他的武功也不弱,但不如掃地僧,可卻完全不把蕭峰放在眼裡。
那時逍遙派的蘇星河在擂鼓山擺下了珍瓏棋局,惹來了無數英雄豪傑前來破局。段延慶、段譽、慕容復等高手一個又一個地敗下陣來,唯獨又丑又笨的虛竹在誤打誤撞之下破了珍瓏棋局,見到了小木屋裡的無崖子。
無崖子借著小木屋那微弱的陽光看到了虛竹那「驚為天人」的容貌,不由得仰天長嘆,道了好幾句「可惜、可惜」。
無崖子甚至還當著虛竹的面問了一句:「江湖傳言北喬峰南慕容,那個喬峰有來麼?」
無崖子顯然看不上虛竹,這才詢問虛竹蕭峰有沒有來。由此可見,無崖子的「意中人」不是虛竹,而是大名鼎鼎的蕭峰。
然而無崖子此舉顯然看扁了蕭峰。
首先,無崖子的北冥神功固然厲害,可兼容性極差,需要將原先修煉的內功化得一乾二淨。好比無崖子在傳功之前,是不是將虛竹原先的少林內功盡數化去?
等於說,若蕭峰真的走進了小木屋,以無崖子「坐井觀天」的認知,他是不是也要將蕭峰的內功化得乾乾淨淨?
其次,無崖子低估了蕭峰的傲骨,以蕭峰的為人,他豈會白白地接受無崖子的「恩惠」?
因此,無崖子顯然小看了蕭峰,他誤以為自己擺下的珍瓏棋局極其誘惑,能吸引蕭峰而來。無崖子也小瞧了蕭峰的武功,他若真的要強行化走蕭峰的內力會如何?
你要知道,丁春秋能打得無崖子在江湖銷聲匿跡幾十年,可在少室山上,丁春秋連蕭峰的三記降龍十八掌也抵擋不住,試問無崖子真的對蕭峰動粗會如何?必被蕭峰一掌反打得狼狽不堪、倒地不起。
綜上來看,無崖子身為逍遙派的前任掌門人,眼光也太差了些,否則也不會娶了一個水性楊花的李秋水為妻,後又收了一個欺師滅祖、心懷鬼胎的丁春秋為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