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鑑定到三味書屋,原來我們都被魯迅的勤奮騙了?

2021-10-19     朕說

原標題:從百草園鑑定到三味書屋,原來我們都被魯迅的勤奮騙了?

在之前的文章里

朕大概講了一下

一個跟我們在課本上看到的嚴肅的魯迅

不一樣的迅哥兒

【回顧前文】

我,魯迅,育兒博主

迅哥兒實在是很寶藏

以至於讓人每隔一段時間

就可以發現他新的東西

比如

看過《覺醒年代》的愛卿應該知道

裡面出現的是已經留學歸來很長一段時間的魯迅

那麼,在童年跟留學期間

魯迅究竟經歷了什麼?

各位愛卿熟悉的《藤野先生》

其實包含著魯迅沒提到的什麼秘密?

藤野先生後來怎麼樣了呢?

今天,微博上的博物君張辰亮憑藉著

各種表情包和紮實的生物知識

給我們帶來各種有趣又好玩的科普

假如沒有留學

魯迅差點就成為那個時代的「博物君」

左青年魯迅(留學期間),右博物君張辰亮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這段愛卿們熟悉的段落里

不到400字,迅哥兒就提到了13種動植物

魯迅從小就特別喜歡種花種草

比如月季、石竹、文竹、郁李、映山紅等

在家裡人上墳祭拜的時候

迅哥兒就特別開心放飛自我——

上墳需要到山上

魯迅就可以收集很多種子回家

每年迅哥兒還會給這些花草收籽

用紙包著藏起來,第二年再種

並且還分好類定名稱

後來種的花多了,迅哥兒還發現一些書上的錯誤

比如《花鏡》里,說到映山紅種植

必須用到它原本在山上的土

魯迅看完表示

因為種映山紅不需要過多澆水就行

不需要什麼本山上的土……

迅哥自己還養過一些小動物,比如隱鼠

隱鼠被長媽媽踩死之後

迅哥兒還怨念過她很長一段時間

直到長媽媽給他買了《山海經》

迅哥兒才原諒她

不過

誰是要說魯迅這個愛好的

「最大受害者」

那應該是魯迅的弟弟周建人

他成為生物學家很大的原因就是

迅哥兒不斷地給他安利

魯迅不僅給他準備各種做植物標本的工具

就算到了日本,兩人分開了

也要親自挑選相關的書籍給他寄回去

迅哥兒家雖然祖上闊過

但到魯迅這輩,家產已經剩不了多少

他作為長子,不得不撐起整個家

我有四年多,曾經常常——幾乎是每天出入於質鋪和藥店裡,年紀可是忘卻了,總之是藥店的櫃檯和我一樣高,質鋪的是比我高一倍,我從一倍高的櫃檯外送上衣服或首飾去,在侮蔑里接了錢,再到一樣高的櫃檯上給我久病的父親去買藥。——魯迅《吶喊自序》

這期間,迅哥兒也受到不少冷眼

我小的時候,因為家境好,人們看我像王子一樣,但是,一旦我家庭發生變故後,人們就把我看成叫花子不如了,我感到這不是一個人住的社會,從那時起,我就恨這個社會。
有誰從小康家庭而墜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路途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目。

15歲父親病死後

魯迅就想離開紹興去讀書

經歷了家庭變故

迅哥兒選擇學校的標準就是——

不要錢

南京的江南水師學堂正好不要學費

每年還發二兩銀子零用錢

迅哥兒在那學了半年之後就考入

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鐵路學堂

同樣,這裡讀書不要錢

迅哥兒在這個學校里學習

地質學、礦務學以及各種物理化知識

還接觸《天演論》

1902年,魯迅21歲

第三名的成績從學校畢業

1902年,反正不需要自己出錢

魯迅赴日本留學,進入東京弘文學院學習日語

在這裡,魯迅剪了辮子

學習法律、經濟、教育和自然科學知識

課餘時間還喜歡上了文學

看到國內各種革命運動

他寫下了《自提小像》

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在這期間,魯迅還和同學編譯了《中國礦產志》

書里附有《中國礦產全圖》

據說,日本人在繪製這張地圖的時候

曾派人親自實地精密地調查中國礦產資源

並且還不讓出版

魯迅和同學在偶然間發現了這張地圖

就急忙借來摹繪,還放大十二倍印製在書中

1904年4月,23歲的魯迅從弘文文學院畢業

前往仙台學醫

*除了《吶喊·自序》《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因太炎先生想起的二三事》等略有涉及,專寫魯迅留日生活的似乎只有《藤野先生》一篇

魯迅選擇到日本東北的仙台學醫

有個原因就是

當時大多數中國留學生只是吃吃喝喝

對學習沒有多上心

魯迅的那位同鄉也是,功課上只有體育及格

魯迅不想跟他們一樣

而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地處偏僻

沒有中國留學生

不過……

迅哥兒的生活並不輕鬆

《覺醒年代》里,各位愛卿可以注意到

魯迅的食物里有辣椒

不僅如此

初冬已經頗冷,蚊子卻還多,後來用被蓋了全身,用衣服包了頭臉,只留兩個鼻孔出氣。在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無從插嘴,居然睡安穩了。

環境不好問題倒也不大

頂多「每天總要喝難以下咽的芋梗湯」

而讓人難受的是日本人對中國人的偏見

據考證:

1905年春季開學考試時

魯迅的成績是

解剖:59.3

組織:72.7

倫理:83

這三門的平均分是65.5

儘管日本人看不起中國人

但有一個人卻是真心對待魯迅的

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藤野先生——

也是因為藤野先生

魯迅在日本終於感受些溫暖

後面大家都知道了

迅哥兒因為看到中國看客圍觀砍頭的影片

決定

「棄醫從文」

因為怕藤野先生傷心

迅哥兒還騙他說,是去學生物

老師教的東西還有用……

藤野先生曾希望魯迅可以寄他照片

我離開仙台之後,就多年沒有照過相,又因為狀況也無聊,說起來無非使他失望,便連信也怕敢寫了。經過的年月一多,話更無從說起,所以雖然有時想寫信,卻又難以下筆,這樣的一直到現在,竟沒有寄過一封信和一張照片。

魯迅成為作家之後

曾多次打聽過藤野先生的下落

可是一直找不到

在1936年的今天,魯迅病逝

死前床頭還擺著藤野先生的照片

在魯迅離開後

仙台醫專併入東北帝國大學

在那裡,學歷不夠的藤野先生失業了

之後,他經歷了喪妻喪子之痛

有一次,他的另一個孩子

拿著迅哥兒的《藤野先生》給他看

藤野先生看完後,發了好一會兒呆

最後對兒子說:

「寫的是我。但是,你不要跟別人說。」

因為自卑於自己的貧窮

藤野先生也沒有跟魯迅見過面

當他知道迅哥兒去世的時候

還對著報紙拜了拜

盧溝橋事變之後

日本人需要大量的藥物

藤野先生診所里有,但他卻從來沒有賣給日本人

甚至叮囑自己的兒子:

「你們記著,中國,乃是將文化教給日本之先生。」

後來,藤野先生的另一個孩子在廣島喪生

幾個月後,他就去世了

4天後

日本宣布投降

「周君身材不高,臉圓圓的,看上去人很聰明。記得那時周君的身體就不太好,臉色不是健康的血色。周君學習很努力,上課時非常認真地記筆記。可是我看他聽日語和說日語都不利索,想必學習中很吃力。
於是我講完課後就留下來,看一遍周君的筆記,把周君漏記、記錯的地方添改過來。
如果是在東京,周君大概會有很多留學生同胞,可是在仙台,因為只有周君一個中國人,想必他一定很寂寞。可是周君並沒有讓人感到他寂寞,只記得他上課時非常努力。
我很尊敬中國的先賢,同時也認為要愛惜來自這個國家的人。這大概就是我讓周君感到特別親切、特別感激的緣故吧。」
——藤野嚴九郎《謹憶周樹人君》

各位愛卿都讀過這樣一段話

其實迅哥兒並不是嘴上說說

在當時中國外憂內患

「亡國論」大為流行的時候

他至始至終都貫徹著自己的這句話

他批判國人

但至始至終,他也都是愛著中國……

參考資料

魯迅《藤野先生》

魯迅《朝花夕拾》

藤野嚴九郎《謹憶周樹人君》

周建人《魯迅故家的敗落》

張婧《童年經驗對魯迅文學創作的影響》

亓同惠《仙台的另一個魯迅》

王國傑《向現實妥協——魯迅棄醫從文的另一種解讀》

塗昕《從「博物學」看魯迅》

三寶政美(日)著、卞顯樂 譯《藤野先生批改魯迅課堂筆記再探》

廖久明《魯迅在<藤野先生>中為什麼不寫同在仙台的同鄉施霖》

李林棟《魯迅上學時的課外生活》

范艷蛾《魯迅與中國近現代歷史事件》

秦剛《「有音效卡通」時代的魯迅:迪士尼動畫在民國上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95913963_624188-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