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發展被立案調查「雪松系」再惹關注
10月12日晚,雪松發展(002485.SZ)發布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立案告知書,希努爾男裝股份有限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雪松發展前身即山東服裝上市公司希努爾,2018年廣州民企集團雪松控股入主,直到今年8月才更名為雪松發展。目前,雪松控股旗下的雪松文旅和君凱投資作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雪松發展70.3%股份。
除雪松發展外,雪松控股還實控化工上市公司齊翔騰達(002408.SZ)、君華地產、雪松信託等實體。此前有市場消息稱,雪松控股欲轉手雪松信託給廣東國資,但很快遭到廣州國資方澄清闢謠。
受立案調查影響,雪松發展今日跌停,最新市值只有24億元。
監管警示
雪松發展並未披露立案調查具體涉及的信披內容。不過,市場注意到此前雪松發展就因財務問題收到監管警告。
今年4月28日,雪松發展發布前期會計差錯更正說明,表示證監會檢查雪松發展2019年年報項目時,對雪松發展的全資子公司諸城松旅收到的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提出不同意見,即諸城松旅收到的政府補助應當與資產相關,而非與收益相關。諸城松旅 2018-2019 年度將收到的政府補助計入營業外收入不準確。
根據監管要求,雪松發展需要對2018、2019年業績作出更正,歸母凈利分別調減7304.58萬元和4857.75萬元。
今年7月,因上述會計差錯及2020年度業績預告修正不及時,山東證監局對雪松發展及相關責任人段冬東(時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洪鳴(時任財務總監)、成保明(時任財務總監)出具警示函。
會計差錯涉及的公司諸城松旅,主要項目是位於山東諸城的恐龍探索王國,該項目在2018年動工,至今仍處於建設期。
自從該項目落地後,諸城松旅一直享受當地財政局補助。於2018年、2019年分別收到諸城市財政局發放的9739萬和6477萬旅遊產業發展獎勵金。2020年,雪松發展被曝光會計差錯後,當年年報未披露諸城松旅獲得的獎勵金情況,但其旗下項目諸城恐龍大世界項目再度獲得了3600萬補助,今年上半年再增補助金3788萬。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預算高達7.81億,但雪松發展對其資金來源一直表示為「其他」。截至目前,當地政府已經為其發放2.36億補助金,而雪松發展對其投資為1.695億,明顯低於當地政府投入。
文旅收入謎團
雪松發展的文旅業務是雪松入主之後才開展的。與之相對的是,2020年12月,雪松發展將服裝相關業務全部剝離,以5億價格賣給了原實控人王桂波。
雪松入主之後,其實控人張勁不斷將手中的文旅資產裝入上市公司,先後出資設立了諸城松旅、雪松文化旅遊、希創文化旅遊等公司,並收購了靈水小鎮文旅、仁華置業、天楠文旅等公司。目前,雪松發展旗下主要的文旅項目包括諸城恐龍園項目、西安芷陽花巷項目、嘉興西塘花巷項、香格里拉·獨克宗花巷項目。
不過,張勁將文旅資產裝入上市公司的過程並不完全順利。2018年,雪松發展為完成對麗江玉龍和麗江暉龍兩家公司的收購,一度停牌接近半年。不過,該計劃最終夭折,麗江玉龍和麗江暉龍持有的麗江大研花巷項目自2019年開始交給雪松發展運營管理。
文旅業務也一度成為雪松發展的重要業務線。2018-2020年,雪松發展的旅遊收入分別為9.8億、26億和1.35億。
雪松發展的文旅業務也因此受到質疑:明明大多數項目還處於開發和興建階段,為何如此賺錢?
2018年雪松發展文旅收入接近10億,但當年諸城恐龍園項目剛剛開始動工;西安芷陽花巷才開始規劃設計;嘉興西塘花巷項目正在對一期項目升級改造,並著力開發二期項目;處於營業的似乎只有當年9月開業的藏域風情文旅小鎮香格里拉·獨克宗花巷。
2019年,雪松發展的旅遊業務實現26億收入,但相比上年度,雪松發展僅新開了嘉興西塘古鎮一期項目,並且通過運營麗江大研花巷項目獲得500萬管理費。
2018年6月,雪松發展與多家龍頭旅行社合作打造了B2B網站「松旅網」,宣稱要全產業鏈運營,重構文旅產業,做中國專業的旅遊小鎮運營商。為此,雪松發展還將有著深厚的文旅履歷背景的段冬東聘任為總經理,之後更將其選舉為董事長。
雪松發展在年報中表示松旅網2018年主要服務廣東、山東、北京、河南、福建等地區,但並未披露其營收規模。在此後的年報中也不再提及松旅網相關內容。
2020年,文旅業務受疫情重創,雪松發展重拾了雪松系擅長的供應鏈業務。該業務當年實現營收5.12億,在總營收中占比超過三分之一;到今年上半年供應鏈業務已經成為雪松發展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實現收入7.8億,占比超過80%。同期文旅收入只有4502萬,相比疫情嚴重的2020年下滑接近四成。
雪松系危局
雪松發展突遭立案調查,是否會觸發雪松系的連鎖反應?
截至今年6月末,雪松文旅和一致行動人君凱投資合計持有雪松發展70.3%股份。自2019年起,雪松系持股幾乎全部質押。如果雪松發展股價持續下跌,是否會觸發其強制平倉風險值得關注。
目前,雪松發展的流動性已經非常緊張。截至6月末,雪松發展有息負債接近6億,且全部為短債,同期在手貨幣資金不足6000萬,短債缺口非常大。
同樣陷入流動性緊張的還有雪松系的主要發債平台雪松實業。截至6月末,雪松實業有息負債高達234.9億,而雪松實業在手貨幣資金只有54.9億。
不過,雪松系最大的「暗雷」還是雪松信託。雪松信託前身為中江信託,因在2017年後頻頻「踩雷」造成大量產品逾期和不良資產,陷入經營困境,2019年被雪松控股收購,雪松控股持有雪松信託71.35%股權。雪松接手之後,雪松信託仍未改變虧損局面,2019年、2020年凈虧損14.4億、7.3億元。
雪松入主之時,曾披露雪松信託的項目逾期情況:35個逾期項目,本金總規模共計79億元,涉及投資者2400人左右。彼時,雪松實控人張勁曾承諾:「我們只占70%的股份,但會承擔100%的責任。」
不過,雪松似乎並未擺平這個爛攤子。去年底,多位與雪松信託簽署過受益權轉讓協議的投資人表示並沒有等來雪松信託承諾的本息兌付款。今年以來,更有投資者不斷前往雪松信託維權。
雪松信託去年還曾被媒體曝出涉嫌存在供應鏈自融,一度引發外界對其廣泛關注。今年7月,市場傳言雪松控股欲轉手雪松信託股權,且將由廣東國資接手。不過該說法很快被廣州開發區控股集團澄清闢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94911580_100011510-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