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學期間
愛卿們可能都要學習魯迅的文章
「一怕寫作文
二怕周樹人
三怕文言文」
以下哪句話是魯迅說過的?
A、我說過這樣的話
B、 我實在沒有說過這樣一句話
C、 的確是我說的
D、學醫救不了中國人
.
.
.
.
.
.
之前豆瓣9.3分《覺醒年代》大火
這部劇也讓課本里的魯迅活了起來
有人說魯迅太過高深
所以,希望把魯迅從中學課本里剔除出去
不過,要朕說
迅哥兒其實也不是大家眼中那麼嚴肅
《覺醒年代》里說到,魯迅寫了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
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時
首次使用了筆名「魯迅」
但其實
「魯迅」只不過是我們最熟悉的
周樹人的筆名
迅哥兒(這個其實也是魯迅筆名)
一生用了146個筆名(據《中國全史》統計)
這世界上很少有作家跟魯迅一樣
取那麼多筆名
在1927年~1936年
在反文化圍剿的戰鬥中
為了衝破白色恐怖
使更多文章得到發表
魯迅使用了100 多個筆名
比如說
因為我舊日的筆名有時不能通用,便改題了『何家干』,有時也用『干』或『丁蔭』。
——魯迅《偽自由書·前記》
不過,各位愛卿懂的
迅哥兒經常陰陽怪氣
他的筆名也是帶著戰鬥火藥味
比如前面的「干」
實際上也是罵國民黨
什麼借用漢字的形、音、義
(如筆名「且介」來源於半殖民半租界狀態的舊上海
「租」「界」兩個字各拆一半)
有的借用外語,有的結合時事
有的就直接用一個社團
(比如「譯文社同人」,「奔流社同人」
現在動漫界經常用的「同人」其實也是出自魯迅)
而有的,還是敵人「賜給」他的……
1930年3月國民黨浙江省通緝魯迅
不准他演講
隨隨便便找個理由扣留他的書
有的地方甚至禁止
《吶喊》用紅色封皮
*隋由「墮」變化而來,「洛」諧音「落」
迅哥兒對敵人
那是有多陰陽怪氣就多陰陽怪氣
對自己的家人好朋友那是不要太溫馨
要說迅哥兒秀恩愛
那不比各位卿差
比如他曾寫給妻子許廣平這樣的信
迅哥兒給自己開小號是為了戰鬥
而給自己的喜歡的人取小名
那是完全是為了表達
自己對對方有多喜愛
*女師大事件:1925年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學生為反對封建迫害而同學校當局展開的鬥爭,許廣平也是其中反對者之一,因而被當時的校長罵成「害群之馬」
後來,魯迅又給許廣平取了其他小名
比如「乖姑」「小刺蝟」
迅哥兒跟許廣平通信,有個署名是「小白象」
於是,他給自己的孩子取個小名叫「小紅象」
還自編的兒歌:
迅哥兒對孩子可以說,很是溺愛
孩子看書,書散了一地他不責怪
孩子要寫信了,他跟孩子一起挑信紙
家裡貧窮,孩子因為車子壞了想要新的
但看到孩子騎車能鍛鍊身體
魯迅就買買買
和孩子去看電影之前
迅哥兒還要親自去看一遍
就是害怕有不合適孩子看的內容……
雖然迅哥兒也常常吐槽自己的孩子——
*孺子牛的「孺子」是小孩子的意思,不是人民,只不過後來大家覺得這句也適合用在其他地方
就算是自己不情願的事
只要家人開心,他也會去做——
魯迅不喜歡寫言情小說鴛鴦蝴蝶派作者的書
但他的母親很喜歡
於是,他只能一邊罵一邊買
如果愛卿們細心觀看
會發現《覺醒年代》里
迅哥兒總是在……
據不完全統計
從1912年到1926年
迅哥兒在北京生活的15年里
他去過的有名的餐館就有65家!
就算是回憶家鄉
魯迅想的是
我有一時,曾經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的蠱惑。
——《朝花夕拾》
迅哥兒喜歡吃甜食
比如說沙琪瑪
每次發工資都會去買上幾塊解饞
也因為太過喜歡吃甜的
迅哥兒還干過不少騷操作
比如
因為牙疼去看牙醫,獎勵自己吃糖
有人給魯迅寄了柿子糖說是可以清涼下火
迅哥兒吃了覺得好吃
但心裡想著要留一點以備上火長瘡
最後邊吃邊想自己應該不會經常上火
結果把糖全吃了……
跟各位愛卿眼中文質彬彬的魯迅不一樣
迅哥兒其實也是個體育健兒
他不僅會騎馬
還會柔道……
在日本的弘文學院裡
就有周樹人在柔道入門志願書上的署名與蓋印
他師從嘉納治五郎
——日本近代柔道之父
有一次,魯迅說:『在廈門,那裡有一種樹,叫做相思樹,是到處生著的。有一天,我看見一隻豬,在啖相思樹的葉子。我覺得:相思樹的葉子是不該給豬啖的,於是便和豬決鬥。』恰好這時候,一個同事的教員來了。他笑看問:『哈哈,你怎麼同豬決鬥起來了?』我答:『老兄,這話不便告訴你。』.....
——章衣萍《談魯迅》
不過
迅哥兒皮是真的皮
魯迅與周作人住在紹興會館時,夜晚被叫春的貓吵得無法入眠,兩兄弟便搬凳子,操竹竿,爬到院牆頭上做棒打鴛鴦的事情。有一回沈尹默去紹興會館看魯迅,碰巧有人在牆邊小便,他看見魯迅正用一彈弓聚精會神地射此人的屁股。
——《民國范兒》的原文摘錄
《覺醒年代》里出現了
魯迅設計北大校徽的情節
「北大」二字由三個人形圖案組成,象徵著學校乃育人之所
作為一個醫學生
迅哥兒很早就展示出自己在美術上的天賦
實際上,魯迅還被譽為「中國新興版畫之父」
中國版畫屆的最高獎項就叫做
「魯迅版畫獎」
《覺醒年代》里的版畫也是致敬迅哥兒
不僅如此
迅哥兒還會自己設計封面……
對待穿衣,迅哥兒也很有品味
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腳長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腳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橫格子的還好;橫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子更往兩邊裂著,更橫寬了,胖子要穿豎條子的,豎的把人顯得長,橫的把人顯得寬。
——蕭紅《回憶魯迅先生》
他也曾經自己設計過衣服
後來新置了一件外套,形式很像現今的中山裝,這是他個人(指魯迅)獨出心裁,叫西服裁縫做成的。
——許壽裳在《亡友魯迅印象記》
此外,網友@米二十四尺
就發現《覺醒年代》紀錄片里
魯迅出場買碑帖時
劇組所準備的道具里
就包含了龍門二十品碑帖裡面的帖子
而魯迅還真的曾經在日記記錄過這個帖
《比丘道匠為師僧父母造像記》《邑主馬振拜和維那張子成卅四人為皇帝造像記》《一弗為張元祖造像記》《北海王國太妃高為亡孫保造像記》《鄭長猷造像題記》《比丘法生為孝文皇帝並北海王母子造像記》《廣川王祖母太妃侯造像題記》
沒錯,迅哥兒還是個收藏狂魔
他收藏過碑帖、漢畫像、古錢幣、版畫、書畫等
據上海魯迅紀念館館長王錫榮統計
魯迅所藏的石刻拓片就有
「四千二百一十七種五千九百餘件」
其實,至始至終
魯迅並不總是那麼冷酷,不近人情
魯迅博物館網站
收錄了魯迅各種語錄和作品
愛卿們甚至可以在上面
搜到魯迅說過這樣的話
但他確實沒說過
「學醫救不了中國人」
魯迅只是在《<吶喊>自序》裡面提到
自己放棄學醫的原因:
這一年我沒有畢業,我已經到了東京了,因為從那一回(俄日戰爭片)以後,我便覺得醫學並不是一件緊要的事情,凡是愚若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
一百四十年前
中國半封建半殖民苦難的大地上
有這樣一個人誕生了
他看到了愚昧的中國「看客」
他看到了封建社會裡「吃人」
他用筆來戰鬥
而我們似乎低估了他所面對的危險
但他從沒放棄過
也沒說過中國徹底沒救
他還寄託著希望
在鐵屋子裡「吶喊」
他讓人看到「中國的脊樑」
他說要「救救孩子」
他還說
而另一方面,在書本之外
他更是一個跟我們一樣
是小號狂魔,是個吃貨,愛秀恩愛……
這樣一個超級可愛寶藏的人
也是他真實的一面!
/
參考文獻
趙彝《關於魯迅的筆名及其他》
王祖遠《魯迅140多個筆名的由來》
二毛《美食家魯迅》
孫曉濤《論魯迅的篆隸書法與金石收藏》
張才生《周樹人柔道入門志願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92145782_624188-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