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葉春池
一個普遍的現象是,當代年輕人自己可以單身,但從戀愛綜藝一路嗑到離婚綜藝,別管最後是HE還是BE,只要是CP嗑就完了。
隔壁《心動的信號》CP正組得火熱,這邊芒果TV直接搬出了一檔「離婚進行時」的觀察類綜藝《再見愛人》,三對BE的夫妻給觀眾遞了無數淚點。
從單身男女的《我家那閨女》《我家那小子》,記錄結婚過程的《婚前21天》,到夫妻相處的《妻子的浪漫旅行》和育兒全過程的《新生日記》,再到失婚後女性再出發的《怦然再心動》和最新的《再見愛人》,整個婚戀綜藝算是形成了完整的閉環。
豆瓣8.7的高分讓《再見愛人》成了這一眾婚戀綜藝里特別的存在,不少觀眾看完忍不住幾度垂淚、連連嘆息,破碎的婚姻日常,真實、動人又傷人。
有人說它是中國版我們離婚了,有人說它是婚姻變形計。這都源於這檔節目請來的嘉賓,三對正處在「已離」「在離」「想離」狀態的夫妻。在當下甜劇、戀綜橫行的影視圈裡,這檔離婚綜藝顯得「格格不入」。
親密關係的課題里,只是甜已經滿足觀眾的需求,甜的是理想,虐的才是生活。
BE美學
《再見愛人》是一檔CP開始就BE了的綜藝,裡面的三對夫妻,分別是婚姻里不同的三個階段,各自面對不同的難題。
章賀和郭柯宇,因為合適,一個月便閃婚。婚後10年,兩人活在同一屋檐下,彼此卻待在各自的世界,生活只有冷漠和較勁;王秋雨和朱雅瓊,因為孩子,他們離婚又復婚,彼此相愛,仍然選擇分開;KK魏巍和佟晨潔,相處和諧,恩愛如初,這對看似幸福的婚姻,卻是問題最多,也是最無解的一對。
已經離婚的章賀和郭柯宇應該是離婚夫妻里體面的代表,兩個人素質都很高,一直相敬如賓,沒有到魚死網破或者苦大仇深的地步。有多少夫妻,在這種婚姻里吵紅了眼,撕破了臉,給身邊的人帶來了痛苦,也讓自己陷入深淵。
他們在沒有享受到愛情的時候就結了婚,婚後多年兩人在婚姻關係里不約而同的感受到了孤獨。章賀避開與郭柯宇正面的眼神交流,寧願問別的夫妻郭柯宇是什麼性格都不願跟她直接交流,可是有很多次,他都在偷偷觀察自己這位前妻。
郭柯宇每每躲開章賀的靠近,直言過去十年沒有進入過章賀的世界裡,不愛他、很抱歉,可是當章賀第一次出現,她迎上去的動作明明是欣喜的。
這倆人也被網友戲稱是BE美學的天花板,大多數網友都希望他們復合,覺得他們只是溝通有問題,兩人之間還是飽含愛意,也是網友在三對夫妻里嗑糖嗑的最多的一對。
朱雅瓊和王秋雨這對夫妻的信號則永遠對不上,朱雅瓊寫給王秋雨的歌,王秋雨只用「火不了」來評價;朱雅瓊拍攝的兩人之間許多回憶的畫面,在王秋雨看來,是「沒有意義」「浪費時間」。
KK和佟晨潔這對是典型的女強男弱,之前KK「讓女生做飯是她的榮幸」的理論也是招來群嘲,兩人之間也有很多問題,要不要孩子是最嚴重的導火索。但隨著節目的播出,魏巍性格中的孩子氣也逐漸展現。家務事、是否生孩子、不會換位思考等等只是「孩子氣」的表現而已,但偏偏他有趣又幽默,能夠給佟晨潔帶來快樂。
三對夫妻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本該是口誅筆伐的網友卻硬生生在這堆玻璃渣里嗑到了糖。 甚至在一檔離婚綜藝學會了如何去愛。就像網友評論到「從每個嘉賓身上,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試著去反思,去理解」。反思也好,共鳴也罷,這些經驗或許是網友如此上頭的原因。
「小虐綜」贏了「小甜綜」?
剛剛收官的《心動的信號》第四季豆瓣評分最終停在了5.8分,無法與第一季的熱度和口碑相比,工業的糖精和後續嘉賓的不體面讓觀眾對這類的糖有點疲倦了。 反倒是《再見愛人》里的「虐」,讓不少觀眾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甜。
內娛的一大怪現象就是電視劇往往還沒真人秀看上去真實。當國內的言情劇要麼爭搶著用工業糖精投喂觀眾,要麼用離地萬里的浮誇劇情競相凡爾賽,反倒是一檔離婚紀實觀察真人秀讓人感受到了些許談論愛的誠意。
如果說戀愛綜藝滿足的是當代人對「美好愛情」的浪漫化想像,離婚綜藝是把人們在日常情感相處里或喜或悲、千姿百態的「虐心細節」撕開給你們看。
「小虐綜」的內容價值之所以大於「小甜綜」,在於離婚狀態下人們真情實感的流露,其「紀錄片性」大於「戲劇性」。 戀愛綜藝節目組常常設置迴避真實生活的溫馨場所,讓身份各異的精英在無憂的「實驗場」里專注戀愛。但離婚綜藝的發生場域,一定是剝去美好濾鏡後最真實生活的「一地雞毛」。
從明星相親式戀綜,到觀察類素人戀綜,從劇綜交互式新戀綜模式出現,到戀愛綜藝將話題點直指離婚這一沉重的話題,戀綜的話題度逐漸拓展。討論的議題也從輕鬆愉快的看明星戀愛、嗑CP,向觀察、分析、討論普通人的戀愛心理和戀愛行為,再到現在的《再見愛人》這樣的嚴肅議題流變,話題再度升級。直指討論夫妻情感危機、婚姻的責任和意義。
「結婚不一定是為了幸福,但離婚一定是為了幸福」。《再見愛人》精準地踩在了目前「重新審視家庭與婚姻」「女性追求獨立與事業」等熱點話題之上,這些話題時至如今依舊沒有定論。
而且有意思的是,《再見愛人》的受眾並不僅僅是已婚人士,有調查顯示《再見愛人》的受眾里人數最多的是18—32歲的年輕人,且有相當一部分是單身人士。這些年輕人用不同的視角看待離婚這件事兒,從離婚綜藝里他們反而看到了愛和甜。
在當下甜寵劇、情景劇式戀愛綜藝盛行其道的當下,離婚綜藝一定程度上給觀眾還原了親密關係的「本來面目」,對市場的內容創作具備引導作用。
雖然目前大部分觀眾對《再見愛人》的反饋是正向的,但早在《我們離婚了》播出時,市場觀眾便在探討一個問題:復合。短期看來,這是一個情感的美好導向,但這並不是唯一正確答案。
這大概是離婚綜藝逃不脫的走向,也是後期影響節目口碑的關鍵。 就像看電視劇一樣,不少觀眾會介意最終的結局是否跟自己想的一樣,如果不一樣的話,可能要給節目組寄刀片了。觀眾的情感則更傾向於「傷害之後各自獨好」,就像市場上除了章郭夫婦被看好,其餘兩對則對喊話離婚。
無論如何,《再見愛人》也算是開創了國內婚戀綜藝的新類型,也給觀眾帶來了不少思考,這種社會話題思考的才是節目應該有的內核。目前來看,《再見愛人》的開局不錯,只要嘉賓不翻車,後續節目組保持水準,「虐綜」也算是開了好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87455981_100156659-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