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星爾克「熱」,被質疑營銷,太俗!

2021-07-26     荼然笑了

原標題:鴻星爾克「熱」,被質疑營銷,太俗!

最近的國貨產品鴻星爾克突然「熱」了起來,網友說,起止是熱啊,簡直是一路火花帶閃電呀,就連小編自己也入手了幾件商品。

原因是啥呢?其實是讓大家感動的是一種精神,鴻星爾克再我們的印象中一直是一個「艱難度日"的國產品牌,即是如此,這個品牌也肩負起了一個企業該有的社會責任感,這份溫暖和堅持是網友最熱淚盈眶的點。

7月25日,鴻星爾克總裁吳榮照表示, 出現這種情況,自己的狀態就是」蒙圈「,不過心中的感恩之情溢於言表。對於外界傳言說的」瀕臨破產「,他回應稱,雖然依舊艱難,但是沒有那麼嚴重,並一再勸解消費者理性消費。網友回覆:「老吳就是不懂營銷,不用管他,我們就是要野性消費。」這麼硬核的消費者也是真真的可愛。

這種「野性消費」不止提現在了其品牌的直播間,線下實體店也人滿為患,門店貨品幾乎被一掃而空,甚至有點顧客買了500塊錢的商品,丟下1000快錢就跑了,售貨員也是哭笑不得。

一個不做廣告的國產品牌竟然能做到全國熱購潮,可以算是史無前例了。有人說,這就是鴻星爾克在做營銷,又是營銷,又是營銷,難道一個企業慷慨捐贈就必須是營銷嗎,不是所有行為都可以用商業營銷來解釋的。

此次鴻星爾克捐贈的是5000萬的物資,大家注意看了,是「物資」,如果做營銷的話,最好的選擇就是先捐「庫存」,這樣做法最省錢了,再不然可以直接捐錢,這樣最省事兒,但是捐贈5000萬的物資,這是一件很勞神的事情啊。一些網紅捐贈礦泉水和方便麵,10萬元的物資就已經筋疲力盡了,從搜集物資,到購買,然後聯繫運輸,最後裝車,然後對接捐贈機構或者捐贈人,5000萬的物資會實在怎樣一種操作,我們可想而知。而且在之前的一些災難的時候,鴻星爾克也是挺身而出捐錢捐物,如果要做營銷,時間可以更早的。

再說了,大家見過哪個營銷團隊在第一天就賣斷貨的,若是營銷,他們應當有充足的貨存才對,所以鴻星爾克的老闆壓根就沒有想到會因為一次捐款而掙錢,這次也只是一個民族企業在國難當頭的時候最真實的責任感提現而已,談營銷,太俗!

現在處於「神壇」地位的鴻星爾克也是如履薄冰,被質疑營銷是一方面,還有一部分人盯上了他們的捐贈,懷疑詐捐,說捐了20萬瓶冰露礦泉水的鴻星爾克為啥說捐了5000萬物資?對於這樣的疑問,壹基金和鄭州慈善會先後作出回應:

壹基金:200現金已撥付,20萬瓶裝水已經到災區。根據框架協議,約定7月20日起向壹基金捐贈現金和物資,其總價值不超過人民幣2000萬元,物資將根據到達情況和災區需求分批次接收和發放。

鄭州慈善總會:100萬已到帳,2900萬物資分批次捐贈。

所以,不要再質疑一個民族企業的愛心和責任感了,正確看待這個問題就好了。另外鴻星爾克的總裁吳榮照一再呼籲大家要理性消費,按需購買不是口號,希望大家對愛心企業支持的同時,也不要對行業同行造成影響,更多的去關注一下一線救災情況吧!

----------------北京十大律師所 · 法律小課堂 ----------------

1. 關於捐款抵稅的法律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的規定,企業發生了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總利潤的12%以內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鴻星爾克的財報顯示,去年和今年一直在虧損,所以,鴻星爾克是不能抵稅的。

2. 關於詐捐的法律問題

我國法律明確規定,捐款是具有公益性質的贈與合同,不能撤回,即使鴻星爾克馬上要破產了也必須先兌現捐款承諾,也就是,好人必須做到底。

所以,所謂詐捐一事,也就是無稽之談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79651083_100137673-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