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慎用「老賴」,請給朱新禮留點時間和耐心

2019-12-17     剛局

過去兩年的中國企業史,足以載入史冊、足夠吸引眼球的一個詞彙,就是「老賴」。

不由分說被列為「老賴」的企業家太多,以至於今年11月3日,在第三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上,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呼籲媒體:不要再用「老賴」這個詞來形容因為企業破產而無力償還債務的企業家!——當時,羅永浩即因錘子科技破產而被納入到所謂的「老賴」名單里。

最近,67歲的匯源果汁集團創始人朱新禮,亦因與民生金融租賃公司的一宗融資租賃合同糾紛而被列為「被執行人」,時間是12月2日,於是,各路媒體對於朱新禮淪為「老賴」的報道不絕於耳。9天後,當招商銀行申請查封凍結朱新禮作為有權代理人的中國德源資本(香港)有限公司41.03億元人民幣資產之時,類似報道更是勢頭洶湧。

這不是朱新禮第一次遭遇「口誅筆伐」,相信也絕非最後一次,除非中國的營商環境與急功近利的輿論環境大有改觀。

有必要回顧的是,上一次的所謂「輿論危機」發生於2008年9月3日。當匯源果汁公告,可口可樂將以196.47億港幣全面收購匯源果汁之後,絕大多數網民紛紛表示反對匯源「賣身外資」。而當3天後,朱新禮借召開「2008年匯源集團8月份營銷會議」之機,面對數十家媒體就種種質疑作出解釋,並一再懇請大家「不要太委屈我」之後,反而招致了更洶湧的質疑,——他借用的「賣豬論」遭遇了媒體及網民更為猛烈的炮轟。

當時,「有朋友和我說,『你要撐住!』我說:撐什麼?」朱新禮頗為自信地表示,「時間將證明我們為什麼這麼做!」

很可惜。200天後的2009年3月18日13:30左右,匯源集團接到了商務部否決收購案的電話。

這一意外變故打破了朱新禮之前積極拓展上游的布局——僅2007年至2008年9月,匯源果汁集團就已在湖南懷化、山西右玉、吉林舒蘭、安徽碭山等的偏僻農村及山區投入20億,新建了多個大型水果項目基地。在併購宣布之後,類似投資更是大刀闊斧。此外,破釜沉舟的朱新禮還削減了大半的銷售體系。

誠如最近諸多報道中所提及的,此後他不得不艱難自救。所有這一切,也為如今的困局埋下了伏筆。

被外界放大的數據及現象大多偏於負面——

截至2017年底,匯源果汁總負債為114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1.8%;其中83.5億元是借債。

尤其今年。先有匯源果汁與天地壹號合資失利,被片面解讀為「二度賣身不成」;後有被爆出欠先鋒集團旗下的網信集團4900萬元,後以果汁抵債;隨後再有,按港交所規定,若匯源果汁無法在2020年1月31日之前達成復牌條件,公司將面臨從資本市場退市的可能。

外界爆炒的所有這些,以及加於朱新禮的所有指摘,幾乎沒見他出面做任何解釋。這也符合他一貫的個性,「打掉牙和血吞」,但卻不代表事實完全如此。

對於匯源果汁面臨的資金緊張狀況,首先與當年的併購案被否、以及大手筆投入上游果園相關。2015年以來,中石化銷售公司「占用」匯源果汁30億資金亦加重了這一狀況。根據當時中石化銷售公司的增資約定,引資完成後的3年後,如銷售公司未實現上市,如果投資者轉讓銷售公司股權的,中石化享有優先購買權。但顯然,中石化並未履約。

此外,紓解資金困局,匯源果汁當然也可以謀求變賣資產,比如北京順義的園區土地等,在過去25年間增值幅度可想而知。

辦法總比困難多。只可惜,人們只願意看到自己願意看到的,而對太多事實選擇忽略不計。

對於成立28年的匯源果汁,太多沉甸甸的數據不容忽視:這些年,匯源果汁至少累計消化了160多億斤的果蔬糧奶等農產品,帶動數百萬農民致富脫貧,且已累計繳納各類稅金上百億元。

朱新禮是人,不是神,當大轉折來臨之時,他也會捉襟見肘,不能長袖善舞,他也要面臨挑戰,甚至瀕臨絕境,但他沒有抱怨,而是在質疑中艱難前行。

當然,他肯定也有缺點、有失誤,甚至有各式各樣的問題,但是,他已經「撐了十年」,換你又能怎樣?若問何為正常的選擇,自然是給這樣一位企業家多一些時間和耐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77wIG8BMH2_cNUgsD5t.html




















美國外賣江湖

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