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點進來的小夥伴都懂得「為什麼換機還要看年份」的原因,小編在這裡也就不再過多解釋了,小編也是等等黨,今天就來聊聊2021年適不適合換機?
說到換機,這種涉及到小夥伴私房錢的事情,小編是要慎之又慎的!(說什麼私房錢,有的小夥伴還沒有找到另一半的說!)
先說一下換機的理由吧!
其中被動因素有:手機損壞、手機卡頓、存儲不足、一天多充、手機落伍以及螢幕尺寸太小。
此類因素換機的用戶占大部分,畢竟像手機損壞、卡頓、存儲不足和一天多充是不能忍受的,建議此類小夥伴直接換機,不用考慮年份;手機落伍和螢幕尺寸小的問題,小編覺得,小屏也挺好!而如果今年換機,小編建議更換性價比手機作為過渡之用。如果打算用個一兩年,建議購入市場上的RedmiK40、Note10 Pro系列,如果打算明年就要換新的旗艦,那就選擇Realme GT Neo、Realme GT Neo閃速版以及Realme Q3系列。兩個系列皆為性價比系列,性能跑分差距不大,由於RedmiK40的玻璃機身優勢,所以建議長期持有;而推薦的Realme系列由於塑料機身,長期使用會有掉漆風險,影響美觀,所以建議短線玩玩;而同樣是塑料機身的Redmi Note10 Pro為甚小編又建議長期持有呢?那是因為那塊「史上最堅固的大猩猩玻璃」,等到再換新機的時候,用這塊螢幕砸核桃,是不是能夠體現你「家裡有礦」的尊貴身份?(哈哈,開玩笑的啦!核桃還是夾得好!)
其他換機理由有:嘗鮮、追求主流、工作需要、優惠促銷。
此類人群是不屑於購買性價比手機的,畢竟他們的私房錢是要比小編的年薪要高的,一台手機而已,對他們來說,算不得什麼。其中,由於優惠促銷購機的小夥伴除外,更多的還是價格、優惠幅度與購機慾望相關。相信嘗鮮、追求主流、工作需要這三類大佬在看到小編的這篇文章之前,上半年已經購入了新的手機。比如小米的全球首發,不第一時間拿來試試怎麼能行?OPPO Find X3Pro,流線型的後蓋設計以及強大的拍照能力,辨析度這麼強,我就想做這條街上最靚的仔!一加9Pro首次與哈蘇聯名,不去試試哈蘇的強大調校,怎麼能對得起自己的拍照技術?對於此類人群,一千款手機,他們有一千零一種理由購買,所以,你是大佬,你說的都是對的!
說完購機理由,下面說一下用戶換機關注的因素。
這裡消費者關注的是:硬體配置、價格、外觀、品牌、網絡、系統、口碑、廣告/代言人、促銷活動、售後服務。
其中硬體配置、價格、外觀和品牌占絕大多數,由於現在硬體、軟體及使用體驗區別對於消費者來說十分熟悉,所以在此方面的因素就占有相當大的關注比重。對於現在5G時代的來臨,網絡的支持也是換機的一個關注點,所以從驍龍855開始就對5G制式的支持做宣傳,當然,也有眾多的客戶為此買帳。根據數據的對比來看,手機的硬體參數、價格和品牌的關注度相對占據了絕大部分的因素,也正因為此,出現了如小編一樣的「等等黨」。
分析結束,現在來說一說,2021年適不適合換機?小編認為,不適合。
首先,從手機硬體配置上來說,作為手機的心臟,處理器為手機完成大部分的運算工作,而最新發布的處理器中,麒麟9000已經是2020年的產品,聯發科1200也只是中端機的水平,而驍龍888的功耗問題尚難壓制,又出了驍龍888 plus,更是一個未知數。退而求其次,選擇驍龍870又有點不甘心,畢竟是外掛基帶,還是有些忌憚!所以,2021年的處理器不給力,不建議購機!
其次,就是影像,作為手機的另一個主要玩法,也是很多消費者的硬性要求。而2021年發布的手機中,無論是三主攝、哈蘇聯名也好、微雲台也好,或者是小米的液態鏡頭也好,都沒有給用戶帶來質的提升。其中只有微雲台屬於二次運用,有一定的經驗,而且提升也不大,其他都是初次使用,在調校上可能還需要打磨。所以,在影像上,2021年的手機也是不打算做一個「小白鼠」的。
第三就是晶片市場,2021年「晶片荒」的話題炒了很久,但是手機廠商還都在不斷的推出新品,而且還不斷的降價,他們不怕用沒了嗎?其實他們期待著用沒了,現在手裡這批晶片如果再不出手,新的晶片出來,就不好出了,「過氣旗艦不如狗」的慘劇誰都不願意發生在自己的身上。而且全球晶片荒不只是說處理器,處理器產能依舊,而且現在已經全部投產下一代處理器了。明年發布的處理器跑分有望達到百萬,心不心動?期不期待?所以,從市場上來看,2021年,不是入手的最佳時期。
還有就是之前說的網絡制式了,5G現在雖然還沒有達到人手一部,但是也趨於絕大多數了,而5G的體驗到底有多好呢?並沒有多少人給出評論,現在對5G的印象還停留在最初做的實驗室數據上,可日常生活中,體驗並不明顯。甚至在地鐵、高速列車、電梯等特殊位置,還有一些尚待解決的問題。而2022年必定會在發現的問題上做更多的優化,所以,5G網絡上依舊勸退。
最後這一點和5G有關係,但和之前說的並不重複,那就是5G所引出的「萬物互聯」時代。現在不管是蘋果生態還是安卓生態,都比較保守,國內各大手機廠家還存在於想法的階段。而此時華為發布了「鴻蒙」系統,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手機廠商全都坐不住了,都在從零做起,研究投屏以及跨設備、跨平台的一些操作了,預計下半年就會展現「百花齊放」的效果。但這都是基礎操作,與鴻蒙的階段相差還很遠。鴻蒙預計3.6億的設備推送以後,將迎來鴻蒙井噴式的發展,而這發展在2021年還不能完成。所以從萬物互聯的生態上,依舊不建議2021年購機。
看到這裡,2021適不適合購機?小夥伴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而什麼時候才是購機的時機?小編也確定,那將是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