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越來越不賺錢了

2023-11-01     汽車公社

「車子越來越難賣,錢也越來越難賺。」

車市上的「金九銀十」進入尾牙,數家車企相繼公布三季度財報。而開篇正是這是筆者在看完上汽集團三季度財報後的第一感受。

10月26日,上汽集團發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上汽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1967.9億元,同比下滑6.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22億元,同比下滑24.7%。

同時,今年前三個季度,上汽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5233.4億元,與去年同期的5274.1億元基本持平;歸母凈利潤114.1億元,相較上年同期為126.5億元,同比下滑9.8%。

如果說,去年上汽集團營收下降的原因,在於去年受疫情封控、晶片等供應資源緊張、動力電池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等多重不利因素的疊加影響,使得其盈利水平大幅承壓。那麼,今年上汽集團的表現失速則沒有太多客觀理由。

合資衰則上汽衰

首先就是銷量上的大幅退步。

數據顯示,上汽集團9月銷量為48.2萬輛,同比下滑6.8%,但卻創下今年單月銷量新高。同時,今年前三個季度,上汽集團整車批發銷量分別為89萬輛、118萬輛和131萬輛,共計實現了337.7萬輛的批發量,同比下滑10.4%。

當然,患有「合資依賴症」的上汽集團,在銷量上的停滯,源於主要銷量支撐的合資板塊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陷入銷量的「泥潭」之中。

去年,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這「三駕馬車」,均實現單月銷量破10萬輛的成績。其中,上汽大眾9月銷量13.0萬輛,同比增長4.2%;上汽通用9月銷量11.2萬輛,同比下降9.7%;上汽通用五菱9月銷量16.4萬輛,同比增長9.5%。

但到了今年,三家企業9月分別以同比下滑了7.8%、同比下滑10.7%、同比下滑17.8%的糟糕表現告別金色九月。

同時,三家企業的三季度表現分別為:上汽大眾累銷83.2萬輛,同比下降13.5%;上汽通用累銷72.4萬輛,同比下降15.2%;上汽通用五菱累銷88.6萬輛,同比下降17.7%。

誠然,目前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雖然在慢慢踏過新能源市場的磨合期,產品逐漸開始走量。尤其是上汽大眾,自7月促銷開始,便實現了7月、8月訂單連續破萬,9月更是訂單量漲至1.5萬輛,供不應求。在ID.3的帶動下,ID.4 X和ID.6 X銷量也水漲船高,共同推動上汽大眾ID.家族不斷刷新記錄。截至9月底,上汽大眾ID.家族累計銷量已突破16萬輛。

而上汽通用也在別克E5的推動下,慢慢觸碰到新能源車月銷量破萬的台階,讓上汽通用在新能源轉型路上砸下去的700億有了迴響。

考慮到合資新能源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的表現,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的表現,正在促使它們成為合資新能源車乃至中國新能源車市場上,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但隱憂依舊存在。

依靠以價換量的策略,上汽集團的新能源市場整體銷量不錯大,盈利能力卻成揮之不去的痛。

根據上汽集團發布的財報,上汽大眾上半年總營收為536.3億元,同比去年同期635.8億元下滑15.7%;上半年凈利潤為5.3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8.0億元,同比下滑81.0%。

上汽大眾一直都是上汽集團不可或缺的兩大利潤支柱之一。

倒推近四年(2023年~2020年)上汽大眾上半年的凈利潤表現,分別為5.3億元、28.0億元、28.9億元、70.8億元。這意味著,三年前的上半年,上汽大眾還有超過70億元的凈利潤,但三年後凈利潤僅剩5億元,市場見證了上汽大眾近四年的下滑。

但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這就是上汽大眾目前的盈利水平。

上汽通用的遭遇和上汽大眾相似,這是包括日系、德系、美系在內的合資陣營所共同面臨的情況。而合資板塊的銷量下墜,讓上汽集團深受其累,正如筆者在年度財報中所描述的一樣:你所依賴的,終將束縛你,「合資依賴症」嚴重的上汽集團,正在上演合資衰則上汽衰。

關鍵的四季度

雖然上汽自主板塊,憑藉MG和上汽大通在出口上的勝利,實現銷量增長,但杯水車薪,在合資占主導的銷量和利潤面前,上汽自主板塊還需要更快提質提量才行。

與此同時,新能源車和出口已經成為上汽集團的支柱。

上汽集團表示,1-9月上汽新能源汽車終端交付達68.3萬輛,同比增長18.2%,9月新能源車單月銷量突破十萬輛大關;上汽海外市場累計批發銷量達83.8萬輛,同比增長21.8%。

而從環比來看,上汽集團今年前三個季度保持了平穩的增長態勢。第一至第三季度,上汽集團的銷量分別為89.1萬輛、118萬輛、130.6萬輛;營收分別為1459.2億元、1806.4億元、1967.9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7.8億元、43億元、43.2億元。

基於此,上汽集團認為,「金九銀十」以來,國內汽車市場恢復步伐進一步加快,四季度整體市場有望實現同比和環比兩位數的高速增長。

另外,通過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毛利率和負債率等關鍵指標的表現,也可以看出今年三季度,上汽集團盈利水平有所下滑,資本結構有所改善,現金流量情況有所波動,一些關鍵指標有所波動或下滑。因此,上汽集團需要採取相應的措施來改善財務狀況並提高經營業績。

作為年銷曾捅破700萬輛大關、又有大眾通用不斷輸血的大體量的汽車集團,上汽集團自上世紀末至今,度過了不錯的30年,無論是銷量規模還是賺錢能力,都名列國內前茅。但隨著新能源車市場的突飛猛進,上汽集團合資板塊開始下滑,上汽集團也開始出現難以反彈的下滑局面,這是轉型中的大集團,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困境。

目前,上汽集團旗下自主和合資品牌一系列重磅產品正在集中發力,預期第四季度上汽將取得更好的經營表現。其中,智己LS6上市一周鎖單破萬;榮威D7和五菱星光即將上市;五菱繽果邁過月銷兩萬的門檻;上汽大眾ID.家族單月訂單超2萬輛,產品交付正在提速……

那麼,且看四季度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73ab08e3155fc0d8d97ddb33a91fadc.html













保時捷,危

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