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益,是中國網際網路大亨眼下熱衷的事業之一。
6月3日,港交所信息顯示,美團CEO王興簽訂股票轉讓計劃,將自己持有的5731.9萬A類股轉為B類股,並將轉換後的B類股股轉讓給王興基金會。這部分捐贈股權約占王興持股的十分之一。以美團6月2日的收盤價311.8港元計算, 5731.9萬股的市值約179億港元。
對此,美團方面對應稱,此次股本轉換屬於高管個人出於公益目的所做的資產規劃,不會對其繼續推動美團發展有任何影響。
王興基金會由王興全資持有,註冊地位於開曼島,轉股完成後王興基金會將持有美團1.06%股權。根據披露信息,該基金將專門用於推動教育與科研等公益事業,在轉讓當日,該基金會已經完成了約935萬股的公益捐贈。
截至2020年底,美團共有58.9億已發行股票,包括7.36億A類股和51.5億股B類股。美團僅有王興和聯合創始人穆榮均、王慧文持有A類股,其中王興實際持有5.73億股A類股,占A類股77.92%。每A類股對應10票投票權,每類B類股對應1票投票權。王興將A類股轉為B類股,意味著這部分股票對應的投票權將相應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王興個人對外捐贈明顯增多。今年4月,王興作為1997級校友,為母校清華大學設立「清華大學興華基金」,用於加強頂尖師資隊伍建設,並建立全球頂尖博士生源專項獎學金,在全球範圍內吸引和支持頂尖博士生源到清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今年5月,王興及家人同樣向母校龍岩一中捐款,出資5000萬設立龍岩一中王興教育基金,用於龍岩一中獎教獎學等專項工作及學校教育事業發展。
今年1月公布的胡潤全球富豪榜中,王興以2200億元財富在全球第43位。
隨著網際網路平台本身已經成為社會的基礎設施,網際網路企業家在市場占有率、收入規模的商業價值之外,更傾向於強調企業的使命和願景與整個社會發展息息相關。與之相對應,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家們近年來也越來越熱衷於公益事業。
今年4月,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在致員工信,宣布了「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的大戰略,同時承諾將首期投入500億元用於教育創新、鄉村振興、公眾應急、養老科技和公益數字化等領域的探索,幫助中國農村擺脫貧困。為了使該戰略升級落地,騰訊將公益平台與企業社會責任部進行升級,在企業發展事業群下設立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
2020年7月,另一位與王興齊名的網際網路企業家、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宣布成立「繁星慈善基金」,並連同創始團隊捐贈名下拼多多2.37%股份。根據拼多多最新股價,這部分股權價值約254億元。按黃錚的說法,該基金目的是推動社會責任建設和科學研究。今年3月,該基金會已經與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簽署捐贈協議,承諾在未來3-5年捐贈1億美元。
黃崢持有拼多多28.1%股權,按照彭博實時全球富豪榜數據,黃崢的財富為470億美元(約3000億元)。
同樣將股權捐做公益的網際網路企業家還有雷軍。2018年小米在港交所上市後,彼時招股書披露在當年4月支付給雷軍價值99億的股權作為薪酬,但隨後小米就公布雷軍做出了上市前將這筆股權捐贈慈善機構的承諾。
更早的2014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前,馬雲和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蔡崇信就一起宣布,將成立個人公益信託基金,總規模為阿里巴巴集團總股本的2%,以最新市值計算,這部分股權價值超過7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