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標天津,又一個油氣交易中心啟動!

2023-12-29   全國能源信息平台

原標題:坐標天津,又一個油氣交易中心啟動!

坐標天津,又一個油氣交易中心啟動!

12月28日9點45分,內蒙古雅海能源在天津國際油氣交易中心(以下簡稱「天津交易中心」)成功完成920噸LNG資源的預售,驗證了智能交易平台的安全可靠,也標誌著天津交易中心進入試運營階段。

試運營首日,該交易中心實現交易量超過8400噸,交易額近5000萬元,交易模式涉及掛牌交易、競價交易、倉單交易、產能預售等。

根據國際經驗,建立天然氣交易中心至少具備以下條件之一:一是靠近產地;二是管網樞紐地;三是臨近消費地。天津作為京津冀乃至北方區域的能源樞紐城市,近年來在國家有關部門指導下,大力推進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目前已經形成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共同保障,多氣源的供應格局,建有國家管網天津、中石化南港、北京燃氣南港三座LNG接收站。同時天津還擁有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優勢、產業的基礎優勢、科技教育的人才優勢、港口的貿易優勢,以及城鄉空間的資源優勢等,具備建立油氣交易中心的必要條件。

「經過多年謀劃籌備,天津國際油氣交易中心終於步入商業運營階段,這不僅在交易中心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也是我市在優化能源資源配置、及時發現和傳遞價格方面開展的一次有益探索,是我市助力能源高質量發展、助推油氣行業市場機制改革進行的一次重要實踐。我們堅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業內同仁和各界朋友的支持幫助下,天津國際油氣交易中心一定能建成具有廣泛影響力、行業引領力的能源商品交易平台,逐步形成天津價格、中國價格。」天津市發展改革委能源處處長劉奎建說。

值得注意的是,試運營首日,內蒙古西部天然氣在天津交易中心掛牌276噸LNG倉單,最終由內蒙古高速天然氣摘牌成交,並於當日完成線上交收。經與業內人士溝通了解,這是國內天然氣交易中心完成的LNG倉單交易交收第一單。

在市場形勢日益複雜的當下,LNG價格的波動明顯加劇,倉單交易的便利性可以大大降低買賣雙方的交易成本和參與門檻,提升商品的流通效率。這是天津交易中心以客戶需求為牽引,開展市場化創新的有益嘗試,也是助力產業客戶提升設施利用率、降低運營成本、實現自主、靈活、高效配置資源的重要實踐。

《中國能源報》記者在試運營儀式現場了解到,天津交易中心的發展目標是「以需求為牽引,用數智技術,建設有影響力的油氣商品要素市場,打造油氣『天津價格』,成為貫通國際國內雙循環的交易樞紐,推動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為此,該交易中心兼顧買賣雙邊交易需求,統籌批發和零售市場,設計完成了「產能預售+LNG訂單通+倉單交易+現貨掛牌/單向競價」的集成創新交易模式,建立了中長期交易和現貨交易相結合,市場主體自由選擇、競爭有序的油氣商品交易體系,有利於打造形成天津基準價格,填補北方地區交易市場的空白;同時中心運用人工智慧、區塊鏈、物聯網等數智技術,打造了LNG期現通、智象區塊鏈等智能產品來服務實體企業,能有效滿足客戶智能交易、智能交收、智能風控需求,助力油氣產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為打造一個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實現與客戶「共建、共治、共享」商品要素交易市場的目標,天津交易中心在邀約典型客戶代表和三方合作機構,組建了全國首個面向交易中心、獨立的「公開、公平、公正」市場監督委員會(以下簡稱「三公委員會」),致力於對交易中心三公履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督促整改。首屆三公委員會由59名委員組成,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鬍俞越擔任主任委員。

天津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試運營期間,該中心將聚焦LNG商品的交易交收場景,計劃在2024年陸續上線管道氣,以及管容、罐容、庫容等油氣輔助服務交易和天津其它優勢能源化工品種,持續做大市場化交易規模,實現客戶主權,服務實體經濟,為推動油氣資源高效配置、保供穩價,以及助力國家油氣體制市場化改革作出積極貢獻。(本報記者 仝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