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背叛中,那些誤導人的毒雞湯(二)

2022-04-24     心靈深處艾聞

原標題:感情背叛中,那些誤導人的毒雞湯(二)

作者:艾聞(情感自媒體人)

在感情背叛中,誤導人的第二條毒雞湯是:

原諒別人,就是放過自己。

在感情背叛這件事情上,有一個奇葩的存在,那就是遭遇了背叛之後,似乎「原諒」成了某種理所當然的選擇,「原諒」甚至成了另一種道德綁架。如果你不去原諒別人,那麼,你就好像是在與整個世界為敵——包括你自己。

為什麼會有這個邏輯存在呢?人們對於「原諒別人,就是放過自己」這句話的解讀,大概主要是兩方面的意思。

第一、如果你無法原諒別人,那麼,你自己也過得不好,所以,原諒的本意是為了自己好,你原諒了別人,這件事情也就消化過去了,你也就等於放過了自己。

「原諒」與「恨」,緊密相關,「恨」會讓一個人心態不好,如果長期心懷恨意,那麼對自己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從這個角度而言,放下恨是對的。

但是,如果你只是看到這一層,就輕易逼迫自己放下恨,輕易就選擇原諒,那麼,你未必真的是在「放過自己」,有恨要消除,但未必一定是原諒的方式——中國人講,報仇雪恨,快意恩仇,這些也是消除「恨」的方式。

有時候,內心有恨,也並非都是絕對的壞事情,如果沒有殺父之仇的「恨」,伍子胥不會拜相封侯,掘墓鞭屍;如果沒有亡國之恥的「恨」,越王勾踐不會臥薪嘗膽,復興霸業——如果能將「恨」轉化為一種積極的力量,所謂知恥而後勇,當然是正能量的。

就像很多遭遇了感情背叛的人,正是基於這種深深的恨意,從而徹底改變了自己,獲得了新生,這樣的例子枚不勝舉。

其實,原諒別人,與放過自己,基本就沒有必然的因果聯繫,你原諒了別人,別人未必就放過你;你原諒了別人,自己也未必就放過自己——放過自己的,永遠都是自己。

所以,那句話才是真的說到了點上:

很多年過去了,想到曾經傷害過自己的那些人,你大概也不會有太多恨了,但,這不是原諒,而是「算了」。

第二、原諒在形式上成為修復關係的重要一環,換而言之,如果遭遇了背叛的這段感情還要維繫,如果那個背叛的人選擇認錯,願意回頭,那麼,你的原諒就變成必須去完成的功課,不然,你就是修養不夠,甚至,你就是那個導致所有人都不幸福的罪魁禍首。

性質很嚴重,對吧。是的,現實中,太多的人,就是被這種隱形的道德綁架著,迫使自己去完成原諒的。

既然一方有背叛的選擇,那麼,另一方當然有不原諒的選擇,如果因為無法原諒,不想原諒,而導致這段感情徹底破裂,導致一個家庭解體,導致孩子成為單親家庭,那麼,真正的罪魁禍首,是背叛感情的人,而不是無法原諒對方的人——然而,這點起碼的基本常識,卻被大多數人忽略了。

如果你不去原諒對方,那麼,就等於你心胸狹隘,氣量不夠,小雞肚腸,耿耿於懷;如果你無法原諒對方,那麼,最後,導致婚姻破裂,親手拆散這個家庭的人反而成了你——這就是現實中的奇葩邏輯。

所以,在感情背叛中,很多人因為無法做到原諒對方,而心生愧疚和自責。

原諒是什麼?

原諒說到底是一種內心的自然狀態——你如果願意原諒,你就會原諒;你如果無法原諒,你逼著自己也無法原諒。原諒與信任,在這個而言,都是一樣的,它們都不是通過「逼迫」能夠完成的。

另外,就算想要原諒,也得看對方的態度,看原諒是否有價值和意義——而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如何能夠證明對方的態度,如何能夠確認原諒的價值和意義呢,但是很遺憾,這個重要的問題,同樣被很多人忽略了。

如果一個人背叛之後沒有好的態度,如果這個背叛感情的人從來就不曾真心誠意對待對方,沒有任何擔當和責任感,這樣的人,原諒什麼呢;又談何原諒呢?

所以,在遭遇了感情背叛之後,真正的態度應該是:

你(背叛者)先努力吧,我以觀後效,再來選擇到底要不要原諒你。

但是,就算你表現再好,我也未必就原諒你,因為,你的傷害在先——既然你有選擇背叛的自由,那我當然有選擇是否原諒的自由,如果我無法原諒你,記住,不是因為我修養不夠,而是因為你咎由自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68993e6a9aa93c742edf098852bdf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