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老人,不會把存款告訴子女,這不是自私,而是有遠見

2022-06-21     仲念念。

原標題:聰明的老人,不會把存款告訴子女,這不是自私,而是有遠見

圖/源自網絡 侵權請聯繫刪除

在某門戶網站上,曾經有一個討論,參與的人數超過了數萬。討論的話題是人老了之後該不該把存款告訴子女。

在數萬的討論者中,有70%以上的人都認為不應該把存款告訴子女。

這種選擇並不是自私,也不是對子女的不信任,而是一種聰明的做法。

一:存款是自己養老的保障

中國人一直以來就是一個注重儲蓄的民族,家中有糧,心中不慌,對於老人來說存款就是他們家中的儲備糧,是他們養老的保障。

而中國的父母又是特別具有奉獻精神的父母,如果讓子女知道了他們手中的存款,當子女開口時這筆存款大機率會被要走,那麼他們也就失去了養老的那份安穩。

就運算元女是孝順的,不會讓他們老無所依,但是伸手和子女要錢跟自己手中有存款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當你身無長物,只能依靠子女養老的時候,你連說話的底氣都沒有,甚至會小心翼翼地討好子女,不敢和他們發生分歧。

因為你的經濟命脈現在在別人的手裡,你說出去的話也不再硬氣,子女對你的態度可能也會有所變化。

但如果自己手中握有存款,可以負擔自己的養老生活,那麼你和子女的地位依然還是平等的,你無需看他們的臉色,也不需要依靠他們來養老,即使是退休了,年邁了,你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你手中的存款就是你老年生活質量的基礎。不把存款告訴子女,其實是在保障你自己的晚年生活。

二:不要讓存款成為子女的後路

有一個成語叫作:破釜沉舟。說的是楚霸王項羽的故事,在項羽面對苦戰時,他讓士兵把做飯的鍋砸了,把撤退的船都銷毀,告訴士兵已經沒有退路,只能奮勇向前,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由此可以看出,人只有在沒有退路的時候才能夠孤注一擲,激發出自己所有的勇氣和力量。一旦他們有了退路,人就會變得軟弱,就會有恃無恐。

對於子女來說,老人的存款就是他們的退路,即使這個存款並不是他們的,他們也會在心理上覺得老人不會對於他們的困境袖手旁觀,一定會拿自己的養老錢來為他們排憂解難。

有了這樣的想法,在拼搏事業時也就很難全力以赴,在做決定時也有可能會莽撞冒進,因為他們背後還有為他托底的人。

不告訴子女們存款也是可以讓他們沒有依賴的心理,對於自己的人生更加的負責。

三:把存款告訴子女會增加家庭矛盾

在中國的社會環境中,一旦老人把存款告訴子女,實際上就是給自己的家庭買下了矛盾的種子。

當子女遇到困難時,他們會向老人求助,他們知道老人手中有錢,就會想要得到他的幫助,這時候給予不給對於老人來說都是兩難的選擇。

如果選擇把錢拿出來幫助子女,那麼老人自己的生活將無法保障。他們等於是把自己晚年的安穩放棄了,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於子女的孝心和良知,一旦子女們發生問題自身難保的時候,老人的生活也就很難有所保障。

如果選擇不把錢拿出來,這時候老人和子女之間就會產生矛盾,老人覺得子女在啃老,覬覦他的養老錢,子女覺得老人自私,眼睜睜看他們受苦卻不幫忙。

就算嘴上不說這份隔閡已然產生,裂痕已經存在,即使今後度過了這道難關,這也會是兩代人心中的難以越過的一個坎。

與其讓雙方都陷入這樣為難的境地,還不如一開始的時候就不要讓子女知道這份存款的存在。

老人是父母的子女,但是在此之前他首先的身份是一個獨立的人。存款是他一輩子辛苦拼搏的積蓄,他完全有權利選擇,如何去支配,要不要讓人知道。

真正有良知的子女,不會惦記老人手上的那份錢,那些沒有良知的子女,即使得到了老人的存款,也不一定會對老人孝順。

與其這樣,不如讓這份存款成為自己的秘密保障,保障著自己度過一個安穩的晚年。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3fce2f1bdfc5f520a762ce696baa0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