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型中試研發平台怎麼建?

2022-02-13     成都科技

原標題:這個新型中試研發平台怎麼建?

日前,四川省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試研發平台在西南交通大學正式揭牌。這標誌著四川的省級新型中試研發平台正式進入實體化運行階段。

作為四川省政府2021年出台的「科創十條」要點之一,建立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試研發平台一直備受關注。它被譽為繼「先確權、後轉化」的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改後,科技界「小崗村」試驗的2.0版本,是解決我國科技成果轉化難問題「四川方案」的重要舉措。

政、商、學界共同關注的中試研發平台

要做什麼?

要解決什麼問題?

新型中試研發平台怎麼建?

一起來聽聽相關省直部門及專家學者怎麼說——

為何建設?

把「青果子」變產品

是高校、科研院所的常態化問題

西南交大黨委書記王順洪分析,長期以來,我國科技成果轉化存在三道「關隘」,「先轉化、後獎勵」帶來的收益不確定性導致的科研人員「不願轉」;擔心定價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導致的各級管理幹部「不敢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技術成熟度低導致的「沒有成熟成果可轉」。

四川在全面創新改革的框架下,率先探索將「先轉化、後獎勵」改變為「先確權、後轉化」,解決了科研人員「不願轉」的問題。據科技廳提供的數據,截至2021年9月,全省45家試點單位完成職務科技成果分割確權634項,作價入股創辦企業100餘家,吸引投資近70億元。

「實踐證明,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是科技成果轉化的必要條件。」王順洪說,但這還不是充分條件,科技成果轉化還需要解決管理幹部「不敢轉」和高校院所沒有太多的成熟成果可以轉這兩個問題。

西南交大呈送省委省政府的一份報告顯示,「十三五」期間,四川45家試點單位只有多年累積下來的70多項技術成熟度較高的成果,通過評估作價入股成立了創業公司,迅速進入轉化。

西南交通大學生命科學工程學院

而更多技術成熟度不高的成果,由於風險太大找不到社會投資,無法進行轉化。在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引發的短期科技成果轉化「井噴」之後,成果轉化進入「沒有成熟成果可轉」的時期。

王順洪在報告中直言:技術成熟度不高的成果如何轉化,才是高校、科研院所的常態化問題。

成都西南交大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康凱寧透露,科技成果轉化的本質,是通過中試研發,將技術成熟度3-5級的實驗室成果轉化為技術成熟度7級以上的產業技術成果。這是一種化學反應過程,並非簡單的物理轉移,需要專業的中試研發機構來完成。

材料先進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這一過程往往伴隨著高風險、大投入、長周期。康凱寧分析,社會資本偏愛技術成熟度高的短平快項目,「高校沒錢投、社會資本不願投,由於缺少資金支持,高校實驗室成果只能『生在實驗室,留在校園內』。」

西南交大一直在為此呼籲:政府提供長期穩定的中試資金支持,建立跨高校中試研發機構。

怎麼建設?

聚焦三大功能

深入探索「先中試、後孵化」

「這個平台不是西南交大一家的平台,而是全省高校院所的中試研發平台,還要吸引全國高校院所的成果和人才來四川落戶。」王順洪說。

此次的探索是以成都西南交大研究院有限公司為基礎的。王順洪介紹,西南交大前期承擔平台的早期建設任務,後期將聯合省內主要高校院所成果轉移轉化機構實現改造升級,推動平台做大做強,深入探索「先中試、後孵化」模式,成為省政府資助、監管運營的四川省產業技術研究院。

根據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聯合印發的《四川省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試研發平台建設方案》,6月底前,將聯合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華西醫院、中國航發渦輪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相關成果轉移轉化機構,組建中試研發聯盟,推動中試研發由軌道交通領域向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生命健康等多領域拓展,擴大中試研發項目覆蓋範圍。

四川省科技廳廳長吳群剛透露了平台的三大定位:創新成果培育孵化重要基地、產業技術研發轉化創新中心、高質量發展制度創新示範樣板,「要為培育我省經濟增長內生動力提供有力支撐。」

換言之,平台承擔了將科技界「小崗村」變為「華西村」的重任。

目標已明確——

該平台力爭通過5年時間,開展概念驗證和中試熟化項目200個以上,孵化本土科技型企業50家以上,集聚專職研發工程師500名以上,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中試研發平台。

聚焦三大功能——

概念驗證:也就是「選果子」,遴選有應用前景的基礎研究項目開展概念驗證活動,推動實驗室成果進入中試熟化培育體系

中試熟化:提升「青果子」的成熟度,通過組建研發團隊開展技術攻關,形成接近市場應用的中試產品、工程設備樣機、成套生產工藝和整體技術方案

企業孵化:把「熟果子」變為產品。對中試熟化成功的項目,引進社會資本,成立初創企業,構建中試研發項目成果轉化全鏈條服務體系,為衍生企業提供孵化服務

怎麼考核?

區別於一般國有企業

不將短期盈利能力作為考核指標

在正式揭牌當天出席活動的高校、科研院所代表桌上,擺放了一張徵集中試項目的通知。其支持對象要求符合四川「5+1」產業發展規劃,具有新穎性、先進性和創造性。中試平台根據對項目的綜合評審,將持續給予研發經費支持。

錢從哪裡來?《建設方案》明確,2022年及以後年度,省級財政將分年出資入股成都西南交大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泛吸納多元主體參與投資,逐步擴大資本規模。

錢怎麼投?據了解,科技廳將會同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組織開展審核工作,根據中試公司提出的研發計劃和年度績效考評結果,安排撥付中試研發補助資金,形成省級財政持續投入機制。

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同時,建立中試研發費用的分擔機制。中試公司、成果完成人、成果轉化人、其他社會資金要共同出資、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建設方案》明確將中試公司區別於一般國有企業,不將短期盈利能力作為考核指標。對受市場風險、技術路線選擇失誤或其他不可預見、不可抗力因素影響,導致中試研發項目未達到預期目標或失敗,但相關部門和單位勤勉盡責、決策合規的予以免責。

來源:四川日報

部分圖據:西南交通大學官網及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2b294a359c74322a71585ee64f7786e.html